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首页推荐栏目 > 文化杂谈

傅佩荣:千万不要再误会孔子歧视女性
来源:辽沈晚报 | 2012-03-28
打印 复制 点击量:3580

    小孩长大之后,心态上没有改变,依然跟小时候一样,靠本能、靠欲望、靠冲动生活,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这就成了真正的小人了。

 

  孔子这辈子被攻击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这句话千古以来被当成他歧视女性的证据,使他成为近代女权运动者攻击的目标。人说话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描述当时的社会现象,第二种是发表个人的特定主张。孔子说这句话,我认为属于第一种,描述当时的社会现象。古代社会是“男有分,女有归”,“男主外,女主内”,女子没有公平受教育的机会。一个人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就很难开发潜能,进而无法在经济上独立;经济上不独立,人格上也很难挺立,心胸和视野都会受到很大限制,出现所谓“难养”,难以相处的情况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孔子的话虽然尖锐,确是古代的实情。今日的女性与古代的女子在教育机会、经济能力、自主意识等方面已大不相同。假如孔子生在当今这个时代,想必也会把“女子”一词删去,专就“小人”来批评吧,因为小人倒是可以不分古今的。
 

  “小人”是与“君子”相对的人。我小时候念《论语》,念到君子、小人,就有点自卑,因为我们好像就是“小人”啊。后来我才了解,“小人”还有小孩的意思,小孩长大之后,心态上没有改变,依然跟小时候一样,靠本能、靠欲望、靠冲动生活,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这就成了真正的小人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缺乏“立志”。小人与君子的区别在于有没有“志向”。所谓“君子立恒志,小人恒立志”,这个志向最主要是改造自己。孔子开创平民教育,目的也是为了培养人才减少小人,引导他们立志求学问道,从而使生命出现转机。《论语》里有很多君子和小人的对比,譬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在今日社会,“小人”绝不限于一般的小市民,因为达官显贵在面对更高的威权时,也表现出“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的态度。亲近了,就恃宠而骄,言行无礼;疏远了,又自觉被弃,却称赞自己自命清高。我自己也不例外,我在大学里教书,校长如果对我特别好,我自然就觉得好像高人一等,很得意;校长如果不理我,我就难免心生抱怨。因此,“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是人情之常的表现,很少有人可以过这一关,孔子只是一语道破相关现象的症结而已。

 

  了解这些,大概不会再责怪孔子歧视女性了。孔子三岁父亲过世,是母亲把他带大的,他有同父异母的姐姐九人,你说他歧视谁呢?孔子看重的是每一个人都有内在的价值。不论男女,只要受过教育,能够开发潜能,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不断上进,就值得肯定;如果不肯上进,就难免被孔子认为是“难养”了。

 

  儒家思想其实更注重在实际情况下配合自己的身份遵守相关的礼仪和法律,并不是真的歧视女性。孟子的父亲先过世叫“前丧”,母亲后过世叫“后丧”。孟子为母亲办丧事的豪华隆重程度远远超过为父亲办的丧事。为什么?因为孟子年轻时是一个士,他父亲过世时,他只能以士之礼来为他父亲办丧事;后来当到大夫,母亲过世了,他当然就以大夫之礼为母亲办丧事了,而且他后来也比较有钱了,给母亲买了最好的棺木。事实上,这完全无关乎父亲还是母亲,而是关乎做儿子的身份、角色和能力。说实在的,我们有时候对母亲的感情还要更深一些。所以,千万不要再误会孔子歧视女性,如果有人歧视女性,跟孔子绝对无关。

 

  别把办补习班当成“收肉干”的机会

 

  只要是十五岁以上的孩子,孔子就愿意教诲。这正是“有教无类”的心怀与抱负。

 

  有个新闻,说某地把一个总是办补习班收钱的老师处分了,老师不服,用孔子说的“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给自己正名。“孔子说,自己带了肉干来找我,我是没有不教的! ”孔子好像成了个开补习班的,你只要交学费,我就教。这种说法倒是常见到,连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说孔子还是比不上希腊的圣贤苏格拉底,为什么?因为苏格拉底教学生不收学费,并且严词批评别人收学费;但孔子是收学费的,而且公开声明:“只要交了学费,我是没有不教的。 ”冯先生还加了一句,说这也不能怪孔子,因为生活总是要维持的,教书收费无可厚非。

 

  但事实真是这样吗?在仔细搜集了各种资料,认真研究之后,我发现大家其实冤枉了孔子。因为这里所说的“束脩”并不是指肉干,而是指可以“行束脩”之礼的人,也就是十五岁以上的人。换言之,只要是十五岁以上的孩子,孔子就愿意教诲。这正是“有教无类”的心怀与抱负。至于实际是否带着肉干这样的薄礼,反而是无关紧要的问题了。“自”这个字在《论语》里出现了二十次,其中十次当作“从”讲,譬如“有朋自远方来”,从远方来。还有十次作为反身动词的主词当“自己”来讲,譬如自道,说自己;自辱,侮辱自己。而且古代不像今天有月历年历,很容易知道今年几岁。古人更在乎的是你是否经过了某一个阶段,譬如女孩子十六岁要行及笄之礼,头发束起来,别人一看就知道她准备嫁人了。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行束脩”则是贵族子弟十五岁上大学时要送十束肉干,后来就用来代表十五岁。孔子自己没有机会念大学,他到处访求名师指点,最后卓然有成,推己及人,回馈社会,公开宣布十五岁以上我没有不教的。他要求弟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又怎么可能大声宣传自己要收费教徒呢?

 

  还有一个理由,《论语》是孔子的学生编的,如果这句话真有“收肉干”的负面意思,恐怕会被删掉。况且他有弟子三千,每人送十束肉干,就是三万束肉干,怎么吃呢?很多人说,那孔子不收肉干,他生活怎么办?孔子年轻时做过一些基层公务员工作,管过仓库、牧场,后来主要的生活来源是替别人办丧事,办丧事在古代是一种高尚的行业。所以孔子有他的生活资源,这一点实在不需要我们来担心。孔子的生活非常简朴,甚至很穷困。这一点可以在《论语》里找到许多例证。所以他教学的时候,弟子诚心送来薄礼,他也没有理由拒收。但是本末轻重不宜混淆,说孔子教书要收肉干当学费,我认为肯定不是这样的。因为像颜渊这样的学生,一贫如洗,孔子还对他赞誉备至。把“束脩”当成学费,实在是以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了。希望今天能有更多的老师有孔子这样的胸怀,不要把办补习班当成收“肉干”的机会。

 

  对自己身体负责才能对个人修养负责

 

  “食不语,寝不言”,这样做不但对健康有益,也可培养人做好每一件事的专注力。

 

  孔子有“八不吃”,被很多人误读为孔子是个非常讲究物质享受的人。比如“割不正,不食”这句话我们都熟悉。肉没有割正,孔子就不吃。有肉吃就不错了,还那么挑剔干嘛?有人根据“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认为孔子是一位美食主义者。“厌”这个字在古代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孔子说“学而不厌”,这里边“厌”是满足,有人理解为食物愈精巧愈好,肉切得愈细致愈好。其实不是的,这里的意思是说孔子吃东西不在乎是否精巧,是否细致,因为他很能够自得其乐。他曾经说自己“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哪怕过的是粗茶淡饭的简陋生活,也不在乎。他称赞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可见孔子对于生活的享受完全不放在心上。

 

  但他为什么又有八种食物不吃呢?养生的考虑。古代医药卫生不太发达,一旦生病,不容易治愈。怎么办呢?预防胜于治疗,而预防的最好方法就是吃东西要小心一点。譬如切割方式不对的肉,不吃。我年轻时不太理解这句话,自己过了五十岁以后才知道,肉的切割方式不对,确实不容易咬烂,再加上年纪大了牙齿不好,吃下去很可能不消化。所以,孔子的饮食看似挑剔,其实是以饮食为养生及享受之途,原本应该多加注意。孔子还有三种食物不多吃,肉不多吃,酒不多喝,味道极端的调味不多吃。这些生活经验都非常切合实际的情况。他说自己“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替别人办丧事时,不敢不尽力把丧事办好,不因为喝酒而造成任何困扰。显示出孔子的人生态度:做任何事都恰如其分,即使对饮酒同乐,也有明确的守则,适可而止。这确实需要高度的自知之明和自制力。

 

  孔子是一个重视身体健康、注意养生的人。除了对食物有选择,他的起居作息也有颇多值得参考之处。譬如“食不语,寝不言”,这样做不但对健康有益,也可培养人做好每一件事的专注力。甚至连生病吃药,孔子都很慎重。有一次他生病了,鲁国的大夫季康子送药给他,孔子“拜而受之”,但是说:“我不清楚这种药的药性,所以不敢服用。 ”从孔子的养生观念可知他是一个全方位的思想家,不只谈一些高尚的人生理想,也注意到人生实际情况的方方面面。而这些养生观念,不仅对古人,对我们今天的人也非常有用。今天很多人经常会买很多不知道干什么的药,胡乱送到肚子里,希望这些人能像孔子一样,明些医理,对自己的身体负责,才能对个人的修养负责。

 

 

责任编辑:刘永锋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