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首页推荐栏目 > 文化杂谈

南怀瑾:对传统文化的超越理解
来源:海南日报 | 2012-10-09
打印 复制 点击量:4455

    文化大师逐渐凋零,在某种程度上使文化传承出现了断层。这尤其表现在对待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如果说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倒不如说是进入文化浮躁时代。9月29日,著名文化学者南怀瑾去世,一代文化大师的离去,世人感叹其传奇。他的一生多有故事,曾习武学文,在台湾备受推崇后又在大陆掀起传统文化热潮。对于他的学术造诣,则有着非常不同的评价,有人奉他为“国学大师”,亦有人认为他的著作有常识性错误。但不管后人怎样评价南怀瑾,都掩盖不了他在文化上的光芒。 

 

  南怀瑾去世时,四川诗人、作家王国平正在太湖大学堂内整理南怀瑾口述的生平,他说,南怀瑾的一生不能仅当作“国学大师”、“禅学大师”看待,在学术研究中也多有创新,在有的读者看来,可能有常识性的错误,但总归成绩是主要的。南怀瑾曾说,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而这看似普通的话语渗透了对文化的理解力。

 

  道德文章长

 

  文化大师南怀瑾,1918年出生在浙江乐清柳市长岐乡南宅村(今柳市长林社区殿后村)。他幼承庭训,少习诸子百家。17岁离开温州,前往杭州浙江国术馆习武,并于浙江国术馆国术训练员专修班第二期毕业、中央军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毕业、金陵大学研究院社会福利系肄业。抗日战争期间,曾在华西坝金陵大学研究社会福利学,以期服务社会大众。每逢假日闲暇,芒鞋竹杖遍游蜀中名山大川,拜师访友。1947年离川重返乐清,1949年赴台。

 

  在奔赴台湾后,任文化大学、辅仁大学、政治大学、以及其他大学、研究所等教授。数年前旅美,后寓香港。在港、台及居美时期,曾创办东西方文化精华协会总会、老古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美国维吉尼亚州东西方文化学院、加拿大多伦多中国文化书院、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他关心家乡建设,1990年泰顺、文成水灾,捐资救患,并在温州成立南氏医药科技基金会、农业科技基金会等。又将乐清故居重建,移交地方政府做为老幼文康中心,且为厦门南普陀寺修建禅堂,倡建金温铁路,作出巨大贡献。

 

  纵观南怀瑾的一生,基本上是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出版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大学微言、老子他说,及佛、道两家三十多种著作。南怀瑾的主要著作,贯穿儒释道三家,包括《论语别裁》、《楞严大义今释》、《老子他说》以及《正统谋略学》等。事实上,在他的系列文章中,不仅阐释了对佛学、文化学的看法,也在努力延续传统文化。

 

  围绕南怀瑾对传统文化研究的一生,也引发了当下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这固然是因为南怀瑾所做的事,事关中国传统文化,更兼有对这些知识的不同见解。在这个社会多元的时代,南怀瑾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传统文化的延续,在于百家争鸣,在于持续下去,不管对错,总有一种纠偏的机能让其回归到正途当中去。

 

  文武兼修 三教合一

 

  传奇看似偶然,实在是有着许多的社会因素在内。倘若我们观察南怀瑾九十五年的人生履历,可能会得出一个传奇性的结论:文武兼修,三教合一,他一生都在寻访天下名师学武,峨眉山中闭关读禅……这些事猛一看是对知识的渴求,却是一个人对社会文化的深刻体认,而这些都能从他的作品中看得出来。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怀瑾投笔从戎,于军中执教。1945年,他前往西康等地参访,闭关修行三年。这以后,南怀瑾以修行的姿态到处寻师,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地吸取各家知识,并融会贯通,逐渐形成自己对儒、释、道的见解。在台湾曾子南文化基金会董事长曾王君看来,南怀瑾没有被任何一种知识,或者是一种文化所束缚的。

 

  1949年,南怀瑾前往台湾,先后在大学开课任教,不少名人均是他的学生。20世纪70年代,南怀瑾已经在台湾声名鹊起。包括《论语别裁》在内的南怀瑾作品此后引进大陆,很快就形成了一股传统文化的热潮。南怀瑾一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风向标。由此,大陆文化人才意识到“传统文化”可以这样讲。

 

  2004年,南怀瑾移居中国上海,后移居到苏州,创建太湖大学堂。此举旨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与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相结合,发展认知科学与生命科学研究。这在某种程度上延伸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太湖大学堂建立后,吸引了正统高校的知名教授和政商两界的名流。在成人教学之外,学堂还有一个小学部。南怀瑾以实际行动践行对教育的理解。作为南怀瑾的“试验田”,这里不同于普通的民办教育,不涉及数理化,更强调古文、武术、中医等传统教育,以诵读和释义为主。这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传承文化的作用。

 

  在解释创办太湖大学堂的原因时,南怀瑾表示,他想运用认知科学、生命科学与传统文化结合的研究与传播,挽回这个时代所面临的危机。“凡事我但尽心,成功不必在我”,对于是否陈义过高的问题,太湖大学堂解释道,“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超越文化的局限

 

  在曾王君的眼里,“他年纪大,可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却像个小孩子,很活泼。饭桌上看他抽烟,是觉得很爽的样子。他曾闭关两次,又写了那么多传统文化的书,但在他身上我们却看不到传统文化的后遗症,不做作。”

 

  对于南怀瑾的去世,华师国学研究院院长唐翼明感叹,如今这样的前辈越来越少了,季羡林先生走了,周汝昌先生也走了。中国学术界的大师,越来越少了,令人不胜“悲哀”。

 

  1976年,根据南怀瑾演讲辑录的《论语别裁》在台湾地区出版,受到狂热追捧,到1988年时已再版高达18次之多;1990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将《论语别裁》等南怀瑾著作引进大陆,同样掀起“南怀瑾热”。时至今日,“南怀瑾”这个名字已经堪称“名播遐迩”,誉之者尊称其为“国学大师”、“一代宗师”、“大居士”;但围绕着他和他的作品的争议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毁之者直斥其“篡改三教混淆古今”。

 

  关于《论语别裁》,学者张中行就曾撰文,从3个方面痛批了被称为“学兼儒道释”的台湾文化名人南怀瑾先生的著作《论语别裁》。他认为该书对《论语》原文的有些解释“不管语文规律,自己高兴怎么讲就怎么讲,这就笺注的路数说,或只是就胆量说,确是前无古人”。不过,在有的学者看来,对传统文化的诠释本来就是见仁见智的事,需要不同的视觉给予解释,这样才符合学术发展的道理。

 

  复旦大学教授朱维铮生前在谈及南怀瑾时表示,南怀瑾值得佩服的一点是,他有勇气讲出他自己思考过的东西,“他未必懂但是他思考过”。

 

  但面对各种质疑时,南怀瑾几乎没有相应的回应,这或许表明了他对质疑的态度。“他是豁达的,当然很有智慧,他也更是超越的,超越文化的局限……”在不少人眼里,南怀瑾以这样的形象影响着世人。王国平说,南怀瑾经历的事情很多,不管是怎样的质疑,他看得都很淡,甚至很少去谈论这些,在他看来,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南怀瑾的一生中,才能不断地创造,“南怀瑾先生把深奥的传统文化哲理融入生动的现实生活中,他给人们的不是教条,而是知行合一的道理和应用……”在网上亦有网友对南怀瑾如此评价。质疑或追随,对南怀瑾来说,都需要更多的智慧,建构在对传统文化的重建上,如此,文化才会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刘永锋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