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文化活动 > 传奇 历史

福州史上被称“海滨邹鲁”
来源:东南快报 | 2012-06-01
打印 复制 点击量:13717

    从“蛮荒之地”成为“海滨邹鲁”?专家:北方士人入闽有着巨大影响

 

    邹鲁是对文化昌盛之地的代指,为什么作为中唐以前“蛮荒之地”的福建或者福州之后会成为“海滨邹鲁”?甚至后来的声望堪比一些文化发达的北方城市呢?文史专家们也做了详细的解释。

 

    应该说北方人士的入闽对福建的教化和文风习尚有着巨大影响。”据黄仲昭《八闽通志·秩官》和陈衍《福建通志·名宦》记载,“昌国初为蛮地,俗不知学。弥之教之稼穑,兴学校。家有诗书,市无斗嚣。”这说的是,早在南朝刘宋元帝元嘉年间(424-453年),江左人阮弥之任昌国郡(即晋安郡,治今福州)太守时,福州设立学校教化民众,并有所成就,这也是福州地区作为闽中首邑开始布施教化的最早信息。而后福州人为感念阮弥之的功德,特建祠庙以祀之。

 

    后来五代著名诗人学者黄滔曾任闽王王审知御史,他力劝王审知“宁作开门节度使,不做闭门天子也”,所以王审知的治理期间,一直“安民和众”。福建也因此进入中华文化范围,以至于后来居上。

 

    有史书记载,唐末五代,王潮、王审知兄弟治闽,对福建文化教育的发展也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这在《三山志》卷8《公廨·庙学》、《新五代史·王审知传》卷68中都有记载。这些都证明,唐五代福建文教的发展是迅速而普遍的,其风俗一变而为齐鲁洙泗,儒学之兴盛独擅东南。

 

    福建成为被公认的“海滨邹鲁”其实是到了宋代,因为唐代福建虽有“邹鲁”之风俗,但尚不为世人所重,到了宋代才因“贤才之出,彬彬焉轶于唐”。到了宋代,北方传统文化受到游牧民族的反复扫荡。南方各地却因祸得福,由南宋朝廷的偏安而获得发展的机遇。所以宋代福建经济、文化的发展进入繁荣、鼎盛时期。北宋庆历、熙宁、崇宁年间,范仲淹、王安石、蔡京前后三次倡导兴办州学、县学,因此官学遍于郡县。南宋时期,福州、泉州更设宗学,以教育赵宋宗室子弟。南宋时,福建1府、5州、2军、58县全面建学,许多州县学还附设小学。福州共计办州县学14所,治城内集州学及闽县、侯官、怀安三县学于一城,规模庞大,养士最多。此外,宋代福建各地家塾、义斋、乡学、书社等各种私立学校广布于各地。福州地区尤为兴盛:“凡乡里,各有书社……多至数百人,少亦数十人。”北宋崇宁年间,福州州学生员达到1200多人;大观年间,建州州学生员也在千人左右。这一点,《宋书·地理志》里也有记载,闽人“多向学,喜讲诵,好为文辞,登科第者尤多”。传统儒学由众多学者继承发展,形成理学,至南宋由朱熹集其大成而为“闽学”。

 

    南宋时期,地方办学变为以书院为主,且多为民办,据统计,福建书院多达60所(一说80所)。福州因是八闽首府、文化精英荟萃之地,所以儒学最为发达,书院多达21所。朱熹称:“福州之学,在东南为最盛。”

 

    由于教育盛况空前,特别是书院、官学发展,加上各种选举抡才的科目繁多,读书以求仕进者甚众。因此,“福建出秀才”被列为当时“天下第一”的社会奇观。宋代福州人由进士及第而入仕途者比比皆是。这一点,在清乾隆时徐景熹主修《福州府志》中有明确的描述,该书卷24《风俗》篇中说,福郡自宋以后,“风气进而益上,彬彬郁郁,衣冠文物之选,遂为东南一大都会”。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路宁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