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焦点专题 > 光彩耀千秋的太学石经

《南宋太学石经》:千秋石经岳飞故宅立
来源:中国孔庙保护协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 | 2011-10-18
打印 复制 点击量:8955

杭州孔庙石经阁,《南宋太学石经》现藏于此处

 

    石经的刊刻原委

    1127年,女真贵族攻陷汴京,北宋王朝宣告结束。同年,宋高宗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重建宋朝,史称南宋。由于金军步步进逼,宋军节节败退,朝廷被迫南迁,短短二三年中,先后辗转于扬州、建康、杭州、越州(今绍兴)等地。建炎三年(1129年)宋高宗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八年(1138年)正式定都临安。至此,南宋王朝结束了流离转徙的态势,从而进入了安邦治国,偏安东南的新时期。


    南宋太学石经最初刻立于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太学内,因而得名,太学是我国古代朝廷官办的最高学府。南宋太学石经简称“南宋石经”,始刻于绍兴十三年(1143年),故称“绍兴石经”。南宋淳熙四年(1177年),宋孝宗诏建“光尧石经之阁” 存放石经,并亲书“光尧御书石经之阁”牌匾,故又称“光尧石经”。南宋石经亦称“宋高宗御书石经”,以其乃宋高宗亲书之故。


    南宋初年曾有过一段以临安府学兼作太学的短暂过渡时期,但是石经并没有立于其中,因为此时尚未有这一动议。绍兴十三年正月,以岳飞故宅为太学(今小车桥东,原浙江医科大学内)。《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48记载,绍兴十三年正月“诏以钱塘县西岳飞宅为国子监太学”, “(秋七月)奉安至圣文宣王于国子监大成殿,命太师秦桧行礼,时学初成,帝自题赐书阁榜曰首善。”南宋太学正式建成,随后就有了立石太学的奏议。


    南宋初年刊刻儒家经典并立石太学,缘起太师秦桧的奏议。据南宋史学家李心传(1166年-1243年)《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50记载,绍兴十三年十一月丁卯,“秦桧奏,前日蒙附出御书《尚书》,来日欲宣示侍从官,不惟观陛下书法之妙,又令知陛下圣学不倦如此”。“时上所写六经与《论语》、《孟子》之书皆毕,桧因请刊石于国子监,仍颁墨本赐诸路州学,诏可。”由此可见,在太学刊刻宋高宗御书石经,时间当在绍兴十三年十一月。


    对于南宋太学石经全部儒家经典刊刻过程,在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1223年-1296年)所辑类书《玉海》卷34中有详细记载。绍兴十三年六月御书《周易》完成,绍兴十四年(1144年)正月御书《尚书》完成,同年十月御书《毛诗》完成。绍兴十六年(1146年)五月御书《春秋左传》完成,同年,御书《论语》、《孟子》完成。上述御书儒家经典“皆刊石,立于太学首善阁及大成殿后三礼堂之廊庑。”但是,这还不是南宋御书太学石经的全部,而且其保存状况也没有获得继任皇帝宋孝宗的赞许。


    宋孝宗下诏要求在太学专门建造楼阁,安放石经,并表示将亲书阁名。 不到三个月,临安知府赵磻老於同年五月二十四日奏报建阁工程即将就绪。为更好地完成这一使命,博得宋孝宗满意,他奏请 “尚有御书《礼记》‘中庸’、‘大学’、‘学记’、‘儒行’、‘经解’”五篇不在太学石经之数,今搜访旧本重行摹勒,以补礼经之阙。”这个建议得到宋孝宗认同。六月十三日御书“光尧御书石经之阁牌,赐国子监。”由此可知南宋石经“刊石太学”,从开始到最后完成,经历高宗、孝宗两朝,时间为绍兴十三年(1143年)至淳熙四年(1177年),所用书体皆为宋高宗亲笔书法。


    关于碑石刊刻石经的书法,另有一种说法是高宗与吴皇后共同书写,如南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载:“高宗御书六经,尝以赐国子监及石本于诸州庠。上亲御翰墨,稍倦,即命宪圣(吴皇后)续书,至今皆莫能辨。”考察今之遗存的石经,其书法风格的确难以甄别出异样,因此是否可以认为确有代笔事实的存在呢?宋高宗赵构曾说:“朕一无所好,惟阅书作字,自然无倦,《尚书》、《孟子》俱写毕,《尚书》写两过,《左传》亦节一本”,而且他多次自谓平素别无所好,惟独钟情书写。依此情形,宋高宗赵构似乎独自完成也不是难事。但是,书法作为帝王的雅事,本来是可以作为消遣的一种方式,然而由于书写内容的特殊,决定了书法带有明显的主题色彩。受主观思想的影响,使书法客观成为政治思想的载体,成为一种以文载道的手段。又因为石经文字之多,书写规模之大,费时又费力,这已不再是一种纯粹的愉悦享受,而是一项浩繁的书写工程。据史书记载,宪圣吴皇后本人素养很高,“颇知书,……,后益博习书史,又善翰墨,由是宠遇日至。”于是吴皇后岂不自然成为加盟此项工程的最佳人选。代劳翰墨,也成顺理成章之事。再则,石经书法,难以辨别,还因为石刻书法和墨迹手稿是有很大区别的。石刻存在着对墨迹手稿的“艺术再加工”,尤其对于墨迹手稿的浓淡枯湿表现难度很大,况且由于刻工对书法本体的理解及镌刻手法的运用,致使碑刻书法具有自身的艺术特征,加之年代久远,风雨洗礼,辨别起来就更加困难。日本学者真田但马和宇野雪村在合著《中国书法史》中写道:“这些碑显见参照二王的米芾笔意。南宋人的‘古法’是受米法影响的,有不少人怀疑真迹本毛诗唐风诸作是否为高宗所书,因颇有米法笔意。”


    太学石经刊刻经籍的选择,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最高统治者的思想取向。宋高宗为了洗脱徽宗、钦宗的责任,顺应时论,将北宋灭亡归咎于王安石。绍兴五年(1135年)三月,兵部侍郎王居正献《辩学》,攻击王安石,与高宗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王居正)进言曰:“臣闻陛下深恶安石之学久矣,不识圣心灼见其弊安在?敢请。”上曰:“安石之学,杂以伯(霸)道,取商鞅富国强兵。今日之祸,人徒知蔡京、王黼之罪,而不知天下之乱,生于安石。”居正对曰:“祸乱之源,诚如圣训。然安石所学得罪于世者,不止此。”因为上陈安石训释经义,无文无君者一二事。上作色曰:“是岂不害名教!孟子所谓邪说者,正谓是矣。” 居正退,即序上语系于《辩学》,书省上之。


    北宋太学石经刻录《周礼》,而南宋石经则没有刊刻。这恐怕与王安石以《周礼》为变法指导,托古改制,酿成祸乱,引起宋高宗恶感不无关系。

 
    石经的变迁历程

 
    石经刻成后,藏于南宋太学“光尧御书石经之阁” 内,南宋一朝享尽尊荣。宋元革鼎,朝代更替,元代江南释教总统杨琏真伽在南宋大内建造石塔,企图将石经搬去垫为塔基,以示镇压南宋臣民。“西僧杨琏真伽造塔行宫故址,取碑石垒塔。杭州路官申屠致远力争而止”。吴讷将此事记载在《石经歌》序中,认为有赖杭州府推官申屠致远据理力争,石经才幸免浩劫,得以保存。明文征明作《跋宋高宗石经残本》文有“石经竟亦散落”之语,认为石经虽然没有全部征用造塔,但也因此遭受损毁。清朝经学家朱彝尊(1629年-1709年)因袭此说。“南宋太学石经碑为元僧杨琏真伽取其材,建白塔寺。其仅存者,明宣德二年,常熟吴公讷於杭州府儒学筑廊先师庙仪门外,贮之。”清朝学人孔继涵(1739年-1783年)收集整理前人相关文献,梳理南宋太学石经辗转转移的经过,著成《石经记》。他认为“石经之亡,亡於徙学,不亡於杨琏。故吴讷、杨一清、于慎行、郎瑛诸记皆谓,‘为申屠致远所遏而止’”,文征明、朱彝尊之论“无足取证”,甚至批评文征明“只据残本,不考刻石,梼昧甚矣!”元末,南宋太学被改为西湖书院。至此,南宋太学石经尚完好保存,并无缺失。


    明朝洪武十二年(1379年),西湖书院改作仁和县学。明末,仁和县学搬迁至原来的贡院,而石经“亦舁致焉,龟趺螭首,十缺其半”。明宣德元年(1426年),巡按浙江监察御史吴讷嘱杭州知府卢玉润收集修补南宋石经。卢玉润经过一番搜集,收得南宋石经碑石百余片,放置在仁和县学旁孔庙大成殿后及两庑。吴讷又作《石经歌》刻碑以示后人。


    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巡按浙江监察御史宋廷佐将仁和县学石经移至杭州府学(孔庙)。孔继涵忿忿于石经“迁徙变置者五,其残坏散佚者,皆由于此,非杨琏取之去也。”他对于地方官吏,不知珍惜南宋石经,放任流散的行为尤其痛心,“后之俗吏,有阴为冯熙、常伯夫之为而不自知者。”明崇祯末年,由于府学回廊圯塌,才开始将石经嵌于壁间。


    清朝沿用前朝府学旧址,并无移易。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还特为南宋太学石经建廊六十四间以覆护之。因为四书五经依然是科举考试书目,所以南宋石经继续得到清朝科考学子的追捧青睐,其拓本广为流传。清末国朝衰微,科举废除,杭州府学在风雨飘摇中凋敝,南宋石经再次杂陈荒野。民国以至建国初,南宋太学石经处于散落遗弃状态。1953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整理石经,共得85石,经过整理,集中存于劳动路杭州孔庙原址。


    20世纪80年代,杭州孔庙依托遗存的古建筑大成殿,利用孔庙原收藏的大批古碑和历年来收集的各地散佚和发现的碑石,改建成杭州碑林。南宋太学石经历经磨难,有幸被陈列于大成殿内与公众相见。


    又经过多年的酝酿和准备,2007年底,杭州孔庙复建工程正式开工,至2008年9月28日完工并对外开放。复建后的杭州孔庙占地面积13200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到5581平方米,由西部的孔庙中轴线和东部的园林建筑区组成。南宋太学石经终被从大成殿迁至新建的“石经阁”内。


    现存杭州孔庙石经阁的85块碑石,分别是《周易》2石,《尚书》7石,《毛诗》10石,《春秋左传》48石,《论语》7石,《孟子》10石,《中庸》1石。碑石材质为太湖青石,质地细腻,色泽偏白,堪称上品。各经碑石尺寸略有不同,宽在0.98米至1.22米之间,除《中庸》之外,高约1.6米左右,厚约0.25米左右。碑石由于岁月悠久,且多遭变故,至今保存较为完整的有27石,经过拼补的有58石。《春秋》编号八、六十二,《孟子》编号一七、一九诸石字迹清晰。字迹严重破损、漫灭的有30余石。其余皆有剥蚀漫漶,只是程度略轻。

 

    本文作者:陈 进  卢英振

 

 

责任编辑:ZK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