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汝伦雕像
桐城城不大,但名气大。知道桐城是因为绵延清代文坛二百余年的桐城派,是因为读了方苞、刘大魁、姚鼐们那独树一帜、开一代风气的桐城文章。
尤其是受《四库全书》编修程晋芳、周永年推崇桐城文章的影响极深,至今,程周二人的感叹仍然萦绕于耳:昔有方侍郎,今有刘先生。
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好一个天下文章出于桐城!这句感慨使我对桐城心意已久、向往已久。
对于一个出过文章泰斗、文学宗师的地方,无论什么时代都不能小觑。终于有机会来到桐城,来到文章大师们的故里,我得以沿着桐城的街巷去探访大师的踪迹,去寻觅那绵延的文脉。
桐城县的同志首推我们去参观桐城文庙,并介绍说这是全省现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的一座文庙。
文庙,又称孔庙、圣庙,全国各地均不少见,大多是州府县祭祀供奉孔子而兴建的礼制性建筑群,是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的物化。历代封建王朝尊孔崇儒,尤其是唐贞观四年诏令各州、县立孔子庙以后,全国逐渐形成庙学合一的形制。据统计,明代全国府、州、县三级文庙约1560座,清代增加到1800多座,目前保存较好的约有300 多座,分属于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桐城文庙始建于元延祐年间,扩建于明洪武初年,清代又进行了修缮。院内古树参天,寂静幽森,依次建有门楼、棂星门、泮池、泮桥、大成门、祭坛、大成殿等,正殿供奉着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孔子坐像和牌位。文庙门楼上那表现孔子生平故事、渔樵耕读、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的木雕、浮雕,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桐城学子。
桐城文庙的确促进了本地的文风昌盛,据说在明清时代,区区桐城小县竟有640人考中举人,240人考中进士,以致于出现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父子双宰相的盛况。其中,最为显赫的是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而高居相位的大学士张廷玉。走在桐城文庙的青砖小路上,我在仔细寻觅先贤们留下的脚印,似乎想从他们的足迹中去探询成功的真谛。
出了文庙,我执意要参观桐城中学。因为在20世纪80年代初,一个桐城中学一年考上的本科生要超过整个阜阳,从这里走出的大学本科生占到全省的1/16。这座百年名校的前身是建于1902年的桐城大学堂,她的创始人系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吴汝伦。吴公是桐城派最后一位大师、曾国番门下四弟子之一,晚清最负盛名的大儒,曾为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作序。
他两度辞官从教,其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曾亲自为他创办的桐城大学堂撰书一联:后百十年人才奋兴胚胎于此,合东西国学问精粹陶冶而成,并书匾额勉成国器。
在桐城中学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的校园里,我驻足观赏姚鼐手植的银杏,凝眸吴汝伦所栽的紫藤,它们虽然显得苍老、古朴,但却生机盎然。
桐城中学的钟楼前有一个对联的上联:桐中敲铜钟,童男童女同上学。虽说至今没有人能对出下联,但桐中的钟声依然在久远的回响,桐城的童男童女们不断地从桐中走向世界、创造辉煌。这口铜钟已经敲了一百多年,但桐城人的好学更加历史悠久,桐城的文脉更是源远流长。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古文化之名源于宋、崛起于明、鼎盛于清。宋代有被称为宋画第一的著名画家李公麟,明代有著名政治家左光斗、百科全书式大学者方以智、诗人钱澄之,清代更是有大名鼎鼎的桐城派和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
历代桐城人都把穷不丢书,富不丢猪作为金科玉律,可见桐城文章甲天下绝非偶然。据说,方苞少时父亲就教他章句和指画,五岁就能背诵五经。
我站在铜钟前凝视良久,默默地祈祷普天下所有的童男童女都能一同上学。离开桐城中学,我们又来到著名的六尺巷。这是一条长约180米、宽2米的巷道,位于桐城的西南一隅。
史料记载:清代文学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桐城老家的宅旁有一块空地,与吴家为邻。均为高官望族的两家人因建房子争地皮发生争吵,张家写书信到京城求助,张英接到家书后提笔写下四句诗寄回,诗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后撤让三尺,吴家感其义,也退让三尺,六尺巷因此得名。
现在的六尺巷已经成为一个景点,巷口一座宏大的牌坊上面镌刻懿德流芳四个镏金大字。我从巷口走到巷尾,尽情地体味着什么叫宽容、谦让和大度,什么叫文化、品位和崇高。
我想,这条六尺巷启示我们,创建和谐社会需要有文化作为底蕴。桐城文人群星灿烂、天下文章出于桐城、桐城文章风靡华夏,这是一个文学奇观,也是一个历史奇观。文庙、桐中、六尺巷、桐城派,是桐城的骄傲,桐城是安徽的骄傲。桐城文脉把这片山水滋润得人杰地灵,桐城文章使国人不敢小视皖军。
正因为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脉,桐城当代走出了2000多名博士、1000多名作家。据统计,今日的桐城平均每10户出一名本科生,每50户出一名硕士生,每100户出一名博士生,每1000户出一名留学生。后百十年人才奋兴,吴汝伦先生的期盼已成为现实。我们期待着桐城的文脉世代相延、光照千秋。
责任编辑:Z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