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所有孔庙 > 祁县文庙 > 传奇历史

祁县古城
来源:华夏经纬网-祁县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研究 | 2011-06-23
打印 复制 点击量:19119

昭馀古城门   

 

    祁县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务院1994年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古城是集传统街巷、店铺、寺庙于一体的庞大的明清建筑群,现今“一城、四街、二十八巷、四十大院”的格局基本保存完好,再现了明清时期古城的整体格局与风貌,历史上四条大街店铺林立、商号云集,尤以东西大街被誉为“明清商贸第一街”。古城内商贾大院墙高院深,造型华丽;古寺观庙,或南或北,或东或西,各司其职,成为古城内空间、信仰、乃至文化的向心,唯系古城千余年的社会、经济、文化网络。


    追根溯源,祁县古城及民居的建设皆源于其特定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根脉。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祁县人却有着以经商为荣的传统。源于山西晋商的票号业,祁县人也是创立和发展者,商业发达时期,县城一派繁荣景象。从现存建筑依稀可辨当年店铺的门类,民宅的营造也处处体现着以商为荣的经营理念。


    时事变迁,如今古城墙已荡然无存,但豪华宏大的明清古建筑群依旧述说着当年的盛况。祁县古城与平遥古城一样是古代城市规划理论思想的典型实例反映,但与平遥古城相比,祁县古城蕴含着另一种文化现象,毕竟渠氏家族、乔氏家族曾经各自垄断了东西半城,这里的古建筑规模更宏大,结构更精巧,工艺更精细,文化品味更高。祁县古城与平遥古城的雄伟与众多晋商大院的雍荣相比,更多地体现在它的集古老街巷、店铺、民居大院、古寺庙以及众多名人、民俗于一体的文化现象。祁县古城完全堪称为平遥古城的“姊妹花”。

 

    一、 祁县古城的建置及沿革
   

    祁县历史悠久,可以一直追溯到新石器时代。20世纪50年代发现了梁村古文化遗址,在距今五千年以前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人类就在此繁衍生息。
   

    祁县地处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南端,大岳山北麓,汾河中游东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12″~112°39′6 ″、北纬112°4′5″~37′28°6″,东与太谷县相邻,西与平遥县接壤,南与武乡县交界,北与清涂县毗连,东南与榆社县山峦相依,西北与文水县隔汾河相望。地势由东南渐向西北倾斜,平面轮廓呈东南至西北长条状。县政府驻地在昭馀镇,位于县境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8′、北纬37°21′。
   

    据《周礼•职方》与《尔雅•释十薮》记载,在远古时代,太原盆地南面是一片长满杂草的积水地带,叫做“昭馀祁泽薮”,祁地由此而得名。
   

    祁地春秋战国时期属晋国,公元前556年将祁地分给大夫姬奚做食邑。姬奚以地为氏,改姓祁,即祁黄羊,城邑建于今县城东南7.5km的古县村,历经2500多年的风雨沧桑,到本世纪初年,下古县村东门楼巷、南口等处,仍有古土城遗址可寻。村中原建古祁奚庙,祭祀祁奚,于建国前塌毁。秦、汉、三国属太原郡,西晋祁(265-290年)仍归并州统辖,县治迁徙至今县城东南3.5km的祁城村,现古城已无遗址可寻,但仍有“城角池”、“城门口”等地名,可大致推测古城的位置。直至北魏太和年间(477-499年),并州别驾分瓒始迁县治至今址,筑土为城,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
   

    北魏城垣原系土城。周长四里余三十步,高二丈五尺,厚一丈八尺,四周挖护城池,池深一丈。明景泰元年(1450年)重修,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增筑。太原卫经历庄科来邑视事,令增加高、厚各五尺,创筑东、南、北月城三座。增修敌台三十座。万历五年(1577年)土城周围砌砖加固。周长如旧制,高、厚又有所增。万历八年(1580年)大加修缮,四门上各建重楼一座,城四角增设角楼高七尺,宽一丈。城壕外遍植柳树,计二千余株。至此,城益雄峙。康熙十年(1671年)城复颓圮,东城墙坍毁过半,后修补。四十四年(1705年)、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均重加修葺。
   

    祁县城西门外有西关城一座,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创筑,初为土城,隆庆四年(1570年)易为砖墙。城周长二华里,高二丈五尺,底厚二丈,顶宽一丈,女墙高五尺。设东门一座,北门一座,南门三座,敌台八座,俱设楼舍,西、南、北三面各有壕沟一道,三条一丈,宽三丈。内设护墙一道。南门外有演武场一座,东门紧靠大城壕与县城互为倚托。
   

    至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城里关外修筑明碉暗堡,深挖护城河,四门城楼及角楼改造为碉堡,古城遍体疮疤,面目皆非。1955年前后,为便利交通,于城墙小东街东口桂林巷祁县中学门口、天相街西口、火神庙街北口、新道街东口开挖五条通道。1970年前后,城墙平毁,但古城格局依然风韵犹存。


    二、 祁县古城社会经济环境
   

    在明清时期,晋商是当时国内势力最大的商邦,也是当时国际贸易中的一大商人集团。从明初到清末,他们在商界活跃了五个多世纪,其活动区域遍及国内各地,并把脚足踏到了欧洲、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晋商的经营项目也十分广泛,“上自绸缎,下至葱蒜”,无所不包。尤其清代创立票号之后,商品经营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一度执全国金融界之牛耳,并且其经营资本之雄厚,经营项目之多,活动区域之广,活跃时间之长,在世界商业史上是罕见的。就晋商整个群体的社会经济环境而言,晋商本身的特质是重要的内因,但同时,到了清代,也得到了优于明代的更多的客观条件和宏观环境。首先,国家的统一,政治局面的相对稳定,为晋商遍及南北的经商活动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第二,清代前期水陆驿站干道的迅速扩展,为山西商人占领北部、东北、西北广大市场提供了贩运贸易必需的交通条件;第三,清代前期,在明人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清政府采取的发展生产,鼓励商业活动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顺应了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趋势,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基于上述历史条件,经过大力经营,积极开拓,其商业经营资本获得了长足发展。进入道光以来,晋商首创了山西票号。随着票号业的发展,使商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晋商成为当时国内商业和金融界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它促进了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扩大了国内外贸易市场;促进了明清封建文化的发展,推动了山西近代工业。
   

    祁县地当通衢,历来交通便利,乾隆《祁县志》卷二记载:“祁西南道河东,通秦陇,东南逾上党,达中州,北当直省孔道。固四达之衢也”。
   

    明清时境内有两条驿道通过:一条为京陕官道,是秦陇等地北上的必由之路;另一条是太原到上党潞安的府官道。子洪口,东有板山,西有白寺岭,海拨均在1100米以上,沟宽500米。昌源河顺沟北流,双峰对峙,形成天然关隘,各方商旅均从此路过。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上述两条驿道都是十分重要的交通干线。正是由于交通的便利,祁县商业历史悠久,声誉远著。祁县人经营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发端于宋,初具规模于明清,大盛于清末民初。
   

    明代中期,便已结成了财力雄厚、人数众多的祁县商帮。进入清代以后,发展更快。祁县人开设的商号遍布全国各大商埠,甚而远至俄国的西伯利亚和莫斯科,朝鲜的平壤、仁川、汉城,日本的东京、神户、大阪,以及南洋各地。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北京城共有300多家粮店,祁县人开设的就有100多家,以经商为荣,蔚然成风。当时的职业选择是把最有才能的子弟送去经商,次一等的才令其读书求仕,以致连一些秀才也不再求仕进,而投笔从商。到光绪年间,竟然出现了参加考试的额定童生都凑不够的局面。当时的民谚有“秀才进字号——改邪归正”,“家有万两银,不如在茶票庄上有个人”等等。据建国初期调查,清末民初,祁县总户数为2.8万户,60%的家庭有经商史,由此推算,大约有1.5万人从事商业活动,占总人口10%。除县人外出设庄经商之外,县境内商业活动亦极兴旺。县城以及贾令、东观、子洪、来远等集镇,店铺林立,行业齐全。宣统二年(1910年),全县有各类店铺1000余家,其中县城236家,贾令镇167家,东观镇114家,子洪镇42家,来远镇23家,其余散布在各乡村。1912年,县城商号为214家,1948年降为112家。按照商业经营活动区域划分,祁县商帮大致可以分为旅蒙商、东北帮、湖广川贵帮。
   

    祁县商帮的经营范围应有尽有,无所不包,其总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各个阶层不同的物质需求。按经营项目区分,可以分为茶庄、钱庄、当铺、票号、彩帛、花布、杂货、六陈行、药材、鞋帽、炉食、文具、铁器、皮麻、山货、染织、肉食、锡铬等行业。开设年代最早的要数茶庄,到1920年县城有商号214家。
   

    茶庄有长裕川、巨贞川、永聚祥、大德诚、大玉川、裕盛泉、德逢源、巨盛川、大德川、宝聚川、古源川、宏源川、通川盛、福廉泰、大德兴等近20家,业务属于收购、加工、贩运、批发一条龙流水作业性质。资本都在十万两白银左右,获利极丰。其中长裕川总号在祁县城内段家巷(省级文保单位),大德兴在城内西大街(县级文保单位)。
   

    药材有创办于明代初年的裕丰堂药铺,在城内东大街;永春原为前店后场式的中药材加工企业,其所产参茸龟龄集与太谷广字号齐名,在城内北大街。这两处均为县级文保单位。
   

    祁县民族商业资本家投资最多、规模最大,对国计民生最有影响的商业当数票号。
   

    祁县第一家票号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合盛元宣告成立。(平遥县日升昌诞生于道光初年),至光绪十五年(1889年)祁县城内先后出现票号12家,其中有合盛元、三晋源、大德兴、大德恒、大德通资本雄厚,极负盛名。
   

    票号创办初期,主要是为便利商人存放、汇兑。后来逐渐发展到与清廷官僚勾结,代官府解赋款,存捐税,官员或候补或新迁等费用均由票号垫支,一候到任,票号则派人监督财政,收还欠款本利,官府经费均由票号代为汇兑或存放生息。票号逐渐掌握了清廷的金融命脉,光绪年间,为票号最盛时期,全国有63家票号,祁县就占了21家,有“执全国金融牛耳”之誉。在祁县经营商业规模最大、盈利最多的先有张家、翟家、孙家,后为又有乔家、渠家、何家,其中乔在中堂,梁九如堂,何三何堂,都是闻名全国的巨商大贾,他们都有一千万白银以上的商业资本。 
   

    祁县手工业历史悠久。纺纱织布遍及农家,酿酒拌醋,熬盐炼硝,造曲做酱,编席制草,冶炉锻铸,城乡皆有。清乾隆年间,在关外开翻砂制铁业务。光绪八年(1882年)创办印刷店,在全省最先采用铅字印刷。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北关开办益晋染织有限公司,雇用工人500名,织造白布、毛巾和线袜。
   

    明清时期的祁县古城,与晋商的活动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按推算,5万人的小县就有万人在外从事商业活动。当时有民谣称:“生子有才去作商,不差七品空堂皇”,反映出这些外出在票号工作的祁县人,其财富远远不止万两银。如果60%的户这样经商,因商而富甲一方是显而易见的。曾出现过戴家、孙家、渠家、何家、乔家、李家、马家、颉家、许家等巨商,有“四大、八小、十六财东”之说,其中乔家、渠家则是晋商12大户之一,渠家有“渠半城”之说。乔、渠两家大家族实际支持着祁县古城的社会经济。

 

 

责任编辑:歡歡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