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资讯 > 文化创意

南京29中校长讲孔子 为家长教育孩子支招
来源:扬子晚报网 | 2011-08-22
打印 复制 点击量:3766

 

    美国的“虎妈”用严厉逼子成才,南京29中校长却请家长学孔子宽容对子女!在日前开幕的上海书展上,南京29中校长、孔学研究专家孙汉洲新作《跟孔子学做家长》引起热烈反响,孙校长“穿越”两千多年发掘孔子50多条家教宝典,困扰当下家长的小升初择校、该不该上辅导班、孩子被欺负怎么办等诸多热点问题,都能一一找到解决办法。

    不学“虎妈”,宽容对子女

    中国的传统家教素以“严”字著称,民间也流传着以严为内容的教子格言,如“棒头出孝子”、“打是疼骂是爱,不打不骂要变坏”,现在倍受关注的 “虎妈”也坚持推崇自己的严厉家教。孙汉洲却不认同,他认为这是对古代教育思想的曲解,家长应该学会宽容子女。“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意思就是严格地要求自己在责备和批评别人的时候尽量和缓宽厚,对别人如此对待子女也应如此。”

    家长典型表现

    逼着孩子学画画学钢琴


    自家孩子考试成绩差一点就归因为不认真,于是拳棒相加,一个真实的例子,一名初中生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进入一所高中名校,家长给孩子定下“要争第一再创辉煌”的目标,然而新学校云集了各所初中的尖子生,因此孩子第一次考试只占了个中等,家长却不分析原因,简单归结为孩子没有认真,先训斥后打骂,一次、两次,最终在期中考试来临之际选择自杀。现在很多孩子在牙牙学语时,家长就教他们背唐诗宋词,上了幼儿园教识字画画、学舞蹈、学钢琴,上了小学又要学奥数,很多孩子张口就是“我爸我妈逼我学……”。

    孔子支招

    【原文】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译文】 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怨恨自然就不会来了。

    校长解读

    不要用“爱”播下仇恨的种子


    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父母抱着家道尊严的思想,忽视和孩子的互动交流,用高压姿态对孩子采取压制性的教育,用有损孩子尊严的做法教育子女,其结果是父母用“爱”播下了仇恨的种子,这种没有宽容的爱是最可怕的。孙校长认为,孩子成长有自身的规律,家长过度期望揠苗助长反而适得其反,孩子犯的错误是实践中尝试,家长应该予以宽容和谅解,再让孩子认识错误或者指导他们正确的做法,这样才能保护孩子天性,让他们的好奇心和创新能力自由发展。

 

    上名校不可人云亦

     每年到了小升初、初升高的时候,家长们总是想尽办法往名校挤,为了实现孩子增值,之前更是各种培训班、兴趣班报了一大堆,然而孩子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条件考上名校的。“家长培养孩子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偏听偏信,不能见到别人的孩子某方面出色进了名校,就让自己的孩子也向那个方向努力。”孙汉洲说,每个孩子的发展程度、智力水平、兴趣爱好都是不同的,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据个体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确定施教目标、途径和方法。

    家长典型表现

    分数不够花大钱硬上名校


    女生小赵中考考了620多分,自己想上职高学护理专业,这个成绩也绰绰有余,但是爸爸妈妈一心让她上普高,今后可以考大学,找人花了十几万元把女儿送进一所重点高中借读,结果由于基础就比别人差,每次考试都是班上最后几名,小赵越来越自卑,最后产生严重厌学情绪,不得不退学。高中生小刘喜欢英语,但是因为分数、志愿等复杂情况硬是被父母说服大学考了中文系,父母觉得中文有前途、有饭碗,出来能当老师,结果迎接他的是四年痛苦的时光,因为依然喜欢英语他每天自带板凳到英语系旁听,渐渐地他觉得自己疏离了中文系,专业课程落下越来越多,而英语专业的学习又不成体系,大学四年时光白白荒废。

    孔子支招

    【原文】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先进》)

    【译文】 子路和冉有都向孔子提出“闻斯行诸”的问题,即“得到真理就马上干起来吗?”孔子的答案竟完全相反,引起公西华的疑问。孔子回答说:冉求平日做事,过分谨慎,所以我给他壮胆;仲由的胆量却有两个人的大,勇于作为,所以我要压压他。这是典型的因材施教的例子。

    校长解读

    要识别孩子的兴趣优势和能力水平


    每一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的闪光点,而教育的最终目标正在于“发展个人天赋的内在,使其经过锻炼,能人尽其才,在社会上赢得他应有的地位。”孙校长建议,和孩子朝夕相处的家长应对孩子充满信心和爱,仔细观察观察并识别孩子的兴趣优势、能力水平,为孩子找到一条最适合成长的道路。

 

责任编辑:ZK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