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首页推荐栏目 > 发展思考

构建语言桥梁,逾越中西差异
来源:国际儒学网 | 2012-07-09
打印 复制 点击量:5351

    2012年7月3日,第二期国际尼山儒学与中华文化师资班在北京顺利落幕。结业典礼在北京四海孔子书院举行,来自中外各界主要媒体和学员欢聚一堂,与主讲教师安乐哲、陈素芬、田辰山等共同庆典。"国际尼山儒学与中华文化师资班"主要以培养传播中华文化和语言的教师为对象,于2011年暑期在孔子出生地的尼山圣源书院启动首期。该项目计划将举办十年,共培养国际中华文化师资3000余名。该项目第二期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尼山圣源书院、北京四海孔子书院、美国密德萨社区学院、山东大学、武汉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自6月6日起在尼山圣源书院开学,经过一个月的集中学习,于7月3日圆满结束。"国际尼山儒学与中华文化师资班"的教学宗旨是"学习如何理解中国,学会如何介绍中国,让中国文化讲述自己",培养一批立足世界当下境域,掌握中西比较哲学方法,并能在日后的科研或教学实践中发展和推扩比较的视野和方法,深入阐发中国哲学的义理思想,使之在当前的世界哲学体系中发挥应有的影响,以希求得世界文明的共同发展。


  获得首届"国际尼山儒学与中华文化师资班"证书的是分别来自美国、意大利等国十多所高校从事哲学、文化研究与教学的教授、学者,丹麦和美国高校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中国国内青年教师与在读研究生;此外还有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高度热忱的社会人士。第二届国际尼山儒学与中华文化师资班的主讲教师是美国夏威夷大学安乐哲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陈素芬教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田辰山教授;预期达到以下效果:使学员初步了解比较文化学的基本原理,掌握郝大维-安乐哲比较哲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诠释的主要思路、方法与见解;能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当前中国社会及其相关国际事务的现象进行文化分析;掌握以比较哲学视角研究、教学的系统设计和实施方法。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郝大维-安乐哲的比较哲学,中国传统经典的阅读与比较哲学诠释,西方传统经典的阅读与比较哲学诠释,儒家的角色伦理学,比较哲学视野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结构,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中西比较文化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在结业式上,举办单位向参加并完成了100多学时课程的学员们颁发了师资班结业证书。

   
    一、翻译:中华文化的契机与困惑

 

  西方流行的后现代思想流派的共同点在于消解形而上学所建立的唯一主宰存在者。而值得注意的是,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恰恰没有这个绝对唯一的形而上者,而能形成一种独特体系,使得中国哲学成为了新的焦点。


  不容忽视的是,尽管致力于传播儒家文化的思想者不在少数,但突出的表现就是,长期以来对中国文化的翻译,已将其封闭在西方话语中一个瑟缩的角落,因此失去了其应有的骨骼血肉。当下首先要做的是建立一套中西对照诠释的话语,构建语言的桥梁,以完成译介和传播的重任。安乐哲教授多年致力于对中国经典文本的从中西对照视野进行的诠释翻译工作。在此次师资班上,以他翻译的《论语》《孟子》《中庸》《孝经》《道德经》以及《孙子兵法》等经典译作为主,向学员们展现了一个中西对照诠释视野中的全新,同时也是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构造。


  可以说,忽略中西思想文化存在的不同结构性差异,长期以来不仅是翻译界的问题,更是整个哲学界的问题。自冯友兰的"新理学"和牟宗三的"新心学"两大体系以来,当代新儒家鲜见新的体系出现,然而这两大体系却都是"以西律中"的结果,都是以西方"一多二元"的结构强加于中国的"一多不分"结构。田辰山教授阐释了"一多二元"与"一多不分"结构的意义:关键在于它们是不同的"一",在西方它是那个形而上学所假设的"唯一主宰者",在中国它是"万物之不可分的浑然而一"。这样,立足当下世界哲学的语境,如何在中西对照诠释视野中让儒家文化恢复自己的真实面貌,就成为不容规避的现实问题。这也是本届师资班所要讨论和揭示的主要问题。

 

  二、 创生:心场哲学的现实意义

 

  安乐哲教授指出,儒学是一种着眼关联性、境域性与过程的哲学。万事万物都在互系不分之中变通的,没有绝对的超验本体作为背后的本质和主宰。针对一事物着眼是对域境之某点的聚焦,因而对它的理解不必诉诸超绝的形而上者。因此,儒学是一门心场(焦点/场域)的学说。它关心事物与其所处具体环境的关系。


  心场视角的过程哲学,既是儒家文化特质,也是中国哲学精髓。在这个意义上,每一个具体的事物或观念,都离不开其所处的情势或场域,在场域中对一事物的聚焦成为一种创生力的表现。这种创生力不是上帝之属的超越本体所为,而就在人日常生活的随处体验之中。比如,我们在履行自己的家庭角色、社会角色的过程实践中获得了义,并由此进一步建立了礼,这就是创生力的体现。安乐哲在"儒家角色伦理学"课程的讲解中,深入揭示了儒家思想中这一创生力的意义。


  自荀子的"隆礼重法"而始,礼与法在儒家思想中的关系一直密不可分。安乐哲教授指出,法作为礼的补充,是在礼不能够保障家国安定时,不得已而采取的一种共输的方法,这与西方把法律作为维护个人主义权利的思想大相径庭。在中国文化中,政治学是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并与伦理学紧密联系着的。儒家的民主,也建立在礼的基础上,以一种对周围环境的关心和耻感的培养,建立起以民为主和为民做主的、以"民本"为特征的民主观。这与西方个人主义的权利的维护不同,儒家的民主观体现了一种心场的视域,蕴涵着对场域环境所涵盖群体(非个人主义之"体")的关怀。这种富有"仁且智"情怀的民主观,使得中外学员感慨良多。陈素芬教授在"早期儒家伦理政治"课程中,深入剖析了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中的民主政治思想,展示了儒家由礼入法、重礼轻法和礼法并用的伦理政治哲学观,并对比了西方话语中的人权、民主等观念,揭示中国哲学中礼与权的关系,以提出儒家民主思想在当代的意义问题,在课堂上引起了学员们热烈的讨论。

 

  三、 前途:中华文化的自我阐释

 

  田辰山老师在"用中国的话语讲述中国"课程中,以一堂课列举了西方柏拉图经马基雅维利直到黑格尔共十二位哲学家的核心思想,揭示出西方哲学从一神论开始,对一个唯一主宰超验者的诉求一直充斥着思想体系的流变过程。休谟的经验主义与马基雅维利抛弃上帝的思索,也同样是围绕对形而上学唯一主宰者问题的路径。


  儒家的心场观也就是注重互系的过程性宇宙观,没有个人主义的个体,只有处于特定场域的焦点的个人,更没有超绝万物之上的形上本体,只有在相互联系不分过程中的事物之间的内在性。中华文化不需以西方的话语来规范自己,而应从自己独特的视域出发,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话语系统。以此方式,方能达到中西的互释与沟通;也唯其如此,方能使自己获得更广阔展示天地。

 

  四、 体会:培养比较哲学的中国语言文化教师

 

  用英文授课、讨论、交流,一开始中外学员存在一定程度的语言障碍;然而大家很快越过了语言的障碍,培养了深厚的情谊。课堂、课间、餐桌、散步,大家都在亲密的交谈,共同话题冲破了国界和文化限制。此外,学员们还参加了登泰山、敬三孔、访村民、包饺子、太极拳、诵读论语、试穿汉服、以及书法、剪纸、碑拓、茶艺等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近距离接触中华文化的细腻与生动,感受其独特的韵味。


  来自波士顿大学的博士生惠特尼·劳伦斯说,我来到2012年的儒家文化师资班学习,主要为了两个目的。其一,我的博士学业中包含了儒家传统这部分,并且强调比较理论。为了深化我对儒家传统的理解,我选择来学习。其二,为了更好的理解中国文化。我所在的大学里,中国学生的比例在10%左右,而这里中国学生的各种视角启发了我提高自己的领导水平。这个项目对于实现我这两个目标都很有帮助。第一个目标是主要在课堂上实现的,通过强调以儒学自己的话语和理解来阅读儒家文本,我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深化自己的理解。第二个目标部分是通过课堂讨论达到的,但也是通过与中国学员更为不正式的谈话达到的。我们在一起谈论课程,一起进行在山东大学、泰山和曲阜等地的文化体验,以及共同经历了其他如书法、太极等讲座和实践活动,这一切都共同促成了这一目标。


  来自波士顿大学的另一名韩国籍博士生姜建豪谈道,我对中国哲学和宗教感兴趣,因而来到中国哲学的发源地学习。在各位著名教授的指导下,我对中国哲学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能够思考中国哲学中的一些问题。更有助益的是,能够有机会与不同国家学生一起讨论,大大的扩展了我的文化视野。另外,我还参观游览了许多名胜古迹,并在许多细节中体验了中国文化的点点滴滴,如书法、围棋以及茶艺和包饺子等等。以后我将继续学习中国哲学,比较哲学也将成为我未来最有兴趣的领域。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美国籍博士生玛丽·瑞蕾说,2012级中华文化师资班是为了培养比较哲学和中国语言教学的教师而准备的。参加者有机会与安乐哲、陈素芬、田辰山教授近距离接触,他们都是这个领域中有着重要地位的的学者。这个项目在孔子的故乡,山东尼山举办,包括100多个学时的课程以及文化体验和旅游。有幸能与众多参加者一同学习是具有重大的意义的,他们是来自中国其他各大学的学生或一些美国大学的教授,他们并非都在严格的哲学体系下工作。这样一来,我们就具有了对于课程以及我的研究专业跨文化和跨学科的理解。


  课程的主题包括对中国哲学的翻译文本的深入阅读,以及从伦理和政治方面用比较哲学视野对当代的争论和问题进行分析。我参加这个课程的目标是,利用这个机会和这个领域的教授多接触,从而对我的博士论文有所帮助。从这一点来说,我认为自己很成功。在与安乐哲、陈素芬和田辰山教授的许多课上和课下的讨论中,我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更加确定和集中了,也就是儒家传统中的"道德艺术"与杜威思想的比较研究。能就自己的研究方向,向教授们深入咨询,是属于参加者的一个额外的机会,而且很有助益。


  美国布里奇沃特州立大学的南希·斯特利特教授说道,来参加这个学习班出自一个愿望,那就是想知道社会的基础是什么。我曾在中国七所不同的大学里用英文教中国学生全球化、交流、历史和文学,而这次,我作为一个学生,而非一个外国老师。三位优秀的教授给我们讲课,学习的经历很辛苦,但也很有收获。在富有艺术性的授课与堆积如山的阅读材料之间,我发觉自己开始了对中国儒学的了解;而通过课堂上精彩的讨论,我发现从这个项目中的收获,大大超出了我的期待。我希望这个项目能够给更多的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这是一个良好的跨文化学习,会给不同学术背景的参与者带来收获。


  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李瑞智说,在澳大利亚作了25年的外交官,我曾在日本和中国工作和学习过,对儒家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个学习班既提供了儒家文本的解读,也包括了在当代语境下其它相关的文本。它给了我独特的洞察形式和深入发展的动机。在当今世界,中国在迅速占领着全球化中决定性的地位,对于急需了解中国崛起所依据的传统文化和实践的西方国家来说,这个项目的意义重大。在这个项目中,我所感兴趣的内容是:中外学员被编入同一个组,并一起讨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问题。以美国人为主体的西方学员,在课堂发言上表现突出;而具有相当语言水平和文化内涵的中国学生,只是逐渐进入了美国式热烈讨论的状态。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这本身就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也许就是所谓的"厚积而薄发"吧。也许很多参与者没有发现,中美双方学员的素质对比已经暗暗彰显了一个挑战,那就是,中国在全球化贸易中已经逐渐走向了中心的地位。总之,这个项目对我的影响和启发都很大,也使我收益良多。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的青年教师陈晨捷发表了他对比较哲学的看法:所谓"比较",最初是要看清你我,最终则是要消融你我。安先生常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跳出自我的窠臼才能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文化的特点,而这就需要"比较"。


  休斯顿社区学院历史教授霍华德·伯德纳谈道,他即将发展一门中美历史比较课程,这次的尼山之行是他12年前制定的个人发展计划的一部分。他说,1999年我参加了夏威夷大学东西方文化中心的一个暑期项目,这激发了我进一步学习亚洲哲学的兴趣。在过去的十二年中,我每年都参加亚洲研究发展项目,并提交了教授亚洲历史、亚洲移民、纽约中国城以及中国文化在美国的传播等课程的文件。


  在孔子诞生地尼山度过的一个月的集中学习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和全球化语境中的公民,我比从前任何时候都更希望了解中国、中国文化和中国人。虽说我还没有完全掌握这一个月来需要理解的材料,仅仅在一个月内理解这些确实是太不够了,但我相信会在以后继续深入这个领域的研究和学习,而这个项目为我提供了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除了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之外,让我更多了解中国、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经历恰好就是待在这里与众多的中国学员们发展了友好的关系。这是多么令人赞叹的聪慧善良的人们所组成的集体!我希望长期的珍藏我们共同经历的回忆。

 
 

 

责任编辑:刘永锋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