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首页推荐栏目 > 发展思考

孔子学院八年发展之思
来源:中国科学报 | 2012-11-21
打印 复制 点击量:5023

    从0到398所,八年间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在国际上蓬勃发展,被许多外国政要评价为“迄今为止中国最好最妙的一个出口产品”。
 
    然而,在获得赞誉的同时,专家们也开始全面审视孔子学院八年来所经历的一切。

 
    首当其冲的定位之思
 
    最初创办孔子学院的目的很单纯。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表示,就是为了满足无法来华的人们就近学习汉语的需要。国际上,著名的德国歌德学院、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等,都是孔子学院创办之初学习的对象。
 
    若干年过去,人们频频从孔子学院官网上看到,孔子学院的活动不仅限于语言教学,还包括文化交流及推广的活动。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孔子学院甚至将名剧《牡丹亭》搬上舞台,还与当地议员举办对话访谈活动。
 
    对于这些不断扩充范围的活动,许琳说:“这是因为孔子学院所在的学校、社区和国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孔子学院教授汉语,还要介绍中国文化、开展中外教育和文化交流,使之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综合平台。”
 
    事实上,歌德学院、塞万提斯学院等也都在以各种方式推广本国文化。北京歌德学院经常举办展览和德国电影观赏活动。北京塞万提斯学院会在节日举办Party,不时举办名家讲座。
 
    然而,在更多人看来,歌德学院拥有61年的历史,塞万提斯学院也已成立21年。与之相比,孔子学院还太年轻,其经验积累、运作方式不比前两者成熟。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认为,现阶段应坚持推广汉语的定位,不要轻易改变。“演出性质的文化推广活动应该交给中国文化中心来做,汉办应该把孔子学院定位在语言教学上。”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刘乐宁对此表示赞同,因为“汉语是汉学赖以存在的根本”。
 
    发展中的改革之路
 
    随着对中国了解的加深,海外孔子学院对师资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纯语言教学的老师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孔子学院呼唤汉学家来讲课。”许琳说,在师资方面中国派出的人符合这一“高标准”的很少。
 
    目前,孔子学院的教师基本是由孔子学院总部派出,以经过国家汉办统一培训的志愿者为主,他们的核心任务是承担语言教学工作。
 
    不仅是师资,作为一个国际教育文化合作项目,跨文化管理也是孔子学院在日常管理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法国留尼汪孔子学院法方院长王晶表示,在具体操作理念上,孔子学院中外方院长的分歧并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差异,还有源于国家和文化的差异。“譬如在运作法国的孔子学院时,更应该考虑参照法国大学的运作方式。”
 
    最重要的问题是经费。目前,孔子学院的项目和经费必须经过总部的评审,那么,这一机制或者评审机构的意志会不会束缚甚至阻碍孔子学院的发展?刘乐宁的美国同事们就对此非常关心,“他们很担心总部在这一环节中影响学者们的课题选择”。
 
    随着孔子学院数量上的不断增加,目前各地孔子学院呈现出“僧多粥少”的局面,靠总部“输血”显然不是长久之计。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王黎明认为,孔子学院自身可以创收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孔子学院章程》中却明确提出,孔子学院是“非营利性机构”。行与不行,尚且是一个未知数。
 
    深层次的文化担忧
 
    在许多人看来,孔子学院今后的发展肯定不会是一个模式,“和而不同,百花齐放”才是应有的姿态。而在这个探索过程当中,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孔子学院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
 
    作为一个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孔子学院还有一些更加深层次的问题需要思考。
 
    著名汉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副教授艾恺认为,目前孔子学院确实为中国文化拥抱世界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助力,但是孔子学院的火热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是分不开的。换言之,更多的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是因为中国作为政治经济实体的强大,单纯的文化意义上的吸引力可能并不大,“孔子学院在海外如何实现文化上的持续吸引力,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文化教育不同于一般实用知识的传播,这一特殊性使得孔子学院必须直面文化根底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张路指出,需要讨论的问题是:针对文化的教育该如何完成?中国文化最根本的东西是什么?“当下,中国人自己都存在着对于中华文化的文化认同问题,怎么可能做好对外的传播和交流。只有我们自己先把这些问题回答好了,孔子学院才能办好,才能承担起人们对它寄予的厚望。”

 

 


 

责任编辑:路宁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