首 页 > 名家风采

张其成:养生关键在于修心养德
来源: | 2012-08-24
打印 复制 点击量:31116

张其成

 

□ 本刊(儒风大家)记者
■ 张其成

 

    中国文化的基本结构,就是“一个中心,三个代表,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 为“易道”,”三个代表”为儒、道、禅,“两个基本点”为“修心”和“开智”。

 

    我讲管理不是讲技术层面的管理,而是讲心灵的管理,也就是“修心”。人的养生,核心在哪里?在养“心”,而不在于吃什么!吃不是最重要的。


□:首先感谢张先生接受我们的专访。今年年初,在国家博物馆的北面,树立起了一座大型的孔子雕像。对于这一举动,引来了许多不同的声音。您赞同将儒家文化开创者的雕像树立在国家核心地段吗?您如何评价孔子及其思想?

 

■:将孔子像立于天安门广场东面的国家博物馆门前,是在给我们民族立一个“魂”,这是非常有意义的。虽然在网络上有不同的声音,但是在当代社会、在现在这样一个场合下立孔子像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当今社会变化多端、生态失衡、竞争加剧、人心浮躁,很多人找不到“北”,也就是找不到“魂”,孔子是我们的第一圣人,孔子的思想是我们中国民族的“魂”。

 

关于孔子,现代人对《论语》研究比较多,实际上对孔子的关注,还有一本书不能忘记——《易传》。孔子的思想除了《论语》,还有《易传》。单从《论语》研究孔子,而不去读《易传》,那么孔子的思想就缺失了一半,孔子的文化地位至少降低了一半。今天,学术界关于《易传》,争议非常多,我在主编《易学大辞典》时,就收录了很多不同的观点。有一个问题非常突出,就是《易传》是否为孔子所作?对于这个问题,在马王堆帛书、郭店楚简、上博楚简等相继出土前学术界基本持否定态度,可是随着这些文献的出土发现,持肯定态度的人越来越多了。我的基本观点是,《易传》可能不是孔子亲自写的,但它反应了孔子的一些主要思想,当然其中还有一些道家的思想。但通篇而言,《易经》仍以儒家思想为主。总之,《易经》的作者不一定是孔子,但体现的却是孔子的思想。这个是毫无疑问的。

 

□:在您看来,学习儒家文化就不能绕过去《易经》,长期以来您都是非常推崇这部经典的。

 

■:在我看来,《论语》和《易传》应该共同构成儒家文化的主体,但是当代儒学并不太重视《易传》这个部分。因为单是《论语》,还是偏向于社会伦理,偏向于“人道”,而《易传》,不仅言人道,而且明“天道”,是以天道推人道,以人道应天道,《易传》是对“天、地、人” 的共同认识,“易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所以加上《易传》,儒家就不仅仅是伦理学、社会学,而且是哲学,是宇宙学、生命学。儒家作为“儒教”,必须有自己的经典,当然就是五经,而第一经是什么?当然就是《周易》、就是《易经》(广义的《易经》包括了《易传》)。如果单有“学”和“庸”还是不够的,《大学》、《中庸》缺了一个角,加上《易》,儒家学说就完备了。这是我的基本观点。

 

我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了一个“易道主干”的观点,中华文化要找到她的本源和主干。找本源易,找主干难。中华文化的源头是“六经”,也就是 “大六艺”。马一浮先生就说过:“国学者,六艺之学也。”而“六经”的第一经就是《易经》,这是古文经学派所说的;而今文经学派则把《诗经》列为首位。古文经学派是从历史先后排列的,今文经学派是从教学先后排列的。毫无疑问,《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这是公认的。中华文化的主干是什么呢?儒家说“儒家”是主干,道家说“道家”是主干,后来在西汉末年引进了“佛家”,对中国文化影响也非常大,也有人说“佛家”亦可以为主干。儒、道、佛三家在争议,而这三家的创始人则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轴心期”时代,好比三兄弟,就对中国历史实际影响来说,也是难分高低的。

 

到了隋唐两宋,儒、道、佛三教鼎立达到一个高潮,同时三教的交流、融合也是盛况空前,到后来是“三教合一”。“红莲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所以我就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三教为什么能“合一”?“三教合一”合一在何处?这个“一”究竟是什么?我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终于发现其实三教就合在“易”上,这个“一”原来就是“易”。“易”是什么?“易”是天地人三才之道,就是一阴一阳之道。这是我所提出的一种观点。为何这样讲?因为只有“易”可以统贯儒道佛(中国化的佛教)。

 

“易道”就是“阴阳中和”之道。“儒家”崇尚“阳”,而“道家”崇尚“阴”。从这个角度来讲,儒家是一种阳刚的文化,道家是一种阴柔的文化。后来传到中国的“佛家”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本土文化最有代表的就是易学文化。佛家之所以能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在中国老百姓层面普及开来,就是《周易》里面的一句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此话就在“坤卦”《文言传》里面。佛家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立即就报”,于是在老百姓那里一下就普及开来了。后来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其代表就是禅宗,禅宗与易学是完全相通的。

 

所以,中国文化的基本结构,就是“一个中心,三个代表,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 为“易道”,“三个代表”为儒、道、禅,“两个基本点”为“修心”和“开智”。其中这个“禅”就是中国化佛教的代表。我们也可以打一个比喻,中国文化可谓“一条红线,三颗珍珠”。易是一条红线,儒、道、禅三家是“三颗珍珠”,是散开的,它们之间有相同的东西,但是也有很多不同的东西,而且这几家之间还时有争议。 “易”这根“红线”把三颗珍珠串了起来。这样,中国文化的基本结构就很清楚了。现在我在全国各地讲国学,就是按照这个体系来讲的。

 

“两个基本点”是国学在当代社会的两大基本用途,国学落脚在这两点上,可以形象地叫做“两个基本点”。 “修心”可以打造“内圣”,“开智”可以打造“外王”。“内圣外王”就是我们古圣先贤的最高境界,也是古人的人格结合点。“内圣”具体的做法就是“养生”,“外王”具体的用途就是“管理”。这样养生与管理就结合在一起了。有些人问我为何又搞养生还讲管理,我回答:“就是搞‘国学’嘛!这是国学的两大基本作用,也是国学的两大基本用途!”国学不是万能的,但在这两点上是其他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

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