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资讯 > 国学

中华吟诵周 传扬古雅悠远之韵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11-28
打印 复制 点击量:4775

首都师范大学的同学们在集体吟诵

   

    当我们满怀豪情地朗诵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时候,当我们酣畅淋漓地朗诵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时候,当我们声情并茂地朗诵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时候,可否知道,在普通话被确定为标准音之前,古人以至近代人是如何诵读这些诗词的呢?新中国60华诞刚刚过去,作为“中华诵”系列活动之一,大型文化活动“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10月12日在首都师范大学拉开帷幕。


  来自各方的吟诵之音


  据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任赵敏俐教授介绍,吟,又称吟诵,或吟咏,吟唱,是中国三千年以来诗词文赋欣赏和传承的重要形式之一。古代的文人是通过吟来创作和欣赏诗文的,今人也唯有通过吟诗才能比较真切地体会出古典诗文的韵味。


  在开幕式展演上,两位小朋友的朗诵和抚琴吟唱让人们眼前一亮。著名朗诵艺术家冯福生听完以后慨言:“这是我们久违了的声音!”由于吟诵没有准谱,没有定调,没有被很好地记录、保存和整理,只是在教授者和学习者之间口耳相传,所以很难传续下来。一百年前,吟诗就如同写字一样,还是每个读书人的基本功,吟诵伴随着每一个古代文人的一生,可是如今连听过吟诗的人都很少了。这两位小朋友的精彩表演无疑让人们在担心吟诵未来发展的同时,看到了吟诵传承的希望。


  来自宝岛台湾81岁高龄的王更生老先生颤抖着双手,用流传于河南洛阳一带的河洛音吟了一首苏轼的《水调歌头》。王老先生完全沉浸在吟诵的意境之中,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是他的情感体现了诗词的原意,情调优美,曲调婉转,再现了文人对风吟咏、对酒当歌的潇洒与诗意,他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祝福通过吟诵带到了各位嘉宾和观众的身边。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多次扮演过伟人邓小平的国家一级演员、朗诵艺术家曹灿先生,与川派古琴传人黄明康女士一起带来了这首《诗经·蒹葭》。一人吟,一琴和,感情细腻饱满,琴声起伏婉转,声琴合一,错落有致,听得嘉宾们如沐春风。


  开幕式上有一个特别的来宾,他是来自北京语言大学的外籍教师任盛福。其实,他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他笑说,很多中国朋友一听他的这个名字都觉得是从中国农村来的。在谈到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心得时,他说,3年前他的汉语水平还比较低,在老师们的帮助和熏陶下,他开始学习中国古典文学,然后试着背诵古文名篇。“背诵很难,但是背诵之后能够更深的了解每篇古文的意义。再后来我开始朗诵,朗诵也是很美妙的一个传统,去年我听大家在吟诵,我觉得吟诵比朗诵更美妙。”台下一片欢笑,大家把最真诚的笑容送给了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也表达了中国人民欢迎更多外国人喜爱中国文化的诚意。


  开幕式的最后,首都师范大学的学生代表们带来了一首《诗经·小雅》中的《蓼莪》。伴随着有节奏的鼓声,学生们的吟诵抑扬顿挫、富有感情,不仅传达了诗中体现的父母对孩子的痴情眷念,也使得吟诵这一艺术形式的意蕴和魅力直达人心。


  抒发感动的吟诵之情


  古人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据吟诵曲家陈炳铮介绍,吟诵应该注意4个要点、16个字,即:感情真挚,声调平息,节奏分明,腔调自然。他认为,感情真挚才能够真诚,这也是吟诵好一首作品必不可少的要素。


  曾经在香港浸会大学教过几年书的台湾师范大学教授陈新雄用他的经验告诉我们,吟诗、吟词、吟文章,最容易上道的是五言、七言律体诗,或者是五言、七言绝句,它们有一个最基本的平仄化在其中。说到激动处,陈新雄教授深情地吟诵了一首杜甫的《春望》。他动情地回忆:“我大概四五岁的时候,家父抱我在他的膝盖上,他吟诵,我听着。我上小学的时候,那些小学老师,不论教语文的、教数学的,还是教其它学科的,他们都会吟诵,那时吟诵还非常普遍。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也喜欢上了吟诵。”今年74岁的陈新雄14岁到台湾,在台湾整整度过了一甲子的时光。在这60年里,他为中华吟诵付出了很多,做了很多贡献,他把从他的父亲、老师那里学到的、掌握的那些关于吟诵的知识都传到了台湾,让更多华夏儿女了解吟诵,也让中华吟诵有了更多的追随者。


  听过吟诵的人会觉得有的吟诵确实很优美,而有的在旋律上也并不怎么好听,但是不管它的旋律好听与否,其中的韵味都是现在的人甚至通过科学技术也不能达到的。从小喜爱流行歌曲的中央民族乐团国家一级演员戴学忱女士曾经把吟诵诗词叫做“不搭调的歌”,而后来却深深地迷上了这门古老的艺术。她说:“吟诵最重要的是口传心授,虽然现在有各种媒体,有录音、录像等手段,不像从前那样口耳相传,但这些都只是形似,不是神似。”她认为,口传心授是吟诵的根基、原料,将来对吟诵作出相应的改变是必要的,但是这个原料、这个根不能变。专家们也指出,吟诵之所以要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它的神韵,源于其中浸透的情感,它能唱出中华民族的精髓,唱出中华民族的豪情。


  传承珍贵的吟诵之脉


  “我愿意做一个抢救中华吟诵的志愿者。”这是全国政协常委、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席高占祥在回忆幼时私塾吟咏诗书的时光,痛惜今天已经很难找到一个会吟诵的年轻人,吟诵活动面临失传的危险时慷慨激昂地说的话。值得欣慰的是,如今在台湾、厦门等地,吟诵已经与学校教育联系在一起,不再是只有少数人了解的艺术形式,而是普及到了越来越多的学生身上,并且在这样的努力下,它所涉及的范围还会更广。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少松用他从事大学吟诵教育23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吟诵这门课程在大学里面的开展是必要的,同时也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不仅文学院的学生喜欢,很多理工科的学生也很感兴趣。他对吟诵走进校园以及吟诵这门艺术形式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


  在厦门,一些小学已经开展起很多闽南话吟诵活动。为了吟诵的推广、传承,厦门的一些学者通过教授录音,培养了一批青年语文教师,再由这些青年教师指导学生,从而让中华吟诵传递下去。闽南语吟诵专家陈水龙作了个很形象的比喻,他把这样的形式比喻为“母鸡带小鸡”的方法。他说:“启蒙教育受益匪浅,吟诵要从小做起。就像邓小平说的‘足球要从娃娃抓起’!”据介绍,厦门市政府决定从今年9月份开始在全市推广闽南话课,现在已经有25个学校开设闽南话课。


  现场还来了一位韩国朋友,这位78岁来自首尔大学的李炳汉教授用他的理解讲述了吟诵的艺术功能,当被问及为何看起来还如此年轻,有什么养颜秘方时,他则幽默地说:“念一念中国古诗。”台上、台下都被他的可爱风趣逗笑了。


  “中华吟诵周”活动有这样一段宣传词:“吟咏诗词,诵读文赋;传习雅言之道,养成君子之风;继往圣之绝学,留后世之文脉;乐何如之?幸甚至哉!”让诗词插上音乐的翅膀飞翔,让我们以这种古雅的方式吟诵、传承经典吧!

 

责任编辑:ZK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