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所有孔庙 > 泉州文庙 > 特色当地

见证闽台文化交流的泉州文庙编钟
来源:泉州府文庙网 | 2008-11-13
打印 复制 点击量:7371

 

    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因能奏出歌唱一样的旋律,所以被称为“歌钟”。它是依钟的大小不同而有次序地悬挂在木制钟架上,用木棰敲击发音,音色清脆、悠扬,穿透力强。古代编钟常用于宫廷雅乐,每逢征战、宴会、祭祀,都要演奏编钟。它可以独奏、合奏或为歌唱、舞蹈伴奏。

 

    古时,编钟是统治者专用的乐器,也是反映名分、等级和权力的象征,只有在天子、诸侯行礼作乐时方能使用,即“钟鸣鼎食”。

 

    编钟最早出现在商代,兴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自宋以来渐渐衰退。编钟顶端有柄的为甬钟,带钮的为钮钟。钟的上部称钲,下部叫鼓,钟唇曰于,钟的鼓部铸有精美的图饰,钲部的纹饰称为钟带或篆间,每枚钟的钲部都铸有36个突起的隆包,叫钟乳或枚。

    泉州市博物馆(原设置于泉州府文庙)珍藏有两件清同治六年的编钟,现就两件清青铜编钟介绍如下:一、通高21厘米,钮高2.4厘米,钲长12.2厘米,舞修舞广10.8厘米,于口径15.6厘米,重3.1千克;二、通高20.3厘米,钮高2.7厘米,钲长12.1厘米,舞修舞广10.5厘米,于口径15厘米,重2.8千克。该编钟青铜铸成,平顶,桥形钮(也叫钮钟),深直腹,上径小,下径大,钟的钲部间隔排列4列平面,其中3面刻有文字,一是篆字“文庙编钟”;二是楷书“同治六年五月  日铸州同衔即选训导郑秉经郊行李树监铸”;三是“台湾北路淡水同知严金清谨制”;四是素面无字。

    追溯台湾的历史,早在南宋初年,澎湖和台湾就同属泉州府晋江县(辖今鲤城、丰泽、洛江区、晋江、石狮市等),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八月,晋江衙口人施琅奉旨,率军统一台湾,第二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于今台南市今台南市,管辖整个台湾岛、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直接隶属福建省。从此,台湾与大陆(尤其是泉州)的联系就更加密切,在政治、经济、文教事业等方面息息相通。特别是儒教入台,在康熙统一台湾之后,得到了迅速的传播与发展。

 

    现如今祭祀孔子的孔庙遍布全岛,其中最著名的两座是台南孔庙和台北孔庙,而坐落在今台北大龙街的台北孔庙,在台湾目前保存的十几处孔庙中,是规模最大,也是一座正统的南中国式的孔庙,当年建庙的工程师是泉州人王益顺,所以台北孔庙具有泉州孔庙的风格。

 

    台湾北路淡水孔庙即台北孔庙,和泉州孔庙一样每年都要举行祭孔大典。此编钟上的文字“台湾北路淡水同知严金清谨制”,可知此编钟是地处台湾北路淡水台北孔庙在清同治六年(1867年)泉州文庙举行的祭孔大典上由同知严金清送给泉州府文庙的历史见证。钟面上铸“郑秉经”,字贞甫,台湾水田人,附贡生,“严金清”字紫卿,江苏金匮人,以监生捐纳知县,同治五年署淡水同知。

 

    由此可见,从行政区域上看,台湾自南宋初年就隶属泉州晋江,清政府统一台湾后,委派内地官员到台湾任职,也带去了内地的文化,反映了台湾文教事业的发展,与内地是密不可分的;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泉州人民与台湾同胞血缘相亲、语言相通、习俗相近、文化相承的历史再现,是研究泉州文庙与台湾文庙历史渊源关系的实物资料,也是闽台两岸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责任编辑:ZK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