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资讯 > 国学

"当代许慎"李土生:手抄国学经典 赓续文化中国
来源:中国日报 | 2011-12-13
打印 复制 点击量:6467

原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右)与著作人李土生共同为新书揭幕

 

    以“弘文字之美,重写经典;法圣贤之言,励耘十年”为主题,《土生说字精解》、《李土生手抄国学经典》出版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隆重召开。项怀诚、张树田、唐天标、巴忠倓、李牧、刘志峰、程连昌、同向荣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司马义艾买提、吴桂贤、许嘉璐、伍绍祖、张文康等领导发来贺信。

 

  会上,原财政部长部长项怀诚为新书揭幕。李土生是一名转业干部,现任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名誉会长,中国文字博物馆客座研究员。李土生从部队转业后,一直醉心于汉字的研究和书法创作。2011年,李土生与沈鹏、李铎、范曾等人录列“建党九十周年九大殿堂级艺术家”;与欧阳中石、权希军一道被中国书画交流协会评为“风云百年十大书坛名家”。《土生说字》精解是在2009年出版的《土生说字》全卷本的基础上提炼所得,共160万字。该书以多种角度、多种思维方式破译汉字构形之源流奥秘,字义之丰富勾联,在充分吸收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且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李土生手抄国学经典》共计36万字,长640米。作者以深厚的国学功底,博览精阅,驭文定篇,精选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章表奏议、佛教典籍、唐诗宋文等经典篇章,历史十载完成。作品诸体兼擅、独标高格。

 

  著名国学大师文怀沙为手抄国学经典撰题书名, 并对李土生著作宏阔的文化视野、独特的审美个性、深沉的价值关怀给与了高度肯定。他在发言中指出,传统文化和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生存延续的精神命脉,是生生不息的思想文化资源。要薪火相传,泽被后人,就要有自强不息的情怀、厚德载物的胸怀、创业垂统的关怀。李土生将国学经典以书法美学的形式传承和弘扬,可以达到“入人也深,化人也速”的效果,可以使传统文化形神兼备,历久弥新。他希望能有更多的“李土生们”通过挖掘传统文化之根,重塑民族文化认同,为社会发展、民族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不竭的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林连通研究员对李土生汉字研究思路的开拓,汉字研究所取得的贡献给与了很中肯的评价。座谈会现场还展示了李土生《大学》、《黄帝内经》、《孙子兵法》等多幅手抄国学经典作品。中国书协党组书记赵长青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评论。他认为,李土生的作品有艺术个性,有文化底蕴,有社会关怀。李土生作品所包蕴的美学品格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性和民族性;其书法所形成的万取一收,厚重灵动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作者融创造性和承继性于一体的艺术张力。李土生的作品中,书法艺术与国学经典气脉关联,相得益彰;汉字之奇与书法之美神韵归一,辩证互补,建构了文字学修养、艺术修养、国学修养相融相洽的审美境界。

 

  座谈会最后,新著作者李土生谈了自己的创作历程及体会。他认为研究和传承汉字文化是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历史存在的尊重,是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生命之根的尊重,是对于孕育了我们如此优秀的汉字文化的乡土的尊重,是对于我们与汉字之间无法割舍的思想血缘的尊重。传播普及汉字文化的阵营应该无贵贱之分,无长少之别,无官方与民间的对立,弘扬汉字文化,为推动汉字研究的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是每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基于对弘扬传统文化义不容辞的责任感,李土生历时十载手抄国学经典,秉烛夜书,展墨成论。他认为搞汉字的人不一定非要搞书法,但是搞书法的人却必须懂汉字。只有对汉字的发展脉络和知识谱系谙熟于心才能够真正在书法的领域里登堂入室。他说,手抄国学经典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去创什么记录和刷新什么数据,而是为了以实际行动提醒大家,走近经典,走进经典,启迪心灵,烛照精神,汉字不可弃,国学不可弃!多年来,李土生以不辍的热情、坚韧的意志研究国学经典,以执着的精神、不懈的努力传播传统文化,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由于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书法和国学的现代生存环境遇到了严峻的挑战。李土生以出色的艺术天赋和丰厚的国学积淀将书法文化和文化书法融为一体,作品不仅具有书法艺术应有的审美特性,更兼具书法文化应具备的精神内质。他手抄国学经典的过程,既是与古圣先贤的精神对话,也是对今人的引导和规范,更是对快餐文化的纠偏治弊。李土生以书以载道的价值诉求,让历史珍宝闪烁艺术光辉,其美学价值和现实意义值得肯定和发扬,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立、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责任编辑:刘永锋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