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保护利用 > 亟需保护

秦安文庙:历尽兴废 现状堪忧
来源:秦安文庙信息化平台 | 2011-04-18
打印 复制 点击量:11631

  

 

    甘肃天水秦安县文庙历史悠久,据史料和现存《重修文庙之碑》碑文记载,本庙早在金大安年间就已存在,具体创建年代不详,元大德元年(1297年)、元至正元年(1341年)和明洪武初年(1368年)三次重修,后经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年间相继维修。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又增修;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遭大地震,大部分殿宇被毁,这是文庙所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一次;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进行修复,此后又经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嘉庆八年(1803年)、道光十七年(1837年)加修,成为荟萃元、明、清建筑形式的庞大建筑群,规模空前。


    文革期间,秦安文庙遭到了较大破坏。1998年,国家文物局决定对秦安进行对口帮扶。2003年,国家文物局将秦安文庙维修保护工程定为重点帮扶项目,并于2004年、2006年和2010年分别对大成殿、大成门、乡贤祠、名宦祠和泮池、状元桥、孔子塑像等投资进行修缮和恢复。

 

    秦安文庙1963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秦安文庙整体移交文物部门管理,2007年,成立了文庙管理所。


    保存现状及存在问题

 

    秦安文庙现存建筑有大成殿、名宦祠、乡贤祠、泮池、状元桥等,2004年大成殿半落架修缮,2006年大成门半落架修缮,2010年名宦祠和乡贤祠全落架维修。目前建筑保存状况尚好。


    院内还存古柏9棵,其中1棵老柏,寿龄上千,高38.6米,下身合围8.3米。但部分古柏出现枯萎现象;大成殿上的明代彩画被誉为甘肃的木构建筑“彩画之王”,但出现鸟蝇粪便污迹、起甲等病变。

 

    因秦安县为国家级贫困县,县财政以保工资为主,对文庙投入很少,加之游客很少,无门票收入,保护经费奇缺;专业设备、资料及技术人员匮乏;现有工作人员专业不对口,急需培训及业务交流。

 

责任编辑:歡歡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