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文化活动 > 传奇 历史

龙标书院:贵州最古老书院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 2012-08-14
打印 复制 点击量:7894

龙标书院

 

    贵州隆里古城以明清时期保存下来的古民居、古碑、古桥、古井等众多文物古迹而名响中外,但到隆里古城的专家学者和游客都知道,龙标书院是隆里古城最古老的历史文物古迹。走进隆里古城丁字街仰望龙标书院,唐代遗留下来独特的古建遗风让你流连忘返。走进龙标书院的“鹏程桥”上,你犹如穿越时空遂道走进了远古的唐朝,此时,书院里面传来学子们“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三字经》和四书、五经书声朗朗在你耳边回荡,你犹如看见了“诗家天子”唐朝进士王昌龄在给学子们传道授业的那一幕幕……

 

  隆里古城龙标书院(原名龙标学宫)位于隆里古城千户所衙门右侧,民国初期改建为小学,2012年4月书院里面的小学折除只留大门和两间厢房,2012年7月按“修旧如旧恢复古风遗韵,再现原风貌”的原则重建,是贵州一座历史悠久最古老的著名书院。

 

  相传唐武德七年(624),隆里曾建置龙标县,天宝七年(748),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字少伯)先生,因写过一首《梨花赋》遭人中伤,被朝廷谪贬至当时先后为井巫城的隆里所,王昌龄贬龙标后历时数年,为开化“蛮荒”,教化人民,就在古龙标(今隆里)建立一所“龙标学宫”,培植人才,在任期间,由于传授教学、变革民风颇有德行,与隆里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当地人称其为“状元”。据《开泰县志》记载:“隆里之有龙标书院,创建自唐王昌龄公”。由于战乱,兵焚荒残,仅存遗址。明永乐十一年(1413)依旧址修建。清顺治六年(1649)地方战乱,郝永忠破所时,书院被毁。后里人张应诒于清雍正三年(1725)3月,以鸿胪寺少卿告官归里“汲汲以培养人才,训导乡里为已任”,联合乡中多士及父老子弟捐金在遗址上重建龙标书院,同年11月建成“正厅五楹,大门五楹,廊庑庖湢,甃以石级,缭以垣墙的龙标书院,张应诒奉命任山长(校长)”。重建的龙标书院,旧时号称黎府八大书院之榜首,足见它在当时黎平府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岁月匆匆,光阴似箭,清乾隆五十年(1785),为造就更多的人才,阁所士农工商投资,大兴土木,复兴一座庭院式的龙标书院,巴万育奉命为“山长”,设置“时文”、“古学”、“蒙养四斋”,人数达110多人。王师泰撰重修龙标书院碑文称:“龙标书院根于唐王少伯(昌龄)先生,重修于明梓里先辈,当年鸿胪寺少卿为之重建,而今日诸君子雅意更新者也,又因夫旧地,拓而大之,较以前规,高且美矣,瓦砖木石,栋宇池桥……为亡?为桷,细大各成其材,折革斯飞,诵弦广癖其深地”。此时重修的龙标书院,面墙是青砖叠砌古式牌坊图案,共在层,坊宽14.3米,正中开方形大门,门高2.7米,宽1.7米,青石条门坎,两扇木制大门,门前两级石阶。大门左右两边各有一拱形侧门图案,宽1米,高2.2米,大门上方用青砖镶砌横匾,上画“日龄跨鹤图”,一层左右侧门上方横幅各写“圣域”、“贤关”二字,二层左右两边上方各写横幅“山高”、“水长”二字,大门两边砖墙条幅上写副对联:

 

  龙跃鲲翔,沧溟浪跋;

 

  标新领异,文采风流。

 

  龙跃柳池,和风云会九宵路;

 

  枋夺杏苑,花放水流二月天。

 

  圣道已浸衰,愿先进群英发乃聘,振乃聋,挽吉救时,共砥中流参造化;

 

  宫门非易入,朝后来诸子,殚其精,竭其力,锄经犁史,同超上乘信文明。

 

  中横匾上方是长方形竖匾,直出“龙标书院”四个大字,字面用青兰瓷片扣成“凸”形,字体气势挺拔,朴茂自然,两边山水风景图案。整座牌坊正面背面彩画各异,红绿相兼,五光一色,美不胜收。

 

  跨石门坎进入大门,横铺长方形空地,宽14.3米,深8.8米,中间卵石镶面花街人行道,两边栽有桂树、垂柳、花台、牡丹,相互交辉,彼此映照。花台上四季鲜花恕放,每当仲秋,桂花开放,香飘数里,芬芬全城。紧接是池塘,直经6.4米,宽14.3米,池塘两头周围全用青石条雕花砌成护栏杆,池塘名叫“洗黑池”,池内引来清清泉水,遍植荷花,花台四季鲜花怒放,示喻龙标书院学生“前程似锦”,象征龙标书院学子们的道德修养和高尚情操。直跨池塘中间是一座长6.4米,高1.5米的三拱石桥,名叫“鹏程桥”,喻示龙标书院诸生,早早造就成才,越出龙标书院的小天地,桂花树,亭亭兀立,绿叶茂盛,每年仲秋,桂花开放,香飘数里,芬芳全城,象征着儒生们的道德文章“天香云外”。弯弯的垂柳,当腊冻初消,燕递蕠语的初春诸多草木,还在朦胧的冬眠,但柳树已将是万缕烟丝,那轻盈婆娑的风姿,那清翠欲滴的枝叶,仲夏随风吹拂,不仅给游客犹如走进了世外桃源,还给龙标书院添增了欣欣向荣的青春气息。

 

  由“鹏程桥里”下塘埂上二级石阶是一幢高8米,宽14.3米,深6.8米的木建筑房屋,屋檐下高悬红底黑字的一大木匾,楷书“乐育英才”四个大字,两边中柱挂一副抢柱对联曰:

 

  学海无边,乐得英才而教;

 

  书山有路,喜观士子成名。

 

  从天井上四级台阶,是一幢杉木建造的高8米,宽14.3米,深11.5米两层楼房,为龙标书院执教人员“传道、受业、解惑”儒生们攻经读史之所,设置“经学、古学、时文、蒙养四斋”。左边开一小门下四级石阶是“董公祠”(董三谟祠)现为隆里小学食堂。

 

  光绪十八年(1892)书院再度重修。廿八年(1902)朝廷废除科举改学制,实行新政,龙标书院不待说自然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民国二年(1913)龙标书院改名为“开泰县龙标高初两等小学堂”。

 

  隆里古城龙标书院经此一番别具匠心的拓地重建后,煌煌煌然变成了风格别致的书院此举动轰动了数百里,更吸引了外州县学子们纷至沓来,龙标书院一时门庭若市,兴旺发丁,学风既盛,人才蔚起。龙标书院在《开泰县志》中列为黎平府八个书院之榜首。隆里所人王师泰在《重修龙标书院碑文》中写道:“……率子弟百十余人而肆业,多胶痒者殷繁,而跌见冠军食馁之秀,贡成均者十六,而道行选优拔萃之科,兼以五贤书之续登,实并七先达尔济美,锦才奕奕,高捷南宫,博技笺笺,佳仕云霞兼蔚,良由龙标书院之重修”。由此可见当年龙标书院名气。

 

  龙标书院在教育实施上对书院学子的要求极为严格,对在书院执教者更高。为了提高在校诸生质量,阁所定了规章制度,《龙标书院生童月课文》说:“……于斯有志振兴,予卜后来居上,是以阁所绅袊,公严考课,大申告戒,议定章程,齐集书院,面试生童,月呈两课,列前茅者独锡斧资(好的奖现金,这样在书院诸生尽情发挥各人的聪明才智)。在教育内容上,封建王朝时代的龙标书院,教材都以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及科举时文等为重点,清代进一步明确必须教以程,朱理学为主导,以八股文为重点,为科举考试求官之用。

 

  洪钟山耸,龙溪水遥,杰地古龙标,少伯诗人谪此已老,地故染风骚。南魁北榜辟草荒,董忠张廉相炳跃,蔚起众英豪。遗风共瞻仰,礼乐熏陶,渊渊文秀贯今朝,悠悠历史,一座龙标书院,使隆里人文尉起,风开百代。据地方志和有关族谱记载,仅明清时期隆里就涌现出进士文人,文举人16人,武举2人,明经8人,贡生52人,监生、痒生、生员100多人,其丰厚的地方人文的积淀于此可见一斑。正好20世纪1980年代锦屏县县长单洪根瞻仰龙标书院旧址时所抒写的景况:

 

  宝地钟毓秀,

 

  文开少伯公;

 

  荷池杏坛外,

 

  桃李笑春风。

 

 

 

 

责任编辑:刘永锋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