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首页推荐栏目 > 发展思考

中国唯一敢和“儒家”对抗的学派却突然间消失
来源:百家号 东方文史 | 2020-07-22
打印 复制 点击量:1815

在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不同流派的思想和家族,这些人分庭抗礼,不断向各诸侯国的君王们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乞求重用。后世称这一盛况为百家争鸣。

 

当时许多思想是为王朝统治者服务的,孔子周游列国,就是希望儒家思想上升为一个国家的统治思想。而法家更是明确提出中央集权,愚弄人民。其实儒家与法家思想,到了秦汉时期才受到统治阶级重用。

 

在春秋战国时期受到当时人民欢迎的思想并非这两种。孟子有言,天下学说不杨而归墨。可见当时天下的人多信奉杨朱与墨翟。

 

01

墨子倡导兼爱非攻尚贤,符合当时小老百姓与农民阶级利益。但由于不符合封建统治者利益墨子一书也在后世失传。今天所流传的《墨子》是道家经典中遗留的几篇,非墨子思想之全部。观察整部封建王朝历史,似乎墨子思想并未成为封建统治思想。历史上关于墨子与墨子弟子们的叙述,也往往寥寥几笔。可在战国时期,几乎所有事情都与墨家有关。

 

在战国的发展史上,墨学似乎演变出不断推动历史向前的力量。墨子在几千年前就观察出小孔成像,杠杆原理等重大科学发现。哪怕后来发现的许多重大发现,似乎都在墨子的著作中能够找到影子。那么那么为什么在战国时期占有重要地位的墨学,在历史的发展中销声匿迹了呢?

 

02

根据《史记》的记载,墨家学说的创立者墨子是宋国贵族。虽为贵族之后,但他也与孔子一样,得不到当时主流贵族的承认,已经与平民百姓没有什么两样。

 

  墨子放过牛当过木匠,这也为他以后发现许多科学现象埋下了伏笔。后来的墨子周游列国,最后拜倒在儒家学术的门下。但墨子认为儒家理念有许多不符合自己的想法,于是他脱离儒学,自创学说受到广大民众支持。

 

墨子学说在战国时期十分兴盛,到他们下的弟子多达数千人。他们为了信念可以赴汤蹈火有一套严苛且夸张的纪律。墨守成规这个成语就是按照这套纪律演化而来的。在墨子以及墨子的后人领导下,追求兼爱,非攻,尚贤的墨家弟子们经常到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中。

 

  他们往往被别有用心的政治家利用,但为了使战争赶紧结束,他们也乐此不疲,甚至愿意付出生命的代价。有学者认为这些愿意为大业牺牲自己的墨客们是当今儒学所倡导的大义的源头。

 

03

墨家的衰落离不开与主流思想的背道而驰。由于统治者采用墨家思想没有好处,所以在战国时期,处于统治阶级的人没有一个对墨家思想感兴趣。不仅如此,墨家与儒家分歧严重,这也导致后世信奉儒家的皇帝们也不愿意采用墨家学说。

 

儒学讲究近天命,信鬼神。而墨家却从来不相信命运反而崇尚丛林法则。墨家认为应该让老百姓推举自己心中贤明之人来当君王而不应该是世袭的局面。不仅如此,墨子还认为无论是什么人只要有理想抱负就应该被举荐做官。这样的做法实际上颠覆的是战国以来王公贵族们,经过多年血腥拼杀所建立起来的秩序。不仅如此墨子还将民主政治提前了两千年,这无疑会使统治者厌恶墨家思想。

 

不仅如此,墨子的哲学理念也与儒学不同。墨子认为,做任何事思考任何东西都要从历史经验,见闻感悟和百姓利益这三方面立足考虑而并不像儒学立足于君王的出发点。这样的思想导致,墨家学术的道路越走越窄,不仅统治者无法接受墨子思想,甚至其他学说,为了自己的利益与争夺信众也不断排挤墨家文化。墨家就这样无可奈何地被其他思想与统治者挤出了中华文化主流。

 

经过数千年的打压,到现在墨家思想几乎面目全非既没有典籍流传也没有后人传世,可以说墨家已然名存实亡了。如今的墨家只存在于历史书里或者动画片里,在战国时期那个盛极一时的学说,已然成为过去成为历史了。

 

 

责任编辑:陈熙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