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首页推荐栏目 > 发展思考

大陆重回儒学中心舞台:“新儒学”更接地气
来源:中国山东网 | 2017-09-25
打印 复制 点击量:3962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学典教授在世界儒学大会上接受采访指出,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上升和传统文化近年来的复兴,儒学研究的中心也正重新回到大陆。这次会议上,众多国外学者也纷纷将儒学发展的最新方向定位于国内话题。

 

大陆重回儒学中心舞台 国外学者扎堆来华工作

“过去几十年里,在国内的儒学研究受到意识形态和国力的影响,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这样的背景下,可以说是大陆自己退出了世界儒学研究中心的竞争。”王学典说,曾经有一段时间,国内的儒学学者都选都选择去欧美、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地进行深造学习,这对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的中国来说是件“不幸”的事情。

 

这样的情况到近些年来,终于有了大的改变。王学典介绍,进入到新世纪,国家更加重视文化影响力的国际舞台中作用,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儒家思想就是最好的文化代言,由此带来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热潮。

 

“近几年,很多全世界顶尖儒学研究专家纷纷来中国大陆工作就是最好的佐证,”王学典举例说,像杜维明、安乐哲、贝淡宁、林安梧等一些原本活跃在海外及港台地区的知名学者,现在都常年驻扎大陆,甚至选择到大陆工作。以山东大学为例,学校近几年刚成立的儒学高等研究院就成功吸引了两名韩国学者长期在这里从事研究工作,而加拿大哲学家贝淡宁也来到山东大学就任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此外,这届世界儒学大会吸引了90多为国外学者赶来参会,达到了历史新高度,也能感受到世界儒学研究正在向中国看齐。

 

新儒学研究是生活的哲学写照 更接地气

 

儒学研究中心地位的回归,也让当前儒家文化进入了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新趋势。目前,大规模的文献整理仍是儒学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方式已由大型丛书的编撰影印,进入精细化的“深加工”时代。

 

而儒学的研究也正如王学典所说的那样,不再是少数学者的谈资,应该回应大众对儒学文化研究的期待,对现实生活中的哲学写照。这届大会上就接地气的回应了当前儒学发展的热点问题,设置了 “儒学与乡村建设”、“少儿读经利弊得失之检讨”及“儒家思想与中医药文化”三个专题分论题。关于乡村儒学,与会学者认为“乡村儒学实验”未来发展必须走“共融”之路,既不夜郎自大、唯我独尊,也不丧失自信,迷失方向,而是与其他文化互鉴共存,与时俱进,美美与共,共同发展。关于少儿读经,与会学者认为应反思野蛮读经、调整读经方法,指出无论是成人国学热的完全迎合当代社会的鸡汤化,还是读经运动的完全对抗当代社会的激进化,都未能保持“儒学”与“当代社会”之间的健康张力、良性互动。

 

像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所主持的“儒藏”儒学文献大型丛书工程,山东大学牵头主持的“儒学重大基础研究工程”等等与现实生活相关度较高的儒学研究课题都在稳步向前推进。

 

政府科研共推 加快儒学复兴繁荣

 

另一方面,科研机构与地方政府联手,正在成为儒学研究深入发展的新动能,并形成文化研究的新模式。他表示,以政府之力推动学术研究,能够综合调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资源,推动文化领域的大工程大项目上马,使一些单凭个人及学术群体无力承担的重大学术问题集中得到解决,从而在短时间内就能有效推动文化的繁荣。

 

王学典介绍,这一模式最早由山东大学和墨子故里滕州市首创,其后逐渐为全国各地所复制,且已成燎原之势。如贵阳市委市政府推动的“贵阳孔学堂”,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联手打造的上海儒学院,以及河南省的“嵩山论坛”、浙江余姚的“阳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福建武夷山市的“朱子学院”,等等,皆属此类。

 

在这方面,曾领风气之先的山东省,更是走在前列。早在2010年,山东省政府就与山东大学携手共建了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为了践行习近平视察孔子研究院关于“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精神,由省委宣传部牵头,在政府主导的与高校科研单位的积极合作下,进一步推出了“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支持包括“儒学重大基础研究工程”、“齐鲁传统人文思想和社会科学研究”等重大专题项目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丰硕的成果。

 

王学典提到,由政府牵头,举政府之力来弘扬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研究,这是中国独有的体制优势,必须发扬光大。这一做法与现代学术研究越来越依赖于群体协同也颇为合辙。政府主导在经济领域所实现的奇迹,有望在文化领域得以重现,其中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作者:周玉森

 

责任编辑:马晓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