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庆典民俗标签 > 节庆

江阴文庙民俗风情节吸引十万观众 “老传统”面临后继无人
来源:江南晚报 | 2012-01-04
打印 复制 点击量:6327

江阴文庙民俗风情节

 

    古朴自然的麦秆画,精致漂亮的珠绣、栩栩如生的捏面人……元旦期间,在江南丝竹优美的旋律中江阴文庙的民俗风情节吸引了十多万人的参与。数十项江阴“非遗”项目:砖刻、竹编、虎头鞋、叶制昆虫、马蹄酥、黑杜酒、北国烧饼……的现场制作,让市民了解其魅力,感受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但在采访现场,记者发现这些“老传统”大都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现实困难。

 

    烧饼好吃哪知烤制辛苦

 

    北烧饼是江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吃惯了精细食品的城里人尤其是年轻人对外表土土傻傻的烧饼感觉好奇,油纸铺底,竹篾编篓,上配方形压邪的红纸,荠菜烧饼的传统包装几百年没变过。但里面的馅料,却是本地特色:优质的荠菜剁成末,和切成丁的板油加糖做馅,出炉后,碧绿的荠菜和着融化的板油,鲜绿油亮,清香四溢。但制作起来却十分麻烦,白糖、板油要从广西、山东等地指定专供,烘烤的炉子也是老祖宗传授的土炉,这样的烧饼才是香喷喷的。传承人周元瑞告诉记者,平常做烧饼,每天必须在凌晨就开始制作,赚钱已经不是第一位的,他实在是不愿意将老祖宗留下的这个手艺失传,希望有感兴趣的年轻人一起来传承。

 

    皮影艺人难收徒

 

    被邀请到现场展演皮影的刘师傅,对传承这门技艺觉得十分无奈,由于学习表演皮影很枯燥,又不能挣到钱,他的后人都不想学,也不愿学。前两年也收过两个徒弟,但是学了没两个月,便放弃了,他很理解,也很无奈。现在,爱看皮影的人越来越少了,真正了解皮影的人也越来越少,想找一个合适的继承人都难,他很担心皮影戏会失传。

 

    珠绣好看受约太多

 

    在不少漂亮的小钱包、时尚服装上,都会看到用闪亮光光的小珠子串成的花朵、鸟兽图案等,只要有这样的点缀,服饰的价格立马上升。在江阴利港,有一批手工珠绣的传承人,他们制作的背包、钱包等被出口到日本、欧洲。但其中的一名制作带头人不久前却放弃了这一行当,记者了解到,她与姐妹们手工制作的珠绣服饰,因为一直通过代理商出口销售,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直接影响了她的销售,大量的珠绣礼服被压在车间。现在,无奈的她与丈夫商量后低价抛售,但尺寸全是欧洲人的,当地人穿着都嫌大,非常无奈,根本不能再销售。她说,珠绣这种手工活要传承下去,只能属于“业余爱好”。

 

责任编辑:刘永锋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