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首页推荐栏目 > 文化杂谈

杜吹剑:收复孔庙—新儒家再打阵地战
来源:联合早报网 | 2014-03-05
打印 复制 点击量:4315

  近日,由当代“大陆新儒家”领衔发起,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美国、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墨西哥的海内外七十位学者联署的《优化孔庙文化功能,推动中华文化复兴——关于孔庙使用和保护问题的建议书》公开发表。这与近年来佛教、道教界很多大德,一再呼吁中国政府不可继续把持著名佛寺道观收取门票的现象遥相呼应,立即引发海内外广泛关注和强烈的社会共鸣。


  中国大陆于1949年后,因为治国理念完全革故鼎新,与中国历史传统彻底决裂,从而导致对主流文化之儒释道三教的态度一变再变,在文革时达到极端状态,不但拆毁佛寺道观,强迫僧道还俗,而且还严重砸毁中国圣人孔子故地的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前所未有,举世震惊,实乃文化劫难,国家之耻。


  改革开放后,政府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开始转变,宗教政策也有所调整,但囿于旧有意识形态束缚,仍没有对传统文化与宗教的地位和功能认识到位,暧昧不明,典型表现就是仍将历史遗留下来的众多孔庙书院、名刹古观,置于政府部门的管理之下,不但博物馆化,而且还收取门票、开展各种商业活动,屡遭各界诟病。如《建议书》指出,作为儒学故乡的中国大陆,对孔庙的保护,远远不及邻居韩国。即使保存比较完整或基本完整的孔庙,也几乎都改成了仅供展陈文物、旅游参观用的博物馆,丧失了祭祀孔子、研习礼乐、传承经典、培养人才、教化天下的传统文化功能,变成了“没有孔子的孔庙”。


  基于此,《建议书》提出,加大对孔庙保护、重建和新建力度,重视孔庙文化功能,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教化作用,改进孔庙管理机制,杜绝对孔庙的商业化开发和利用,并呼吁“社会各界贤达能关注本地孔庙现状,采取各种支持措施,推动孔庙成为培育地方礼乐文化和纯美风俗的发源地。”《建议书》对问题据实以呈,所提建议有理有据,反映了儒家学者一以贯之的家国天下情怀和参与建设的精神,并且展示出越来越主动的姿态。


  从五四到文革,大陆儒家连续受到来自文化和政治两个层面的全盘批判,几近覆灭。近年来,随着“大陆新儒家”浮出水面,亦开始参与思想文化社会事件,其中的著名的事例有:2006年9月,由儒家学者发起,来自左中右不同思想立场的海内外54位学者,联署《以孔子诞辰为教师节建议书》;2006年12月,来自大陆10所重点院校和研究机构的10名青年博士生,联署《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我们对“耶诞节”问题的看法》;2007年4月,由民间儒者发起,百名学者倡议汉服为奥运礼仪服装,并联署《奥运会应该有我们的声音与符号》;2009年4月,海内外众多儒家学者和社团,联署《须尊重历史,宜敬畏圣人——致电影“孔子”剧组人员公开函》;2010年12月,10位儒家学者联署《尊重中华文化圣地,停建曲阜耶教教堂——关于曲阜建造耶教大教堂的意见书》;2012年11月,针对河南周口的平坟,联署发布《关于立即停止“平坟运动”的紧急呼吁书》;2013年1月,37位儒者联署《就“南方周末”新年献辞事件告天下书》等等,皆成为轰动一时的事件。


  毋庸讳言,尽管当代儒家姿态越来越主动,但很多时候都是被动回应,如曲阜建超大型耶教堂、天安门立孔子像等事件,以及少儿读经、儒教重建、国学院等热议话题,几乎都是被动迎战,被大众和其他力量牵着鼻子走,尚不能主导话题——此即当下大陆儒家的真实处境:仍然弱势并尴尬,既为官方很多颟顸无知的官僚所警惕和打压,亦不为民间社会主流思想“自由派”所理解和认同。


  不过,在当前中国思想界对立日益严重、社会各阶层逐渐撕裂的情况下,孔子思想可谓弥补裂痕、凝聚人心、重建共识的最佳符号和最大资源。执政党对此也不断调整积极作为,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中共十四大以来,在历次中央全会报告中,对传统文化发展发出了日益明确的信号,如十五大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十六大提出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十七大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十八大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尤其是十七届六中全会宣布“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这种提法,从未曾有,明确表达了以打倒“孔家店”起家的执政党,开始向中国传统回归。将对外汉语传播机构命名为“孔子学院”,在孔孟之乡济宁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即为例证。


  再联想去年11月,大陆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以职务行为,公开参观考察曲阜孔府,并发表讲话,这是中共建政以来的首次,释放的信号极其明确,亦极具象征性,乃至有论者认为习近平“曲阜之行”与邓小平“南巡”具有同等意义。邓小平的南巡解决了经济领域的“姓社”“姓资”的问题;习近平的“曲阜之行”解决了人文社科领域的“姓孔”和“姓马”的对立问题(许嘉璐)。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中国大陆政治、社会欲成功转型,必须回到孔子,继承道统,再中国化。这次,大陆政府若能从善如流,采纳儒家学者的意见,顺势而为,高度重视孔庙的特殊文化地位,激活其原有的教化功能,充分发挥孔庙应有的作用,必能推动和促进中国文化复兴的进程。


  (作者是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儒教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路宁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