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所有孔庙 > 苏州文庙 > 最新资讯

活动|相约梅子时间
来源: | 2015-06-11
打印 复制 点击量:2566
6月11日,又到了每周四的梅子时间,来自各个地方的20几位小伙伴,相聚在德善书院,跟着梅子老师学《论语》画《论语》。 我们相聚在一起是缘分。这次参加活动的,有路过的70多岁的阿婆,50年没拿毛笔了,有刚好走到这边看到活动说明的旅游者,拖着行李箱就踏进了书院的大门,有刚结束高考的高三的5位孩子,跟着老师怀着好奇来到这里,也有熟悉梅子追随梅子的朋友们,大家围成两大桌,摊开笔墨纸砚,结下这份缘,真是妙不可言呢。 我们画的是一种勤奋。梅子说每人先抄写一句论语,伙伴们认真投入的写了起来,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没有平时日积月累的勤奋练习何来如今的笔墨潇洒。50年没有拿毛笔的阿婆拿起了毛笔,高三的孩子一开始不敢写,在伙伴们的鼓励下,提笔写起那些早已熟悉的语句,平时那需要快速消化的词语如今变的如此缓慢,有着不一样的感觉,有位女生写完一张再练一张,明显看到自己第二张抄写的进步。无论老老少少,那股投入都透着一种郑重的勤奋。 我们唤起了彼此的天份。写完论语,梅子老师鼓励大家在旁边配上一副画,可以是桌上精致的小摆设,也可以是自己对这句论语的解读,画的过程中,大家又感受到那不同于文字的一种表达方式,原以为画不好的人在梅子的点拨下居然画的非常灵动,连自己都很惊讶。接下来是大家一起诵读部分论语,有共鸣的句子读出来,听听哪些伙伴跟自己有共感。经过这样的慢慢酝酿,梅子启发大家谈论语,拿着写的字、画的画,说一说自己的想法。那份解读,既有对孔子文字的理解,也有不同年纪不同环境下对生活的感悟,哪怕就是一条简单的曲线,不同的人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原来自己平时生活的点点滴滴就在这样的互动中触发出来,特别是5个孩子,小小年纪也有自己一份独特的见解,梅子看着5位高三的学生,有备而来,拿出隔天晚上写的《梅子和孩子》,讲着自己作为孩子对祖辈的追寻,讲着自己作为母亲对孩子的心情,自己的儿子同样也刚刚高三结束,对于参加完高考的孩子们,有着一份特殊的理解和情感。 让我们珍惜这个福分。在匆忙的生活中,来到梅子时间,一切都安静下来,缓慢下来,这份安静和缓慢让我们更好的贴近彼此,贴近自己,这种安静和缓慢,是生活中的不可多得的福分!

 

责任编辑: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