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所有孔庙 > 同安孔庙 > 传奇历史

厦台文缘起于同安孔庙
来源:厦门网-厦门日报 | 2008-06-24
打印 复制 点击量:9217

    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同安孔庙,长期被包裹在现代的水泥丛林中,人们难以一睹这一曾经是厦门最具象征意义的文化建筑。近日,同安孔庙周边的建筑将进行拆除,并将以这处厦门市惟一的孔庙为中心,打造一个大型的孔庙文化广场,预计2008年底完工。记者前往实地进行采访,有关专家向我们揭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同安孔庙与金门台湾深厚的文缘。

    

“ 兴贤育才”石牌坊

   

    古代金门学子心中的圣地

    

    为了探访孔庙的历史和现状,我们和同安文史专家颜立水先生一起来到了同安城区东溪西畔。孔庙深藏在一些现代建筑之中,人们很难从大街上一窥它的全貌,车子拐了一个大弯,进入大街的后边,孔庙才渐渐展现在我们面前刚一进门,豁然开朗,古朴的兴贤育才牌坊和大成殿的飞檐翘角与周围的水泥丛林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反差。我们被这里宁静秀致的文化氛围所吸引。颜先生告诉我们,同安于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实施县治,按封建礼制,一个县治所在地须建文武二庙,于是当时的首任邑令,金门人陈洪济便于登龙坊始建孔庙,南宗绍兴十年(1140年)迁建至现在的地址,现存建筑为清代乾隆三十二年(1768年)知县吴镛重建,其主体建筑为大成殿,屋顶为重檐歇山式建筑,屋架如意斗拱层叠交错,外貌古朴,体现了儒家稳重简约风格。在同安孔庙中,我们发现除了以主祀至圣先师孔子为主体的大成殿之外,环绕着孔庙的四周还有诸多建筑,同安孔庙的南侧有纪念明代理学名宦林希元的林公祠和宋代朱熹首建纪念丞相苏颂的苏公祠,北侧则有明代始建于明伦堂前的兴贤育才牌坊和古城墙上的观澜亭,大院内还有一个石雕园。清代,在大成殿边上重修了泮池和拱桥,拱桥的桥体包括栏杆石共用石料72块,寓意孔子门下的72位贤人。
   

     同安孔庙是古同安(包括今厦门岛、金门、集美、翔安、及龙海市角美等部分地区)的教育中心,它是古同安文教兴盛昌明的标志。由于厦门特殊的地理位置,孔庙的兴建,奠定了一种联系厦台两岸的文化基础,它是两岸学子特别是金门学子心中的圣地。颜立水介绍说,历史上金门是同安的辖地,科甲鼎盛,科举中榜人数远高于厦门岛,金门志中记载到:“金门人文薮也,其地为紫阳过化,历代显宦名儒,先后接踵,科目尤甲一邑。”在朱熹出任同安县主簿后,金门文风大兴,科甲更为鼎盛,明朝时,同安县出进士115人,其中金门籍进士有38人,占三分之一,更曾有祖孙、父子、兄弟、伯侄一并登科的辉煌记录,被誉为海滨邹鲁。 
   

    金门能在历代科举中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与同安孔庙秉承的儒家思想对金门学子的深刻影响分不开的金门学子向来对同安孔庙怀有崇敬之情,由于历史上形成的礼制,金门作为县邑,虽科甲鼎盛,却无由自建孔庙从前在科考时,县考在同安举行,而举人贡生等则在泉州举行,但无论在哪里科考,金门的学子都要穿着整齐的 服装,特意从金门来到这里祭拜孔子,除了显示他们对至圣先师的尊重,更重要的是虔心祈求考试顺利,得以高中,由此可见同安孔庙在金门学子心中的重要地位。

 

 

   孔庙里的观澜亭

   

    孔庙文化在台湾的传播

   

    我们在孔庙里浏览,来到了大成殿前颜立水告诉我们,在祖国宝岛台湾台南的一座孔庙,与同安有密切的关系台南孔庙的主体部分也是大成殿,是南明永历年间郑成功部将陈永华倡导兴建的,它是全台湾最早的孔庙(又称文庙),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台南孔庙是台湾地区最高的官办学府,有全台首学之称也就是说,台湾台南是台湾全岛最早建立孔庙的地方,而台南的孔庙在最初兴建时,正是仿造同安孔庙的样式而建的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面对遭受荷兰殖民者侵略达数十年之久的台湾,觉得应该重新建立中华文化在台湾的普及和教育,由于军务倥偬百废待兴,到了明永历十九年(1665年),辅政的郑成功旧部,同安人陈永华,眼见在台的各项措施已渐次就绪,他有感于家乡儒学与孔庙的密切关系,为了发展台湾的文教事业,便奏请当时在位的郑经兴建先师圣庙,经过二次上奏,郑经决定采纳陈永华的建议,由陈永华主持,仿造同安孔庙兴建台南孔庙在此后的两百多年间,台南孔庙一直是台湾学子心目中的最神圣的地方,文教地位无与伦比,它为台湾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更把祖国大陆优秀的文化教育传统带到了台湾,并在台湾不断传播发展,体现了海峡两岸深厚的文化渊源。

   

    金门即将兴建孔庙

   

    同安是金门同胞的原乡,在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金门都属于同安县辖地,金门与同安关系密不可分,因此有“无金(门)不成铜(同安)”的民间俚语,印证了金门与同安千余年不可磨灭的历史渊源,直到如今,金门的同胞还对同安有着很深的感情。
   

    金门1915年才正式立县,立县后,为了能够延续金门文教兴盛的风气,当地文教人士即倡议要在金门兴建孔庙因为按照传统的礼制,一个地方能否建孔庙是有一定条件的,没有县级级别的地区没有资格兴建孔庙,因此,金门立县后,兴建孔庙也就成了文化界关注的事尽管当时金门人兴建孔庙的心情十分急切,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兴建孔庙的计划却一直未能够实现,金门人对此也深感遗憾。


    近年来,金门县长李炷烽提倡文化治县,在金门兴建孔庙的计划又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为了兴建孔庙,金门方面立即想到了同安的孔庙,曾多次来到同安孔庙考察,收集了大量资料特别是多次向同安文史专家颜立水先生请教,因为他在1987年曾主持过同安孔庙的翻修,具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因此,金门方面多次请他提出建议,询问兴建孔庙的规制,想依照同安孔庙来建造金门孔庙颜立水先生表示,金门是个有文化的地方,如果能兴建一座孔庙,将得以恢宏海滨邹鲁文风,这是许多文化人共同的愿望。


    近来,金门方面得知了同安将对孔庙周边的建筑进行拆除整改,恢复孔庙昔日风貌的消息后,兴建金门孔庙的愿望也更加迫切。颜立水先生说,如今金门已经大致规划好了,土地有了,图也有了,希望孔庙能尽早兴建完成,届时同安和金门的孔庙将相互辉映,见证两岸的深厚情缘文缘。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面对遭受荷兰殖民者侵略达数十年之久的台湾,觉得应该重新建立中华文化在台湾的普及和教育,由于军务倥偬百废待兴,到了明永历十九年(1665年),辅政的郑成功旧部,同安人陈永华,眼见在台的各项措施已渐次就绪,他有感于家乡儒学与孔庙的密切关系,为了发展台湾的文教事业,便奏请当时在位的郑经兴建先师圣庙,经过二次上奏,郑经决定采纳陈永华的建议,由陈永华主持,仿造同安孔庙兴建台南孔庙在此后的两百多年间,台南孔庙一直是台湾学子心目中的最神圣的地方,文教地位无与伦比,它为台湾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更把祖国大陆优秀的文化教育传统带到了台湾,并在台湾不断传播发展,体现了海峡两岸深厚的文化渊源。


    陈永华与台湾孔庙
   

     

台南孔庙“全台首学”匾额

     

    陈永华字复甫,明末清初福建同安人其父陈鼎曾任同安教谕清军攻陷同安,陈鼎在明伦堂自缢当时十五六岁的陈永华在清军入城后出逃从此他下决心弃儒生业,以天下事为己任当时郑成功在厦门,兵部侍郎王忠孝把陈永华推荐给郑成功,郑成功与他谈论时事,终日不倦,并且高兴地说:“复甫,你是当今的卧龙先生。”不久授予参军,并以宾礼相待。 
   

    陈永华为人沉稳,不善言谈。但议论时局,却慷慨雄谈,与人交往,诚字为先平时布衣蔬饭,随意淡如。永历十二年(1658年),郑成功与诸将讨论北征之事,很多人都认为不行,只有陈永华力排众议,认为可行。郑成功很高兴,于是派他留守厦门,并辅佐世子郑经郑成功曾对郑经说:“陈先生是当今名士,我留下他辅佐你,你应当以老师之礼待他。”1662年,郑成功攻克台湾,授予咨议参军。1662年5月,郑成功病死台湾,其子郑经继位陈永华勇于任事,知无不为,谋无不尽。所以,郑经很是倚重他,军国大事必询问他。永历十八年(1664年),陈永华随郑经回到台湾。1665年,就在台湾台南建立了第一座孔庙,因此,有学者认为,陈永华是台湾教育的倡导者。台南孔庙的建立,为台湾省的儒学发展奠定了基础。清康熙二十三年,朝廷将台湾府学设立于此。 

 

   

    台南孔庙在三百多年的历史中历经三十多次修建扩建 图为现在的台南孔庙大成殿

 

    台南孔庙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正式进入了台湾,成为台湾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掀开了台湾教育史的崭新的一页,中华传统文化及教育由此在台湾岛上传播开来。


    台南孔庙内设立太学,时任监军御史陈永华被嗣王郑经任命为学院,也就是太学的主持由此在台湾岛上,开始建起了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最高为太学,相当于高等教育;府设府学,州设州学,为中等教育;乡设乡学,即乡塾,为初等教育所学内容,以讲授三字经千字文和儒家经典为主那时规定:凡民八岁入学,课以经史文章接着,在台湾也开始实行了科举制度:每三年州试一次,州试入选者又经府试院试,取进者入太学;最后每三年一大试,成绩佳者即可入朝为官。


    自此以后,台湾的文风初开,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开始播撒在台湾的土地上,并逐渐绽放出美丽的光彩1665年,陈永华还倡建了台北孔庙清初,台湾回归版图后,随着清朝政府对台湾管理的加强,历任的巡台长官都亲自兼任台湾的学政(教育长官),凡台湾岛上的府县均设立府县儒学,因儒学是地方政府的官办学校,大多设于各府县的文庙(即孔庙)内,所以孔庙就成为儒学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台湾现存的孔庙中,由陈永华倡建的台南孔庙和台北孔庙仍是台湾最著名的孔庙。

 

责任编辑:歡歡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