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资讯中心 > 最新资讯

日本名匠复活孔子教材 捐赠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来源:本网 | 2014-10-29
打印 复制 点击量:5385

  2014年10月26日,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日本客人,他是74岁的日本现代名匠针生青司先生,携带着自己亲手打造的宥座之器,来到北京捐赠给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图1:捐赠图

左起:日本现代名匠针生青司先生、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吴志友馆长

 

图2:捐赠图

左起:日本现代名匠针生青司先生、中国孔子基金会李智理事、日本足利孔庙孔佩群女士

 

  何谓“宥座之器”

 

  “宥座之器”又名欹器,反映了儒家学说的“满招损、谦受益”的思想。孔子当时为了向弟子们解说这种美德,就是拿“宥座之器”当做教材。群马县馆林市的现代名匠针生清司先生,出于对孔子的尊敬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花了13年的心血,纯手工制作,历经数百次失败,终于成功复活了“宥座之器”。“虚则欹(没水时是倾斜),中则正(水刚好时是正直),满则覆(水过多就全倒出)”的“宥座之器”手工制作成功。

 

 

图3宥座之器大图

 

  今年74岁的针生先生,在56多年来的板金职人的生涯中,25岁时邂逅了孔子的“宥座之器”。当时,他对孔子的《论语》并不了解。后来,快到50岁的时候,开始对中庸思想产生共鸣,并且对“宥座之器”的物理结构产生兴趣。针生先生笑着说:“我的人生已经疯了”。

 

  从此以后,他就一头扎进去,专心一意地刻苦钻研孔子的“宥座之器”。他四处奔跑,调查研究有关资料,发现日本里所有的“宥座之器”,仅仅是一个摆饰品而没有活用功能。为了深入一步作研究,2004年4月,他前往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市的孔子博物馆自费调查。但遗憾的是,孔子博物馆的“宥座之器”也只有壁画和版画,无法作为教材使用的。为了制作出有功能的“宥座之器”,针生先生在当地收集很多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回来日本后,反复试验,倾注了13年的心血,尝试到数百次的失败后,终于在1992年成功。

 

  十年间捐赠200多个  日本各大孔庙均摆放学习

 

  针生先生说:“中庸的精神,对当今的社会是必不可少的,能提高中庸的教学效果,希望大家使用‘宥座之器’”!针生先生把自己研究成功的“宥座之器”捐给全国200多个地方,包括各地孔庙和有论语普及的学校。

 

  在普及论语教育的足利学校,每次论语讲座班里,都有中庸的解说,讲师们用针生先生捐赠的“宥座之器”实验给学生们看,引导学生懂得“满招损、谦受益”的思想教育。

 

  2012年4月中,针生先生又手工制作一个大型的、和孔子2米的身高一样的“宥座之器”给足利学校。5月黄金周,足利学校的前桥勋所长热心积极地为每个游客解说“宥座之器”,并引导游客如何体验。在前桥勋所长的解说之下,客人们排队愉快的轮流体验“宥座之器”。74岁的针生清司先生看着游客们的兴致勃勃,心里乐乐的。

 

图4 赠送给日本行田市教育文化中心

 

  安置在孔子故里 象征中日友好

 

  2009年11月9日,针生先生随同日本群馬縣孔子文化代表团向中国孔子基金会捐赠 “宥座之器”,针生先生手工制作的2米高的“宥座之器”在孔子故里曲阜孔子研究院举行了隆重的捐赠揭幕仪式。中国孔子基金会会长韩喜凯为之题名,日本原首相福田康夫发函致贺说:“‘宥座之器’是中国的产生的人生哲理,日本的名工精心制作并把她返赠回给中国。这样的交流是中日两国对历史的互相尊敬得出的结果,也是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一个良好未来”。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日本民间工艺的有机结合,也是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一个友好象征。

 

  “宥座之器”安置于孔子故里的孔子研究院,供人們参观、学习,对于修身养性,启迪人生智慧,一定会发生积极的作用。如果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存有一个“欹器”,时时内省自己,就会身心和谐、人人和谐、社会和谐。

 

 

责任编辑:张沛云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