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首页推荐栏目 > 发展思考

家长为何送孩子上书院
来源:浙江日报 | 2011-08-30
打印 复制 点击量:4429

    东阳七龄童陈帅(化名)的父母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和慎重考虑,结合孩子自己的意愿,准备放弃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将他送入杭州一所书院。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展画表示,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应深刻反思一些家长选择书院这一现象的背后原因。
  
  

    几经考虑,选择书院

  

    “一开始,家里人反对这样的选择,尤其是孩子的爷爷奶奶。”谈起对孩子的教育,陈帅的父亲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他们觉得把这么小的孩子送到杭州上学,离家太远,而且读了书没有文凭,怎么说也不是个事。”

  

    但陈父一再跟记者强调,这是一个慎重的选择。虽然他忙着做生意,可是一直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半年前,陈父就在朋友的介绍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孩子送到杭州诸修书院接受教育。

  

    “之前,我带着小帅去东阳的几所小学看过,询问在读的小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普遍反映课业负担重,压力大。同学之间存在互相攀比,对孩子影响不好。”陈父说。

  

    半年试读后,儿子进步明显,更加坚定了他选择书院的决心:“现在小帅不仅学得很快,能把一本《论语》背下来,而且很懂规矩,吃饭不再靠催,也没剩菜剩饭,时不时还会说一些古语,告诉我们这件事应该怎么做。”

  

    有趣的是,如今家里的老人也不再反对让陈帅去读书院。陈父表示,他比较倾向继续让孩子呆在书院。至于这样的选择究竟是对是错,只有等将来的实际效果来检验。

  

    书院学生,学校“逃兵”

  

    像陈帅这样选择书院教育的孩子,是个例,还是不在少数?

 

    书院小班的孩子正在进行每天的必修功课:中文经典的选读。4个3至5岁不等的小朋友,正在老师的引导下,专心地朗读《论语》。

  

    “根据孩子年龄的不同,每天的功课内容和作息时间稍微有些区别。” 诸修书院创办者兼负责人张健方介绍,目前书院共分成大、中、小三个班,小班多是学龄前的孩子,大班主要是12至18岁的少年。这里不分寒暑假,孩子们吃住都在书院,每天起床后,他们都要行晨礼,进行晨读,之后打扫庭院,然后开始一天正式的学习。

  

    今年暑假,该书院共有13名学生在读,其中又以初中生居多。当问起这些孩子选择就读书院的原因时,张老师坦率地告诉记者:“一部分人确实是因为在学校时成绩不好,还有一些是因为性格与学校环境不合。”

  

    14岁的小周是哈尔滨人,来这里已有一年。本该上初中的他,因为看不惯同龄人的攀比和玩乐,此前一直处于不断地转学中。“哈尔滨几乎所有的学校我都呆过了。”小周说,直到来到诸修书院,他才觉得真正安下心来。

  

    在这些孩子中,宁波女孩小沈来这里时间最长,她上学时成绩不错,还担任中队长,只是有一次因看科普类课外书,受到老师严惩,这让她开始对应试教育产生怀疑。不少10多岁的孩子都告诉记者,他们比较喜欢书院自由安静的读书环境。

  

    现行教育,值得反思

  

    虽然省内外各地都有一些家长和孩子选择将国学书院作为启蒙教育的起点,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数家长和专家并不赞同这一形式。

  

    “我不会考虑将孩子送入国学书院,除非孩子对古典文学特别感兴趣或擅长。”杭州胡女士的小孩今年准备上小学,她告诉记者,现在校园里确实存在一些不良风气,让她十分担心。“但不能因此就要把他放在一个纯净的环境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自律性很重要。”

  

    浙江社科院杨建华教授认为,目前,应试教育对孩子的人格、精神、伦理教育有所忽视,但也不应该全盘否定。如果让孩子在启蒙阶段,完全抛弃体制内的教育,转而去国学书院,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目前来看,多数国学书院的教育大多以国学为主,不能完全满足孩子在成长阶段所需要的知识体系、人格、精神等各方面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启蒙教育阶段,国学书院还存在很多不足。

  

    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展画表示,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应深刻反思一些家长选择书院这一现象的背后原因。比如,现在学生的课业负担是不是过重了?是否扼杀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甚至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教育观是否正确,老师是否存在以分数取人,而忽略了其他方面。

  

    “当然,许多问题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更是这个社会的问题。”方院长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能对这一现象作一番深度思考。

 

责任编辑:歡歡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