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所有孔庙 > 沈阳(奉天)文庙遗址 > 特色当地

奉天文庙祭祀时要唱六支歌
来源:辽宁档案信息网 | 2010-05-18
打印 复制 点击量:8681

沈阳奉天文庙当年的祭祀场景

 

    品尝过西方现代文化之后,人们才发现回味绵长的依然是自己的传统文化。而作为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的儒家文化,不仅被国人所认同,更为世界所接受。因此,于丹论语讲遍中国,孔子学院开遍世界。人们在研习孔子思想内在精华的同时,也在寻觅着承载孔子文化的外在表象。于是,各地修复文庙,举办祭孔礼仪的报道屡见报端。不久前召开的沈阳市政协会议上,也出现了修复奉天文庙,恢复祭孔典礼的提案。那么,奉天文庙到底是什么样的,当时是怎样祭孔的?就让我们翻开历史,从那些尘封的档案中找些端倪吧。

 

    奉天文庙规模宏伟

 

    文庙,又称孔庙、圣庙,是为宣传儒家思想,祭祀儒教创始人孔子而修建的。古时文庙众多,各地皆有,但规模不一。沈阳作为清朝的发祥地,清朝的陪都,所建文庙,自然规模宏伟,气度非凡。沈阳改称奉天后,所建文庙便称为奉天文庙。

 

    奉天文庙坐落于旧奉天城的东南隅,即今天的沈阳市沈河区沈阳路三段文庙里,建筑布局呈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文庙院落东至今沈阳市四十九中学西墙,西至书院胡同,南至文庙前胡同,北至文庙后胡同,占地面积约4800平方米。

 

    奉天文庙始建于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初建时,规模尚小,只有圣殿三间、戟门三间、棂星门一座,祭祀礼器也只有银爵27只。随着康熙、乾隆二帝对儒学研究的深入,儒家文化倍受重视,官府不断增加投入,多次对奉天文庙进行增建与扩建。康熙五年(1666年),增建学宫及启圣祠(后改称崇圣祠);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增建东西庑各三间;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在学宫外设立下马碑;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增建明伦堂三间,东西斋房各三间,仪门及东西角门各一座,学署六间;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将三间圣殿扩建至五间,并增建大成门、启圣门、照壁,义路礼门各一座,修建了200丈长的围墙,同时增建名宦祠、乡贤祠各一间。至此,一座布局严谨、疏密有致、规模宏伟的奉天文庙呈现在世人面前。

 

    文庙祭祀倍受皇帝重视

 

    清朝对文庙的重视,不仅体现在硬件建设上,还体现在软件建设上。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清廷向全国颁发御制圣先师孔子赞,并勒石学宫;同年,增设守卫步兵10名,专门负责奉天文庙的职守。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颁“万世师表”匾额。乾隆八年(1743年),颁御书“文庙碑文”暨御制“平定两金川告成太学碑”、“平定准回两部告成太学碑”文,俱勒石明伦堂。乾隆四十年(1775年),奉旨颁发箫、笙、鼓等17种礼乐器134件。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奉旨刊刻世宗宪皇帝训场士学上谕一道,也勒石明伦堂。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将祭孔典礼升格为大祀,崇圣祠供祭太牢。“太牢”是祭祀礼仪的最高规格,只有皇陵等重要场所才能使用。就是用黑牛一头、羊二只进行祭祀,但牛羊的挑选与喂养有严格的要求,毛色要纯,不能有半根杂毛,要在指定的围场喂养,由专门机构黑牛馆负责屠宰。祭祀时,先将牛羊宰杀,煮熟,将其肢解,只保留头、尾、脊、蹄,摆放在特制的容器内供奉于神位前。

 

    除康熙帝为文庙颁发匾额外,其他清朝皇帝也为文庙颁发过匾额:雍正四年(1726年),颁“生民未有” 匾额;乾隆三年(1738年),颁“与天地参”匾额;乾隆八年(1743年),颁“先觉斯民”匾额;嘉庆五年(1800年),颁“圣集大成”匾额;道光三年(1823年),颁“圣协时中” 匾额;咸丰二年(1852年),颁“德齐帱载” 匾额;同治三年(1864年),颁“圣神天纵” 匾额;光绪二年(1876年 ),颁“斯文在兹”匾额;宣统元年(1909年),颁“位育中和”匾额。

 

    清朝对文庙的重视,还体现在对文庙规制的修改上。辽宁省档案馆馆藏档案中,有一份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十二月二十日盛京礼部的奏折,奏请将文庙与太庙、天坛、地坛同等规制,即将文庙所覆青瓦全部换成黄瓦,将文庙所用器皿饰金、饰玉、饰黄色云纹。此奏得到慈禧太后及光绪皇帝的批准。于是,奉天文庙规制提升,与太庙、天坛、地坛等礼遇相同。此后,奉天文庙不仅各殿之瓦换成黄瓦,就连那圈200丈的围墙也覆上了皇家专用建材——黄瓦。

 

    清亡之后,北洋政府对沈阳文庙还算重视,制定了祀孔典礼的规程,增置了祭祀的法器,改称文庙为孔子庙等等。但到了20年代,由于资金匮乏,各地文庙纷纷败落,奉天文庙也未能幸免,1918年沈阳县公署的一份档案中可为验证:“文庙之大成殿之脊及东西两面宫墙年年剥落,均有损坏之处,而庙内殿上蔓草丛生,几无隙地,是皆岁修无款以致有些现相……”后来奉天文庙西院学宫又长期被县教育会劝农所占用,文庙已毫无儒学氛围,渐渐被人淡忘。1954年,文庙被拆除,平整成朝阳街小学操场,学宫也改为住宅。至此,鼎盛300余年的奉天文庙,只留下“文庙里”的历史地名了。

 

    历代先贤大儒皆受供奉

 

    文庙所供者,除孔子及其祖先外,还有其弟子以及历代先贤大儒。但受供者,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可以根据当权者的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朱子(朱熹)升配十哲之次。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范仲淹从祀。雍正元年(1723年),追封孔子五代祖先并供奉于崇圣祠,封孔子高高祖木金父公为肇圣王,封孔子高祖祈父公为裕圣王,封孔子曾祖防叔公为诒圣王,封孔子祖父伯夏公为昌圣王,封孔子父亲叔梁公为启圣王。雍正二年(1724年),恢复了曾被明朝罢祀者---林放、蘧瑗、秦冉、颜何、范宁、郑康成等六人的从祀资格,增祀了孔子弟子县亶、牧皮,孟子弟子乐正克、公都子、万章、公孙丑,三国时期诸葛亮,宋朝尹焞、魏了翁、黄幹、陈淳、何基、王柏、赵复元、金履祥、许谦、陈澔明、罗钦顺、蔡清以及清朝的陆陇其等20人。同时,崇圣祠增添宋朝张载的父亲张迪从祀。

 

    那么,文庙内各个殿具体都供奉了哪些人,是如何排列的呢?档案中是这样记载的:

 

    圣殿正中供奉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孔子神位两边有四配,东配为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子;西配为宗圣曾子、亚圣孟子。圣殿内还供有12哲,分东西两序,东序为闵子、冉子、端木子、仲子、卜子、有子;西序为冉子、宰子、冉子、言子、颛孙子、朱子。

 

    东庑供奉的人物众多,有先贤与先儒之分。先贤有公孙侨、林放、周敦頣、程颢等40位,先儒有公羊高、诸葛亮、韩愈、文天祥等38位。
西庑供奉的人数与东庑供奉的人数基本相当,也有先贤与先儒之分。先贤包括蘧瑗、公冶长、张载、程颐等39位,先儒包括穀梁赤、董仲舒、欧阳修、顾炎武等37位。

 

    崇圣祠供奉的是孔子的五代祖先及东西两配、东西两庑。正中为孔子高高祖肇圣王木金父公神位,其左为孔子高祖裕圣王价父公,其右为孔子曾祖诒圣王防松公。

 

    一年祭祀两次

 

    祀孔典礼一般称为丁祭,一年两次,分春丁与秋丁。具体时间为每年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二个丁日,所以也称仲丁。每到祭祀之时,从沈阳城大南门到文庙,都要用黄土铺路,清水洒街。在圣殿内孔子牌位前,摆上各种祭器和三牲、香烛、果品等,其他殿庑也都摆上供品。所谓三牲一般为二头牛,七头猪,八只羊。屠宰时,这些牲品不能被捆绑,而是众人将其徒手按住,由屠手立刺一刀,任其狂奔,直至鲜血流尽,满院血迹,此谓“享万代血食”。

 

    祭典仪式的前一天,主祭官与分献官须斋戒沐浴。祭典当天,主祭官与分献官以及参加祭祀的工作人员还要穿上祭孔礼服,庄严肃穆,不许嬉笑。届时,奉天府尹、副都统、学政以及五部侍郎、道员、同知、现任候补、州、县各官都要到文庙致祭。除了这些官员外,也有一些儒生学子,但不是谁想参加就能参加的,只有秀才以上“学历”的人才能有资格参加。民国初年,取消了科举,没有秀才、举人、进士等称号,但也规定,只有高小以上学历的人才能参加。奉天文庙丁祭向来由奉天府尹主祭,清末改为盛京将军主祭;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改设东三省总督以后,由东北三省总督主祭。

 

    祭祀礼仪繁杂

 

    清代祭孔礼仪,庄严隆重,但过显冗长繁杂,不但要多次行三拜九叩大礼,更要奏多种乐章,唱多种颂歌。具体礼仪简述如下:

 

    一、盥洗。当日凌晨,各分献官须提前在文庙门外汇集恭候主祭官驾临。主祭官到后,与分献官一起在引导员引领下,从文庙左门来到盥洗处洗手。此时,鸣门钟360次。

 

    二、迎神。鸣门钟、击门鼓毕,主祭官、分献官各就各位,乐队奏迎神乐——《昭平之章》,唱迎神曲---《昭平之歌》,歌词大意:大哉孔子,先觉先知,与天地参,万世之师,祥徵麟绂,韵答金丝,日月既揭,乾坤清夷。

 

    三、上香。歌罢,主祭官从圣殿左门走到孔子神位前上香,分献官到各自负责的殿内为所司神位上香。上香毕,所有祭祀人员在主持人的统一指挥下,行三拜九叩大礼。

 

    四、行初献礼。叩首毕,行初献礼,乐队奏《宣平之章》,唱《宣平之歌》,初献礼主要是献帛。献帛后,仍行九叩礼。

 

    五、行亚献礼。初献礼后,行亚献礼,乐队奏《秩平之章》,唱《秩平之歌》,亚献礼主要是献爵。献爵后,再行九叩礼。

 

   六、行终献礼。亚献礼后,行终献礼,乐队奏《叙平之章》,歌《叙平之歌》,终献礼也是献爵。终献礼后,还行九叩礼。

   

    七、行彻馔礼。终献礼后,击鼓三声,行彻馔礼,乐队奏《懿平之章》,唱《懿平之歌》。

 

    八、行送神礼。歌声止,再鼓三声,行送神礼,乐队奏《德平之章》,唱《德平之歌》。

   

    九、行望燎礼。歌声中,主祭官、分献官站在指定地点行望燎礼。所谓“望燎”,就是表情凝重,一动不动地目视祝帛燎化过程。待所有祝帛化为灰烬后,整个祭孔典礼就此告成。

 

    上世纪20年代后,祭孔礼仪相对简单,但依然隆重。祭祀官员也要穿大礼服,其他祭祀人员要穿统一的祭服。与清朝相比,祭祀程序基本没变,但礼数简练,只有盥洗、焚香、迎神、献帛、献爵、读祝、焚帛等步骤。改变最大的是行礼方式,不再行三拜九叩大礼,改行鞠躬礼,略显现代与文明。

   

    祭祀完毕后,所用的祭品除祝帛烧掉外,其它供品皆被分掉。分配时,虽然人人有份,但并不是平均分配,而是根据角色的大小,职位的高低来分配。辽宁省档案馆馆藏档案中,有一份民国十三年分配祭品的清单,记述得非常细致,也很有意思:

 

    承祭官半猪、半羊、牛大腿一条,分献官五人各猪八分之一、羊五分之一,四配十二哲后殿分献官各牛大腿一条,东西庑分献官各牛肉四斤,执事人与各校夫役共分二猪、二羊、牛一半,乐舞生猪一半、牛皮一张,警察猪八分之一,司胙、分胙共分猪八分之一、羊一半,乐工猪头二个,教养工厂牛头一个、猪头一个,办事人及刀工共分猪八分之一。

 

    (作者 张晓风)

 

责任编辑:歡歡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