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资讯中心 > 最新资讯

“深大国学研究的开创者”
来源:深圳新闻网-深圳商报 | 2014-10-28
打印 复制 点击量:5485

 

著名哲学家汤一介先生。(资料图片)

 

 

座谈会上,专家学者们追思和研讨汤一介的学术思想和生平。

 

 

  深圳商报记者 魏沛娜/文 韩墨/图

 

  昨日下午,为深切缅怀著名学者汤一介的学术成就与治学品格,表达悼念之情,“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同仁追念汤一介先生座谈会”在深圳大学文学院会 议室举行,回忆了这位深圳大学国学研究开创者在深圳的经历和贡献。随后,还举行了深圳大学文学院2014年“汤一介人文奖学金”颁奖仪式,以此激励学子见 贤思齐,求学向上。

 

  深大国学研究的开创者

 

  座谈会上,作为汤一介的入室弟子,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所长景海峰主要回顾了汤一介与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的特殊渊源。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汤一 介即与夫人乐黛云来到深大创办了两大研究机构—国学研究所和比较文学研究所。因此,汤一介可谓是深圳大学国学研究的开创者和哲学学科的奠基人。

 

  景海峰表示,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创办于1984年9月,当时聘请汤一介担任所长,并从国内的几所重点大学调入数名研究人员。可以说,早期的规划 设想都是由汤一介一力承当负责的。“汤先生从1984年9月开始,一直到80年代末,这几年间差不多是每年有一半的时间,或是两三个月,都是在深圳度过 的。在深圳期间,他对国学所的工作可说是事无巨细,全力推动。”

 

  景海峰介绍,在汤一介的带领下,深大国学所在成立后的几年间,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情:第一,创办了大型国际性学术集刊《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 先后出版4辑,发文百余篇,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过广泛影响;第二,搜求古旧书刊,购进包括《磧砂藏》等在内的一批珍本特藏,建起了一个小型的文史资料馆; 第三,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协调会议,集中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中心城市的知名学者共商大计、制定规划,对发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国内 的“文化大讨论”起了重要的作用;第四,是和国家教委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了两届国际“中国学”研讨班,为全国几十所高校培训了一百多名从事比较文 化和汉学研究的青年教师;第五,是和海外学术界建立起了广泛的联系,特别是和香港的几所大学之相关机构在项目合作、资料互换等方面保持着实质性的交往;第 六,是和北京大学合作,为深圳大学定向培养了数名中国哲学专业的研究生;第七,在古籍整理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参与了广东高校“岭南丛书”大型文献出 版项目,并在古籍整理的电子化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第八,参与了中文系的初创和学科建设工作,为中文专业的学生开设了系列的国学方面的课程。“如果没 有汤先生的关怀,这些工作都不可能做的。”景海峰说。

 

  筹备“汤一介儒学讲座”

 

  尽管汤一介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离开深圳,事实上此后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与他仍然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比如在2004年启动哲学学科建设,举 办东方人文论坛,并且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有几位老师均参加了《儒藏》的编撰工作。“近些年来,国学研究所在重新整合了深圳大学现有的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 术力量之后,积极地开展国学方面的研究活动,并且承担了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的试点工作。还聘请汤一介、庞朴、杜维明、李泽厚等先生为学术顾问,并先后邀请 了陈鼓应、张立文、张岂之、汝信、陈来等著名学者做客座访问。这些其实都有赖于汤老师最初为国学研究所打下的基础。”景海峰说。

 

  尤要一提的是,当汤一介于今年9月9日晚在京逝世后,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近期筹划了几方面事项。“第一,举行悼念活动,并且收录汤一介遗作的深 圳大学国学研究所成立30周年纪念文集《燃薪集》将于明年出版;第二,设立‘汤一介人文奖学金’;第三,在深圳大学筹备‘汤一介儒学讲座’,计划首先邀请 汤先生的同辈学者来深开讲,比如下个月将邀请韦政通先生担任第一届‘汤一介儒学讲座’学者。”景海峰说。

 

  在景海峰看来,可以用三句话对汤一介进行学术定位。“第一,汤先生是大变革时代思想转型的探索者;第二,汤先生是新时期中华文化复兴的领路人; 第三,汤先生是具有现代意识的君子儒。”他认为,汤一介投入精力最多、花费时间最长,也最有影响的两件工作:一是创办中国文化书院,领导了这间将在20世 纪的中国学术史上留下重要印记的民办学术机构;二是发起《儒藏》的编纂,主持了这样一项新世纪巨大的学术工程。“这两件事情可以视为汤先生的志业。”景海峰说。

 

责任编辑:张沛云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