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资讯 > 国学

《光明日报》国学版与国学网举办“名人故里的文化战略”座谈会
来源:光明日报 | 2011-11-07
打印 复制 点击量:3731

 

    名人故里最需要的是琅琅书声

 

    “核心的要素,是你们千万不要把名人故里弄成一个遗迹,那里要有活的东西,那就是读书声,有了读书声,不仅会出现过去的老子,还会出现今后的老子。关键是把那里的文化激活,把文化的造血细胞激活。”清华大学教授刘东今天在此间由光明日报国学版与国学网举办的“名人故里的文化战略”座谈会上的发言,引人思考。

 

    “文化发展战略本身要有文化”是刘东的主要论点。他指出,墨子、老子、孔子、孟子的家乡,可不同于一般的名人故里,否则就没看到它的真正意义,那里实际上是“国学的发源地”。这些大师们从不同的地方走来,切磋、交流、融合,形成了系统的文化价值观念。

 

    孔孟思想的关键词是“教育”,他们是学在民间的代表。教的是什么?是“伦理”。而这个词,理应成为那方水土最响亮的名片!刘东认为,目前我们的历史文化保护处于两难境地:“如果把申遗项目抢下来了,人们趋之若鹜,很快把门槛踏破,自然环境很快也被破坏了,不申遗呢,那里是门可罗雀,因为旅游资源被申上遗的抢走了,这就是中国文化在全球化中的尴尬。我这样的书生,到中国顶尖的文化名人的故里,最想看到的,是那一方水土的复活,以往的那些思想家,就是在这种适于思考的环境中,潜心面对人生、社会和自然。所以,那里能恢复到有文化,有教育,有读书声,有对伦理的关切,这才是最重要的。现在,有些地方恰恰相反,在名人故里大搞的不是文化而是商业,不是教育而是旅游。”

 

    刘东说,其实人们一直都在说人心不古、人心不古,从孔子的时代就开始说了。如果就这么一条道走到黑的每况愈下,那不比类人猿还要茹毛饮血了吗?然而,历史还有一个反向的冲动。儒家士大夫每次都去收拾人心,去重新收束社会的纲纪。中国当然经历了很多乱世,但它安定年代的道德水准,是不会低于同时代的西方人的。

 

    我们今天重新开始这一过程,重新使名人故里又是首善之区,又有琅琅书声,又是一方治学的水土,才会有希望出现新的梁启超,新的王国维,新的陈寅恪……我和陈来教授在哈佛与美国著名学者史华兹聊天,也就是写《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的那位大学者。我问:“中国文化对世界最重要的激励是什么?”对方思索后回答:“那就是道家宇宙论中的创世说,老子的学说今后一定会在世界上最有地位。海德格尔在晚年,也一直在读老子。如果我们今天能把老子思想带到世界上去,与世界大师的思想交融,这时,老子才真正活下来了。”

 

    座谈会请来山东滕州墨子故里、安徽涡阳老子故里、福建武夷山朱子故里、山东邹城孟子故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就所在地人民为历史文化名人做过什么?历史名人是如何在其故里世代流传的?名人故里人民的历史责任,目前名人故里建设的难点、经验与教训等做主旨发言,由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牟钟鉴、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立文、清华大学教授刘东、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教授方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朱杰人做学术回应。

 

    光明日报副总编辑李春林在座谈会上致辞时指出,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中,文化名人故里具有标志性和代表性。文化名人是文化名人故里的最宝贵的资源,是无可替代的光荣。利用这种宝贵资源,延续这种独特光荣,与时俱进,推进特色文化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是历史赋予文化名人故里的神圣使命。

 

责任编辑:ZK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