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首页推荐栏目 > 文化杂谈

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中国教育报 | 2011-11-23
打印 复制 点击量:3923

 

    发挥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体现了我们党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准确判断和对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是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纲领性文件。


  一、教育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负有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现代教育体系不仅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基础、培养文化人才的重要摇篮,也是传承创新文化的重要基地,还是支持文化科技创新、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本身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环节,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和重要标志。我们必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努力发挥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教育与文化紧密结合,为将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文化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全面落实《决定》对教育系统提出的重点要求和任务部署。


  第一,扎实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各项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学校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课堂,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营造全民族良好的道德风尚打好基础。


  第二,充分发挥高校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优势作用。高校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力量,也是传承创新文化的重要载体。要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大力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力量的整合。


  第三,积极主动地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障。必须把培养各级各类文化人才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鼓励和推动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适应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培养急需文化人才和高层次文化人才后备力量;积极拓展文化人才开发渠道,为社会文化人才和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各类文化人才、文化活动积极分子提供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


  第四,多方位为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服务。各级各类学校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动员广大师生在全民阅读、全民健身、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在大中小学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推动高等学校参与文化领域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参与文化走出去工程,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多作贡献。


  三、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员工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文化自觉。


  学校应在教育全过程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和精神,坚持文化育人、以文化人。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职业技能、创新意识,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品位的文化涵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感染学生,引导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马涛

 

  教育肩负传承创新引领文化历史使命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时代赋予教育传承、创新、引领文化的历史使命,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第一,以公民教育传承主流文化。文化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精神生产,是最需要教育传承的领域。教育是为人之学,而文化则是教育的核心灵魂。教育的重要职责在于保留、传承、弘扬优秀文化,通过文化育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成为社会的合格公民。


  教育的文化传承,重在对青少年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主要体现在育人的活动中,尤其体现在对青少年一代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上。我国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社会主流文化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未来。


  教育的文化传承,重在对青少年学生社会性的启蒙。教育不仅在于学业育人,还要在文化上育人,更要在人格上育人。我国教育注重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着力培养有理性、有能力、有责任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从而实现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


  第二,以人才培养创新先进文化。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教育创新的领域。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体现,人才是文化发展的源头活水,人才队伍建设决定了文化事业的前途和命运。


  教育的文化创新,重在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是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教育担负着为文化事业输送各类人才的重要使命,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对振兴文化产业举足轻重。一是开展“道技”结合,培养多层次、多类型的高素质人才;二是推动“技学”结合,培养适应能力强、发展潜力持久的艺术人才;三是加强会策划、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教育的文化创新,重在对基层实用人才的培养。基层实用人才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力量。要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扎根基层,长期服务群众;通过社会培训机构开展有针对性的人才培训,充分开发民间文化人才;从实践中锻炼培养人才,重视发现和扶持从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各类文化人才。


  第三,以素质教育引领社会文化。文化是大众的共同精神享受,是最需要教育引领的领域。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需要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出小众、走向大众,以学校文化引领社会文化,在净化社会精神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


  教育的文化引领,重在对高素质文化人才的培养。教育对文化的能动作用表现在,不仅能够传承优秀文化,更要能够引领文化发展。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使其成为引领社会文化的中坚力量,成为引领社会思潮和文明进程的强劲动力。


  教育的文化引领,重在对先进文化的倡导。教育要自觉担负起对外来文化的鉴别、选择、消化、创新的责任,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曾天山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学生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切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战略性意义。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核心任务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进一步取得实效,以下三方面问题需要特别关注:


  一是要注重理论的基础地位。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在于理论的认同。只有用科学理论武装,才能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对于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大学生只有坚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才能在灵魂深处坚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才能坚信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制度,并坚定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性,既可以历史地论证,也可以结合现实来说明,更应该在比较中辨别,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领会真理的魅力,从而树立崇高理想。


  二是要注重改革开放之路艰辛探索的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应与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和国防教育有机结合。其中,关键是要把改革开放的教育落到实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辉煌成就,同时社会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看待改革开放的成就和问题,有些学生简单地认为,出现问题是领导责任或制度问题。实际上,通过进行历史和横向的比较,就能深刻地认识到,改革开放这一强国之路是来之不易的。改革之路充满艰辛,无数次激烈的思想论争、反反复复的试验探索、众多矛盾的化解,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同时,不同时代都会有不同的课题和困难,今天面临的问题是在发展中难以完全避免的,需要在发展中加以解决。即使解决了这些矛盾,也还会有新的矛盾出现,对此应该有充分的自觉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加强艰辛探索之路的教育,才能使学生更加珍惜我们的探索成果,才能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三是注重话语体系的转换。无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门学科,都有一套比较成熟的话语体系,这对于学科的发展和学术研究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面向所有专业学生的,要让不同专业学生都接受同样的专业术语肯定是有难度的。这就需要话语体系的转换,用广大学生能够接受的话语体系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重要内容。所以,讲授基本理论时应注重运用一些故事性强的历史事件、反映人物品格风范的事例、现实生活中与理论联系紧密的重大事件、民间的一些谚语和学生中的流行语等,这也是理论大众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王炳林

 

  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精神家园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全面、正确地认识祖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既有民主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既有积极、进步、革新的一面,又有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是一个精华与糟粕互见的复杂的文化混合体。因此,全面认识、正确对待中华民族古代传统文化,必须坚持批判继承的方针。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明确提出了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批判继承的正确方针,确立了吸收其精华、抛弃其糟粕的古为今用的原则,正确解决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方法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反复强调,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这种“批判继承”态度和方法,是对民族文化发展基本规律的客观反映,也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发展民族文化的经验教训的概括和总结。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弘扬和培育的统一。所谓弘扬,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逐渐形成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包括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要求,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所谓培育,就是要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纳体现社会发展方向的时代精神,赋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现代性特点,使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一个新的台阶。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前提条件,离开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是不可思议的;培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关键所在,不能及时不断地吸纳时代精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同样是不可思议的。因此,坚持弘扬与培育相结合,是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与时俱进的根本道路。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两种错误思潮。这两种思潮都是错误的。复古论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只承认其一般性、普遍性,而否定其个别性和特殊性,把传统的东西与现代的事物完全等同,这实际上是否定文化的历史和发展。虚无论则只承认中国传统文化的个别性、特殊性,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般性、普遍性,这实际上也就割断了文化的历史继承性。无论是“复古论”还是“虚无论”,都对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文化的进步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在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问题上,我们必须注意科学辨析,避免各种错误倾向的影响。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吴潜涛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发展


  文化建设和发展需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但是,自觉、自信的文化又是什么样的文化?对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自觉和自信无疑是文化自觉和自信的重要内容,但自觉和自信的对象首先应该是当代中国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一种文化只有真正强大起来了,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自觉和自信。一种文化如果不能强大起来,我们对这种文化最多只能做到自觉,不可能做到自信。当我们的文化不能自强的时候,去谈自信就是盲目的自信。只有实现了文化自强后的自信和自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信和自觉。


  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这些文化中的优秀传统和合理内容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化发展和文化建设是十分宝贵的资源和财富。今天谈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我们必须面对和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我们能够给世界贡献什么?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我们建设和发展当代的文化。


  任何文化总是和其产生的时代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不同时代的人为了完成自己时代的任务、回答自己时代的问题,便形成了自己时代的文化。当今时代,我们面临新的世情国情党情,面临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光荣使命。如何进行这一伟大实践、完成这一伟大使命,需要我们在理论上作出正确回答。这种回答就构成了当代文化的重要内容。因此,实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关键就是努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把我国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强国。


  究竟如何建设、怎样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我的基本看法是:当代的生活和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真正源泉和发展动力。时代的实践是任何思想文化的真正动力和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对我们正在进行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反映,我们必须立足时代的生活和实践,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和核心。任何一种文化都不能缺失其灵魂。在文化建设和发展问题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中国文化的发展要为人民群众服务。群众观点要解决的是我们的文化建设为了谁的问题,实践观点要解决的是我们的文化建设如何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载体。今天,我们要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充分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和概念,用老百姓所喜闻乐见和广为熟知的民族语言,把反映当今时代的生活和实践的思想内容融入到这些概念和形式中,用中国传统文化这一载体来承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内容。


  西方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质料。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需要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因此,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文明共有精神家园,需要我们以时代实践为本,以马克思主义为魂,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体,以外来文化为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文化的自觉、自信和自强。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孙熙国


  
  文化强国的核心是思想强国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文化强国的思想内涵和内在灵魂是思想强国。


  文化的基本形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指的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是广义的文化概念;第二个层次指的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这是狭义的文化概念。狭义的文化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那些借助一定载体表现出来的文化现象,如科技、教育、语言、文字、电影、戏曲等,这类文化又被称为客体文化;二是指那些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受此影响而形成的思想、道德、理想、信念等思想意识现象,这类文化被称为思想文化、观念文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文化强国中所讲的“文化”,其实就是上面所说的第二个层次的文化。这种文化既包括科学教育这些客体文化内容,也包括思想道德这些观念文化内容。忽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会造成对“文化”的曲解。


  由此来理解文化强国,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强调建设的文化强国,不仅要建设客体文化,即发展我国的科技、教育,繁荣我们的电影、戏曲等文化事业,还要建设好我们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尤其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弘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这两方面内容的有机结合才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完整内容,也只有建设好这样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才能真正完成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所要求的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历史任务。


  文化强国的核心是思想强国,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是建设思想强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不在思想上强大、观念上超前、价值上先进、道德上高尚、素质上优秀、精神上凝聚,那就很难谈得上什么文化强国。由此看来,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首先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思想强国、道德强国、精神强国,这才是文化强国的内核和灵魂。


  思想强国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就当前来讲,一要进一步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我们的“兴国之魂”。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使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二要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通过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使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和咨政育人。三要进一步提高中华民族优秀素质,通过实施素质培育工程,使全体社会公民的整体素质有一个根本的提升。四要进一步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有精神家园是维系我们民族共同生命的根本力量,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通过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形成我们这个民族共同的主流价值取向、道德规范、精神气质和情感态度。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韩振峰

 

责任编辑:ZK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