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焦点专题 > 中国皇家孔庙国子监:物转星移几度秋

唐代国子监“现存”最早的皇家孔庙
来源:本网 | 2011-05-11
打印 复制 点击量:6734

    西安孔庙,也就是现在的碑林博物馆,最早是唐朝国子监孔庙所传承下来的,一度肩负着太学和中央孔庙的两个身份。也可以说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央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一部分,也就是“现存”最早的唐朝天子圣旨敕办的皇家孔庙。


    武德二年(619年),李唐王朝刚刚建立,统一战争的烽烟还继续燃烧着,高祖李渊便“令国子学立周公、孔子庙,四时致祭。”贞观二年(628年),“武德中,诏释奠于太学,以周公为先圣,孔子配享……伏请停祭周公,升夫子为先圣,以颜回配享。诏从之”。 即自公元628年始,唐朝在国子监中单祭祀孔子,设立孔庙。

 

    唐朝国子监位于长安城外郭城之务本坊。务本坊在今西安城南关正街与文艺路之间的北半部,国子监在该坊西部,占半坊之地。孔庙坐落在国子监一进大门最显著的位置,是一个“门阖沉沉”的独立院落。从流传至今的唐《孔子庙堂之碑》中可以得知唐代国子监孔庙的盛况:“万雉斯建,百堵皆兴,揆日占星,式规大壮,凤甍骞其特起,龙桷俨以临空。”唐士子到孔庙,祭祀先圣,“至于仲春令序,时和景淑……清涤元酒,致敬于今日,合舞释菜,无绝于终古。”国子监孔庙,伴着唐朝的兴盛至极而臻于巅峰;而随着唐朝衰落及灭亡,国子监孔庙地位也一落千丈。

 

    唐昭宗天祐元年(904年),朱温胁迫昭宗迁都洛阳,并拆毁长安城。同年,朱温命韩建留守长安,收拾残局。韩建放弃了长安外郭城和宫城,以原皇城城垣为基础缩建长安城。

 

    在建新城时,韩建为民族文化做了一件好事,就是将已处于“城外”的“太学并石经”移入城内,置于“唐尚书省之西隅”。如影随形,孔庙随着太学就这样进城了。 

 

    唐灭亡后,进入五代时期。从史书记载可知,移入新城的国子监损坏无遗,但其结构的“一部分”孔庙却幸运的保留了下来,成为京兆府城的文宣王庙。只是,“露往霜来,雕墙半圯,尘封藓驳,塑像全堕”。

 

    即使到了宋代,京兆府城的文宣王庙依然被民间称作“国子监”。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的《大宋永兴军(长安)新修玄圣文宣王庙大门记》:“是军,古京邑也;斯庙,古国学也……故地虽易,旧名尚存,是以民到于今或以监名呼之。”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京兆府城文宣王庙被最终迁建于“府城之东南隅”,(明朝时西安城东扩,所以宋时说孔庙在府城“东南隅”。)“府城之东南隅”即是今日孔庙和碑林所在地。孔庙迁建于此地后,历经金(南宋)、元、明、清、民国就再无颠沛流离,直到今日。

 

    追本溯源,西安孔庙经历了唐长安国子监孔庙;五代、北宋、金代、元代前期的京兆府孔庙;元代后期的奉元路孔庙;明代、清代、民国时期的西安孔庙;直到今天的孔庙遗迹和西安碑林博物馆,而最初的盛唐最高学府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徒留历史让人追忆。

 

    独立孔庙链接:西安碑林博物馆

      


 

责任编辑:歡歡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