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焦点专题 > 群星璀灿 道统永续:孔庙人文盛景巡礼

孔庙大成殿奉祀:十哲与十二哲
来源:本网 | 2011-10-20
打印 复制 点击量:28278

 

曲阜孔庙大成殿12哲

 

安溪文庙大成殿12哲

 

    三种界定的“十哲”


    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十哲”是指孔门七十二弟子中的代表人物。在春秋时期,一是指随孔子周游于陈、蔡中的主要弟子;二是指孔门“四科”中的代表人物。这两项合在一起,就是孔子最初锁定的十哲(十哲或十二哲的人物生平事迹在后面“孔门七十二弟子”中叙述)。用孔子的话来说:“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回)、闵子骞(损)、冉怕牛(耕)、仲弓(冉雍)。言语:宰我(予)、子贡(端木赐)。政事:冉有、季路(仲由、子路)。文学:子游(言偃)、子夏(卜商)(《论语·先进》”。以上就是春秋时代,孔子界定的十哲。


    到了唐代,“十哲”又有了新的变更。唐开元八年(72O年),所定十哲为闵损、冉雍、端木赐、仲由、卜商(字子夏)、冉耕、宰予、冉求、言偃(字子游)、曾参(子舆)。由以上可以看出,春秋时的“十哲”与唐代的“十哲”不同。三国魏至唐代,颜渊已升为配享,故不在十哲之列。春秋时曾参不在十哲之列,在唐代却被列入十哲,正好补了颜回之缺。


    由于颜回进入“四配”,故唐代所定“十哲”逐风行于后世。可是唐代所定“十哲”中的曾参,南宋时也进人“四配”行列,故十哲又出现了空缺。到了南宋成淳三年(1267年),孔门弟子颛孙师(字子长)升为十哲,从而填补了这一空缺。所以南宋至清乾隆二年(1737年),十哲是闵损、冉雍、端木赐、仲由、卜商、冉耕、宰予、冉求、言偃和颛孙师。这是十哲的最后定位,也是被后世所公认的十哲。


    “十二哲”的由来


    “十二哲”是在唐代至清乾隆二年(1737年),所定十哲(如上述)的框架下,于乾隆三年(1738年)再增加孔门弟子有若(字子有)和宋儒朱熹而构成的。


    十二哲的由来: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宋理宗仔细研读南宋大儒朱熹的《四书集注》(为《论语》、《中庸》、《大学》、《孟子》作的注解)后,感到振奋,认为朱熹发挥了圣贤的底蕴,确立了儒学的精华,对于治理国家是一贴良药,自己要以圣贤为榜样,努力学习“四书”,并下诏令,追赠朱熹太师官衔,追封信国公。理宗还制订了《道统十三赞》,亲书朱熹(白鹿洞学规》,并诏令将朱熹的牌位供奉于孔庙,让他和孔子同享后人的祭祀。清乾隆三年(1738年)朱熹同孔子的学生有若(字子有,亦称有子)一同升为十二哲,在孔庙大成殿从祀孔子。


    “十二哲”


    孔庙大成殿内所奉祀的十二哲是:东侧北起为闵损(子骞)、冉雍(仲弓)、端木赐(子贡)、仲由(子路)、卜商(子夏)、有若(有子若),西侧北起为冉耕(伯牛)、宰予(子我)、冉求(子有)、言偃(子游)、颛孙师(子张)、朱熹。十二哲其等级较四配为低,哲,即贤哲的意思。唐开元八年(720年),唐玄宗李隆基命国学祭祀孔子,定十哲配享。后来,宋、清等朝代几经更添,直到清乾隆年间才固定下来为十二位。


    闵损 字子骞,在孔子弟子中,以德行和颜渊并称。闵损为人特孝,他兄弟二人曾受后母虐待,父亲知道后,要赶走后妻,闵损却为其说情:“母在一子单,母去四子寒。”父始留其母,后母被其感悟后,待闵损兄弟亦如亲生之二子。故孔子称赞他:“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兄弟之言。”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诏为“十哲”之一,配祀于孔庙。乾隆年间定为“十二哲”之一。


    冉雍 字仲弓,出身微贱,却品学兼优,器识开阔,以会学著称,多次受到孔子的称赞。孔子说:“雍也,可使南面。”又说“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言其父虽身贱而行恶,却不能掩遮其子之德,自当见用于世。冉雍为季氏宰,问政孔子,孔子说:“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仲弓即欲知贤才而举之。荀子于《非十二子》、《儒效》等篇,言及仲尼、仲弓为“大儒”,为“圣人”。唐开元八年(720年),诏为 “十哲”之一。清乾隆年间定为“十二哲”之一。


    端木赐 字子贡,家境富有,青年时即以经商著称。后拜孔子为师,但经常离开孔子去从事政治活动和经营商业。后死于齐国。端木赐性敏达,利口巧辞,博闻强识。孔子对他的评价是“辩人也,丘弗如也”,为孔门四科中的言语科的佼佼者。对于孔子的思想学说,子贡极力追求。他说:“夫子之文章可得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自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事亦欲无加诸人”,追求“博识于民而能济众”之仁德。子贡问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必 “事其大夫之者,友其士 之仁者。”又问:“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对外交谈判特别感兴趣,以“使于两国之间”为志向,《左传》中记载了他在鲁哀公时期,多次代表孔子或鲁国“之楚”、“之吴”“之齐”从事外交活动取得成功的事例。在经商活动中也大获成功,以致于“家累千金”、“富比陶朱”。他积极宣传孔子及其学说,在传播孔子思想的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他和孔子的师生之谊超过了一般门人,孔子死后,弟子均守墓三年而去,他则在孔子墓旁建草庐,复守墓三年。清乾隆年间被定为十二哲之一。子贡还被看作是历史上第一个儒商。


    仲由 字子路,出身微贱,家境贫寒,性格粗野,尚勇力,善政事。曾以勇凌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之,后即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孔子说他:“千乘之国,可使其赋也,不知其仁也。”又说“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特别肯定了子路明决果断之才。仲由性格果敢直爽,敢于当面提出对老师孔子的意见,可称得上是豁达卤莽,为人勇武。仲由随孔子周游列国,在卫国任蒲邑大夫,其政绩受到“孔子三称其善”。他信守诺言,忠于职守,见义勇为,闻过则喜,特别是具有亲亲尽孝,扶弱济贫的思想行动,深得孔子的肯定。仲由政治思想坚定明确,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后来他参与卫国废立之乱,战击断缨,自言: “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唐朝被追封为“卫侯”宋朝改封为“河内侯”,后又追封为“卫公”。清乾隆年间定为“十二哲”之一。


   卜商 字子夏,家境贫寒,从孔子学后,曾为莒父(今山东高密东南)宰。他熟悉古代文献,为孔子四科十哲文学科高足。卜商以博学著称,他长于《诗》,深于《书》,明于《易》,着于《礼》。曾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君子学以致其道”。孔子说他:“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无欲速,欲速则不达,见小得则大事不成。”孔子死后,曾去卫国,为卫灵公做事,后又到魏国西河(今陕西合阳一带)讲学,影响很大。相传有三百多人出自他的门下。魏文侯亲自向他问政,待以师礼。他为人勇武,性格爽朗,不但有武士之勇,而且有宰相之才。极好与比自己贤能的人结交,并擅长于主持礼节仪式。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魏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增谥为“东阿公”(一作“河东公”),后又改谥为“魏公”。清乾隆年间定为“十二哲”之一。


    有若 春秋末期鲁国人,他对孔子的思想学说理解较深,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因不失其,亦可宗也”等主张。《论语》中,所有记事记言,只有孔子弟子曾参和有若被尊为“子”。可见,有若曾受到特别的尊重。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于孔庙。清乾隆年间由“先贤”行列,升入“十二哲”之一。


    冉耕 春秋后期鲁国人,在孔子弟子中,以德行颜回、闵子骞、仲弓并列。唐开元八年(720年),诏为“十哲”之一,从祀于孔庙。清乾隆年间定为“十二哲”之一。


    宰予 春秋后期鲁国人,以善长言语而著称。列为孔门四科十哲言语科之一。他常被孔子派遣出使各国,如“使于齐”、“使于楚”。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被追封为“齐侯”。宋大中年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为“临菑公”,后又改封“齐公”。清乾隆年间定为“十二哲”之一。


    冉求 春秋后期鲁国人,多才多艺,以政事著名。孔子曰“政事:冉有、季路”。被列为孔门四科十哲政事之一。他还善于理财,孔子曾称赞他:“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他被追封为“余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 年),追封为“彭城公”,后又改为“余公”。清乾隆年间被定为‘十二哲“之一。


    言偃 字子游,春秋末期吴人(一说鲁人)。言偃以文学著称,与卜商同列文学科。孔门习礼者,以子游最着。唐开元八年(720年),诏为“十哲”之一,从祀于孔庙。清乾隆年间定为“十二哲”之一。


    颛孙师 字子张,春秋末期陈国阳城(今河南登封境内)人。他出身微贱,曾犯有罪行,学于孔子门下后,成为闻名天下之士,并收徒授经,定居于陈国。他性格偏激,交友广泛,不拘小节,勇武过人。他尊崇孔子,敏学好问,力求博古通今,闻达于世。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陈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封为“宛丘侯”,尊为“陈公”。清乾隆年间定为“十二哲”之一。


    朱熹 是儒学的重建者,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对儒家学说融会贯通,会众说而折其中。主张用天命之主宰气质之性,存天理,灭人欲。注重“持敬”的涵养功夫,居敬穷理,以“仁”为修养的最高境界。影响了其后学术思想的发展达六七百年之久,在明清两代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死后,谥号“文公”。南宋淳佑元年(1241年)从祀于孔庙。清升为“十二哲”之一。在“十二哲”中,只有朱熹一人不是孔子弟子,可谓殊荣之至。

 

责任编辑:ZK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