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以来,每年9月28日曲阜都会对先师孔子进行祭祀,但考虑到祭祀习俗普通百姓难以参加这一祭典。活动开展20多年来,有幸参与其中的普通百姓不足千人。”曲阜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岳耀芳说,现在祭孔大典终于向普通市民开放了,在为期一个月的儒学节期间,每天都有2000多人参与了祭孔大典,累计占到了曲阜总人口的六分之一。
从隔着电视看到现场参与,这种变化对曲阜人到底意味着什么?鲁城街道仓巷社区居民高新梅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电视上看只是闻到了香味,到现场才算是亲口品尝。”高新梅说。参与祭孔,是她嫁给孔家人20多年一直没能完成的愿望,如今心事已了,却又让她平添出一份传播儒家文化的使命感。
“让每个曲阜人找到归属感和传承文化的使命感是举办此次活动的初衷,也是让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基础。”曲阜市委书记李长胜表示,为达到这一目的,他们坚持以“百姓设计、百姓组织、百姓参与、百姓评判”为原则,设计了百姓朝圣祭孔、论语进万家、师生节等活动,突出百姓主体地位,激发整个城市的使命感。
小木屋里的诚信测试
青砖红木,吊顶屋檐,古色古香的小木屋里摆放着各色旅游纪念品和生活用品。11月21日,记者在位于孔府东门的“诚信小木屋”看到,所有商品都采用明码标价、诚信付款的销售方式。作为儒学节的重要创意之一,一场诚信测试正在进行。
“原来只听说有人在学校、企业内部试行过这种无人监管的销售,但毕竟客户群既定,相对比较了解,不大容易出问题。像这样把自助店铺摆到街边上的还真没听说过,谁这么有胆?”来自广西南宁的游客张雷一边把10元钱丢进收费箱,一边乐呵呵地说,商品价格很实惠,减少了他们在景区购物担心被讹的顾虑。
平价和方便的选购方式不仅赢得了游客的赞许,很多市民也开始在小木屋采购商品。但采访中不少市民担心会有顾客不付款或不足额付款,影响正常运营。对于这些担心,曲阜市文明办副主任吴继芳用一周的店铺运营数据打消了他们的顾虑。小木屋目前运营情况良好,每日营业额与商品价值相差无几,甚至还在开门营业后的第三天出现了“神奇”结余。
“今天,我就是要为不诚信的人买单。”一位名叫王世超的外地游客在购买了164元的商品后往收费箱中投了200元,拿他的话说,这样的店出现在曲阜,就是在传递一种诚信自觉,让游客感受到了这座文化名城宽广的气度。
“曲阜作为儒家文化的发祥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理应具备孝顺、诚信、勤俭等品质,所以,我们在设计儒学节活动时,尽可能强调参与性,寓于生活、潜移默化地将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出去。”吴继芳表示,针对新型社区邻居关系淡薄的现状推出的邻里一家亲活动,根据师生关系过于社会化问题设计的首届师生节,为强化文化应用开展的儒学下乡活动,都是在减少活动属性的前提下所作的生活化教育尝试。
一句《论语》化解干戈
今年9月,小雪街道武家村村民张振(化名)家的核桃树枝长进了邻居孔猛(化名)家里,把孔猛家的瓦弄碎了好几片。孔猛上门说了几次,见张振没放在心上,一气之下把树枝砍了,两家随之发生争吵。
火气越吵越大,两家人相约来到村里“和为贵”调解室找人讨说法。有意思的是,调解员还没到,两家人已经和解了,这要归功于墙上的“和为贵”、“平是福”、“德不孤,必有邻”标语。张振在看到《论语》中的句子才想起老母亲突发脑血栓时,是邻居孔猛及时把她送到医院,对于自己的做法非常羞愧,主动给邻居赔礼道歉。
文化的力量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展现。儒学节期间,曲阜强化了各镇街“和为贵”调解室的建设,进一步将“礼之用、和为贵”、“无讼是求”等思想渗透进基层矛盾的化解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基层农村是矛盾集中爆发的重点区域,主要有矛盾缘起小、计划速度快、多发于政策误读等特点,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选择用‘和’字绕开不容易被接受的法规调解形式,全力诉诸文化的感召力。”曲阜市政法委副书记王龙介绍说,办法实施以来,曲阜村级信访量较往年同期下降了30%。
“让儒学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此次儒学节推出的系列活动只是一次集中实践。”李长胜表示,百姓儒学节虽然结束了,但曲阜将继续创新办法,探索用优秀传统文化作当代价值观的路径,让每个曲阜人都成为道德的楷模,和建设“彬彬有礼道德城市”、“东方圣城 首善之区”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