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首页推荐栏目 > 文化杂谈

“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与山东精神”学术研讨会总结发言
来源:中国孔子网 | 2012-07-11
打印 复制 点击量:3709

    2012年7月5日,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的“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与山东精神”学术研讨会,在济南举行。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王大千副秘书长主持会议,基金会理事长兼秘书长梁国典研究员致辞。在致辞中,梁国典同志围绕会议讨论的中心议题,着重阐发了讨论和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与山东精神”在当今的重要意义、紧迫性极其深远的积极影响。来自清华、人民大学和同济大学以及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和孔子研究院的20余名专家学者紧紧围绕大会主题向会议提交了论文并出席大会踊跃畅所欲言。


    大会发言与会议收到的论文,所涉“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与山东精神”层面的主要问题与内容,主要涉及了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回顾和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主要内容:


    无论是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还是思考与构建当代的“山东精神”,对其内容的选取,都必须注意到:


    历史传承的绵延性;理论表述的继承性;受众信奉的广泛性;功能作用的感召性(凝聚性与号召力)。


    (一)对于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考察:


     历史传承的绵延性


    学者们普遍认同关于“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传承性: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绝不能割断历史和文化传统”。今天,我们考察“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必须自觉坚持这种辨证的历史观。(邵龙宝)


    有教授如是说:


   “在中国历史上,核心价值观被称之为“明德”。司马迁说:“天下明德自虞舜始”。说明虞舜是构建中国核心价值观的第一人。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尧舜时代到夏商周三代,再从秦汉到明清,以至于民国时期,每一历史时段都有相应的、普遍的核心价值观。”


    他列举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四个时期形成的“价值观”,指出:


    “从秦汉到明清,长达两千余年,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三纲五常’”。


    直到“1934年发起的“新生活运动”一度将礼、义、廉、耻作为核心价值观。”(王钧林)


    也有学者从“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实际出发,指出:“中国具有悠久的以人为核心关切的哲学文化传统,这一传统奠定于先秦时期”而春秋以后,“孔子继往开来,推出了影响深远的仁学思想,并由此对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确立起到了重要奠基作用。”(王新春)


    理论表述的继承性:


    认为“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是仁义、和谐与诚信。这种厚重而久远的中国文化心理积淀,是当今社会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确立的学理铺垫与情感基础。”并且,“传统的核心价值观依然深入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修建军)


    “儒家的“仁爱”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道德规范体系建设、价值观教育,都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杜振吉)


    受众信奉的广泛性: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具有普遍性的品格,为全体社会成员所认同和接受。就此而言,核心价值观不是少数社会精英“构建”出来的,而是绝大多数普通民众“选择”出来的。”因此,“民心是衡量并选择价值观的惟一标准”。(王钧林)


    功能作用的感召性:


    有学者指出:


    从“尧舜时代”到“周秦时代”,人们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当时思想家们设计的那七种核心价值观,从而保证了全社会能够择其善者而从之。自然也就起到稳定社会的某种积极作用。


    “三纲五常”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根本大法,被朱元璋称赞为“垂宪万世的好法度”。


   “核心价值观是整个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某一社会群体(或集团)乃至国家和民族长期秉承的判断社会事务所依据的一整套是非保准,也是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它从深层次稳定而又恒久地影响着个体或群体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一定意义上核心价值观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发展。”(修建军)


    (二)、关于怎样构建当代“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建议


    学者门经过深思熟虑,对于构建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议。


    有学者指出: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既要注意它的普世性,又要注意其民族性,还要顾及它的时代性;同时,在表述时还应把握:这是规范性的还是价值追求性的;所提出的内容要求是需要做而倡导的,还是出于宣传的需要;所提出的内容定位于手段还是目的,等等。(李永清)


    有的学者根据近年来党的历次会议所涉及的关于“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一些内容,作了系统梳理,经验性地强调指出:在思考和提出这种价值观时,必须注意“从孔夫子到孙中山”这笔历史财富,我们应该在思想感情等方面,充分估计到这里的历史继承性 。(孙占元)


    还有学者对于提炼“核心价值观”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也给出了概括。

 

    有学者在阐发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性质、目的和作用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新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运用,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要求,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意识形式,必须根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土沃壤,离不开中华优秀道德文化的厚重根基。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具有鲜明包容性的开放体系,必须且善于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张凤莲)


    也有学者指出:“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具有普遍性的品格,为全体社会成员所认同和接受”,“大多数公民认可和接受的价值观,无论这种价值观是什么,来源于何处,就是当代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王钧林)


    还有学者指出:提炼核心价值观,就是通过反复比较,从文化诸范畴中筛选出最本质的概念,并加以梳理,形成一个能够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概括当代中国文化的话语系统。


    又有学者认为:“儒家的整个伦理道德体系中,始终贯穿和体现着“仁爱”的精神和情怀,这种“仁爱”的精神和情怀和今天的人道主义理念是一致的,是具有普世价值的。”(杜振吉)


    “从现代文明的发展角度来看,儒家对于个体价值的重视和肯定,不仅揭示了个体生存于社会之中所应具有的价值,而且指出了个体价值的实现是社会存在的根基。”(孙聚友)


    还有学者认为:“在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继承和弘扬儒家价值观传统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一是追本溯源,对儒家传统价值观进行全面研究;二是厘清儒家价值观中的精华与糟粕;三是继承整合儒家价值观文化优秀精神;四是提升创新,实现儒家价值观的现代转型。”(涂可国)


    根据上述原则,对于“核心价值观”,提炼出了这样一些具体表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


    诚信、公正、进取、和谐。(李永清)


    有学者主张,在充分考量到历史继承性的前提下,“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中必须有诸如“诚信、忠厚”等表述。(孙占元)


    公平正义、爱国奉献、团结互助、诚实守信、文明和谐、改革创新。(张凤莲)


    也有学者主张:当代“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应该是“
自由、民主、公正、诚信。”(王钧林)


    还有,例如:
    人本。
    仁爱。
    民主。
    公正。
    和谐。(李亚彬)


    有学者从“儒学有效地组织社会、安顿人生,已形成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具有强盛的生命力。”与“仁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核心理念”出发,提出:“泛爱众”、“以人为本”具有凝聚民族群体的功能。由此出发,将“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高度概括成一个“仁”字。(宋志明)


    有学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中,也提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核心价值决不能少了具有母体性、民族性和根源性,同时又是普适性和全人类心的仁爱和正义、民主、自由、包容、责任、和谐等核心价值观。”(邵龙宝)


    “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倡符合全民族需要与共同追求、具有广泛号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如仁义、和谐、民主、公正等。”(修建军)


   “儒家道德价值观系统中所彰显出来的仁爱、忠恕、礼义、中和、诚信这五大核心方面,在当代中国既具有现实针对性,又具有价值合理性,它们应当纳入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体系之中。”(涂可国)


    有学者根据近年来自己的研究心得和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指出:“学术界有人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公、信、仁、和。虽然我们理解的角度不同,但在结论上却完全一致。有人说,公、信、仁、和,都有统宗会元的功能,把这四个字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内含丰富又形式简洁,既贯穿古今又融通中外,既有长远的生命力又切中当代实际,应该能够言简而义博,事少而功多,指约而易操,历久而常新。极是!”(杨朝明)


   (三)、关于“山东精神”讨论中涉及的一些主要内容


    有学者以中华文明的宏观视野审视当今中国文化建设现状与儒家文化的现实意义,深刻地指出:“山东作为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在中华文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现代化的标准化、整齐划一,使得现代化背景下的地区文化越来越缺少个性与生动,新发展和崛起的地区在物理景观上越来越趋同,然而文化的特色与个性却日趋被淡化。当代中国的这一发展现实更加凸显了山东文化山东精神建设的重要意义。”(邹广文)


    对于提炼“山东精神”,提出“要注意‘接地气’,在‘个性化’方面做足文章”、“要凸显时代精神追求”和“ 山东精神在提炼方法上,要考虑容抽象于具象之中”等五个方面。(邹广文)


    据此原则,提出了以个性突出并且具有稳定普遍性的“泰山精神”作为“山东精神”。(邹广文)


    有学者主张以”厚德、明礼、诚信、进取“构成“山东精神”。(李永清)
   

    有学者将“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作了如是概括:“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崇尚气节的爱国主义精神”、“厚德载物的仁道精神”、“聪明睿智的创造精神”、“勤劳勇敢的奋斗精神”、“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中庸和谐的和合精神”、“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和“德行天下的义礼思想”等九个方面,此举为思考和构建当代“山东精神”提供和梳理了丰富理论资料。最后将山东精神概况为: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
    海纳百川,德行天下;
    忠厚仁义,信如泰山;
    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张友谊)


    还有学者主张山东精神应是公正、奉献、互助、诚信、和谐、创新,还有主张山东精神是仁义、和谐、民主、公正。


   有学者从“山东精神”与“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具有共性的思考出发,仍然主张以“公、信、仁、和”表述“山东精神”(杨朝明)


    还有学者,从中西文化比较与当今人类面临的严峻的生存压力等方面的考察出发,紧密贴近山东历史的与现实的具体特点中,对于“山东精神”给出了如是概括:


    仁民爱物
    自强不息
    崇礼尚义
    天下为公(刘示范)


    (四)、关于“社会变迁与文化认同”讨论中所涉诸问题

 

    当今世界在急剧变化中,中国社会也正处在史无前例的变迁和发展时期,这是人的生活样法的急剧改变和与此相适应的文化重建的过程。这个问题,也是我们今天思考与建构当代“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与“山东精神”时,不可逾越和必须直面的重要的前提条件。


    我国,当今时期的文化“认同”和“重建”,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显得紧迫和重要。这个问题,也就是作为中国人的“自我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我是谁?”“我是从那里来的?”,这个问题是不可等闲视之、关乎民族存亡和兴衰的重大问题。


    “文化是人建立自我归属感和身份认同的根据和基础,因为人是文化的动物。人只有分享传统,才能被辨析为从属于该传统所塑造的文化共同体的成员。在这个意义上,文化具有甄别作用。在文化层面上,人只有通过濡化

(enculturation)才能够成其为人。所谓濡化有别于涵化,它是指发生在同一文化内部的、纵向的传播过程,是人及人的文化习得和传承机制,其实质在于人的学习和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濡化不过是文化共同体对于它所属的成员的同化过程,亦即建立文化意义上的同一性的过程,说到底就是文化的认同过程。”


    如何重建我们的文化“认同”与建构适应我们新时代、新生活的新文化?


    “文化上的“寻根”是重建文化认同的前提性的工作。”而现在“文化传统的断裂使中国人陷入了自性迷失。‘文化孤岛效应’”。


    但是,“对现代性的批判地反省为文化认同的重建提供了历史契机。”有利条件和前途,就是“参照系的转换:现代性→后现代性。这一转变为我们重估传统文化的价值提供了更加深邃而广阔的历史背景。”


    为了重建我们的文化“认同”与建构适应我们新时代、新生活的新文化,还必须充分注意:“摆脱文化的功利主义态度,是拯救文化、重建文化认同的必要条件。文化必须根据人的生存需要做出必要的调整和优化”“它在特殊的境遇中甚至必须做出功利上的牺牲,才能彰显人作为文化的动物所具有的尊严。”,(何中华)
    也正是在此意义上,有学者呐喊道:我们中华民族急需要:


    “培根、固本、养正”!


    这也正是中国孔子基金会在中共山东省委领导下,积极认真地组织这次“‘核心价值观’和‘山东精神’”学术讨论会的目的和意义之所在!


    与会学者以及为这次讨论会提供宝贵思想的诸位朋友,你们在百忙和炎夏酷暑的煎熬中付出了巨大心血,支撑了这次学术讨论会的圆满成功,我谨代表中国孔子基金会全体同人,向你们表示衷心感谢!


    还要感谢为这次会议成功举办付出了辛勤、紧张而富有成效劳动的中国孔子基金会的领导与各部、室的诸位朋友表示真诚的感谢!


    这次会议的成功,还应该感谢宾馆的领导和全体服务人员给予我们的热情周到的服务,谢谢你们!


    热情而真诚地祝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山东精神”学术研讨会圆满成功!


    预祝各位学者回程安全顺达、全家生活美满幸福和事业成功!期盼各位朋友今后一如既往的积极、热情地支持中国孔子基金会的工作,加强与基金会的联络并互相祝福!(刘示范 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刘永锋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