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科举考试是青年求取功名的唯一途径。举行考试的地点叫做贡院。在我国北方现存的贡院十分罕见。北京贡院如今只能从地名辨认,而距离北京不远的定州贡院则保存完整。
北京贡院:城市夹缝中只剩沧桑回忆
在车水马龙的东长安街北侧,中国社会科学院大楼矗立在寒风中。顺着社科院和长安大戏院之间的小街往北走,周围的胡同分别叫贡院东街、贡院西街以及贡院头条、二条、三条,这里过去就是“贡院”。
北京的贡院是顺天府乡试的考场。乡试三年一次,考试是在秋八月,故叫“秋闱”,从初九日到十七日。乡试的考生是由童生经县、府、院三试及格成为“秀才”;秀才应乡试,及格者为举人;全国的举人在第二年春天集中到北京会试。
北京的贡院始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由于当时正在修建紫禁城和北京的城墙,财力物力不足,所以贡院只用简单的木板、苇席等物搭建,都是低矮的“号舍”考棚,共约9000间。考生就是在又矮又窄的小木板房里,点燃蜡烛,搜肠刮肚,苦思冥想,做八股文章。因每人一盆火以取暖,所以贡院里处处是着火的隐患。尽管在通道上设置有很多救火用的大水缸,但等于虚设,贡院里着火的事件屡屡发生,多次烧死烧伤考生,烧毁考卷。最严重的一次是明英宗天顺七年(1463年)的一次“春闱”失火。因考生都被锁在考棚内考试(怕内外串联作弊,故此称为“锁院”),结果烧死100多举人。后都埋葬在朝阳门外,人们称之为“天下英才冢”。直到万历年间,由大学士张居正提议,贡院才改成以砖瓦结构为主的房间。
如今,这里是北京房地产业的黄金区域,地价高到令人瞠目的地步。北京著名的豪宅“贡院六号”就建在贡院三条。现在胡同里到处是破败的矮房和小棚子,与周围的高大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
定州贡院:影壁题名感受古代“高考”
距离北京不远的河北省定州,有一处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考场。历史资料记载,定州隶属于真定府。真定府前后管辖曲阳、新乐、无极、深泽等几个县。每逢岁科文武两考,居住定州区域的考生都要汇集到真定府应试。清乾隆三年(1738年),定州州牧王大年约乡绅数十人,创修定州贡院。贡院就是清代进行岁试、科试及秀才、贡生考试的场所。定州贡院,是我国北方目前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封建社会选拔秀才和贡生的考场。
到达定州,一路上打听,很多当地人竟然不知道定州贡院在哪里。几经周折,终于在定州中学东边找到了定州贡院。定州贡院正在维修中。进入维修的工地便能够感受到这里肃静的气氛。
贡院建筑群为坐北朝南中轴式布局,最南一块高2丈、长6丈的气势雄伟的影壁,是当年揭榜之处。正是在这块巨大的影壁前,无数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或仰天长笑或扼腕长叹,他们在这里决定了日后的人生命运。
绕过影壁穿过三开间大门,有两棵枝干虬劲的古槐,传说这是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定州亲手所植。古槐后面的魁阁号舍是贡院的主体建筑。它面阔七间,进深九间,是考试的正式场所,可容纳上百人。
号舍里大柱林立,正午的阳光透过窗棂直射到地面上,整个号舍显得格外宁静。300年前,上百举子为了自己的前途命运,在这里奋笔疾书。此时,历史和我们只有一窗之隔。
魁阁号舍之后的大堂为考官办公的地方,建筑构件精雕细琢。后楼又称“揽胜楼”,登临其上,俯瞰贡院全景,更能体味出学子们金榜题名时“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喜悦心情。
在定州贡院后院里,横七竖八地躺着不少石碑。仔细看上面的碑文,这都是高中的举子所立,有的碑上还特别装饰有花纹。河北定州贡院维修工程正在进行,中国国家文物局将在这个中国北方现存唯一的“秀才考场”修建“科举博物馆”。
去定州贡院,在定州火车站乘1路公共汽车到定州中学下车,北行100米即到。在京深高速公路定州出口西行2公里也可到达。
责任编辑:歡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