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焦点专题 > 光彩耀千秋的太学石经

《乾隆石经》:传统文化艺术的巨构
来源:本网 | 2011-10-18
打印 复制 点击量:7852

乾隆石刻十三经

   

    《乾隆石经》亦称《清石经》,即《石刻十三经》碑。中国最后一部官刻儒家石经。中国仅有的一部最完整的十三经刻石。位于东城区孔庙西侧夹道。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动工刻石,乾隆五十九年刻成。原立于国子监六堂。1956年国子监辟为首都图书馆馆址,《石刻十三经》碑群被迁出六堂,置于国子监与孔庙之间的夹道里,后加盖屋顶,对外开放。碑石:经文碑189通,共63万余字。其中《周易》6通,《尚书》8通,《诗经》13通,《周礼》15通,《仪礼》17通,《礼记》28通,《春秋左氏传》60通,《春秋公羊传》12通,《春秋谷粱传》11通,《论语》5通,《孝经》1通,《尔雅》3通,《孟子》10通。碑制均为圆首方座,高 305厘米,宽106厘米,厚31.5厘米,额篆书:《乾隆御定石经之碑》。碑文楷书,两面刻,每面分6截写。乾隆《刊石经谕旨碑》1座,形制同经文碑。乾隆《石刻蒋衡书十三经碑序》碑2通,满、汉文各1通,额篆书《乾隆御制石刻蒋衡书十三经于辟雍序》,首题《石刻蒋衡书十三经于辟雍序》。乾隆帝爱新觉罗 •弘历书。相关碑刻:乾隆帝《说经文碑》16通,高405厘米,宽136厘米,厚45厘米,方首方座,额篆书:《乾隆御制说经之文》。石刻《蒋衡写经图》,高110厘米,宽41厘米,线刻人物画,标题为冯敏昌隶书《蒋湘帆先生写经图》,图后有蒋衡行书七绝2首,署名“拙老人”。


    “十三经”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十三经”,中国传统文化的十三部经典。曰《周易》,曰《尚书》,曰《诗经》,曰《周礼》,曰《仪礼》,曰《礼记》,曰《春秋左传》,曰《春秋公羊传》,曰《春秋谷粱传》,曰《孝经》,曰《尔雅》,曰《论语》,曰《孟子》。


    孔子以前,因为存储和传播手段的问题,虞、夏、商、周诸代的文书,完整保存和流传下来的很少,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殷墟甲骨文和金文大量发掘出来的时候,李济曾感慨地说过一句话:“这些东西,孔圣人都没有看到过!(大意如此)”由殷墟的发掘,证明了《史记》中关于三代的很多记载,并非妄言和传说,殷商的历史才成为信史,但殷商之前的历史,仍需考古的发掘来进一步证明和确认。


    所以,孔子在自己的年代,根据自己能掌握的材料,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对先周的书籍进行编辑和修订,形成了《诗》、《书》、《礼》、《易》、《春秋》;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以此五经教授弟子。


    唐时,将注释《春秋》的三家,即《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都列为“经”,将《礼》分为《周礼》、《仪礼》和《礼记》,由此,“五经”变为“九经”;唐文宗开成年间,为加强对太学生的教育,在“九经”的基础上,增加《论语》、《孝经》、《尔雅》,成“十二经”,并刻石立于太学,这就是著名的“开成石经”,现存于“西安碑林”,为国家重点文物。


    南宋时,将《孟子》也列为“经”,至此,“十三经”之体完备。

 

蒋衡像

 


    蒋衡书写“十三经”


    清朝康乾年间,江苏金坛有个叫蒋衡的书生,工于书法,但举业却屡试不中,遂无意于科考,而专研书法,醉心游历,后,曾入川陕总督年羹尧幕府做事,期间,蒋衡偶游西安碑林,看到了“开成石刻十二经”,但他感觉“开成石经”一来不完备,二来书写杂乱不齐,且失于校核,就立志要书写一部“十三经”。


    从雍正四年(1726)至乾隆二年(1737),蒋衡焚膏继晷,历时12年,写成了近63万字的“十三经”。后被一江南富商重金购得,并精心装裱成册,乾隆五年(1740),江南河道总督高斌,将此经奉献给乾隆皇帝,翌年,旨授蒋衡为国子监学正。


    乾隆五十六年(1791),特旨钦命和坤、王杰为总裁,董浩、刘塘、金简、彭元瑞为副总裁,并派金士松等八人随同校勘,将蒋衡手书十三经“刊之石版,列于太学”,定名为“乾隆石经”,经文全部石刻189块,加“谕旨告成表文”碑1块,共190块,规模宏大,楷法工整,雄强茂美,其精确、完美,都优于唐朝的开成石经。


    “乾隆石经”刻成后,立于国子监东西六堂,后于1956年,迁于孔庙与国子监的夹道内,一直到今天。

 

责任编辑:ZK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