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文化活动 > 贡院 科举

末代状元刘春霖因旱而生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 | 2004-11-07
打印 复制 点击量:6891

刘春霖

 

    在中国封建社会推行的科举制度寿终正寝的终点站里,刘春霖成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状元。

 

  刘春霖,字润琴,出生于河北省肃宁北石宝村。他自幼聪慧,读过的书,一遍就能背诵。他尤其喜欢练习毛笔字,几年苦功,练就了一手好书法。

 

  光绪十六年,刘春霖考中秀才,后入保定莲池书院,师从古文学者吴汝轮先生。光绪二十五年考取了拔贡,光绪二十八年考取举人。光绪三十年夏天,刘春霖参加殿试,一举获得一甲头名,得中状元。就在刘春霖金榜题名后的第二年,清政府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宣布“停止科举,推广学校”。科举制度的废除,使出身于农家的刘春霖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他因此戏称自己是“第一人中最后一人”。

 

  在参加殿试时,刘春霖文思敏捷,运笔自如,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卷面字迹极秀丽。殿试后,在文华殿经礼部八位大臣阅卷,刘春霖被排在前十名中。

 

  当时,正值戊戌变法失败,光绪被慈禧太后软禁瀛台,大权掌握在慈禧手中。八位阅卷大臣一合计,就让传护官将前十名的卷子送到颐和园,让老佛爷亲定。慈禧正为内忧外患搅得焦头烂额,心神不定,她先看了几个人的卷子,觉得都不合自己的心意。当看到刘春霖的卷子时,卷面上那清秀娟丽的小楷字,使慈禧眉宇舒展,又一端详“刘春霖”三个字,更是频频点头。原来,这一年大旱,她联想到:春霖即春风化雨,普降甘霖。加之刘春霖籍贯直隶肃宁,更觉得这个地名符合她盼望肃靖安宁的心愿。

 

  按照祖制规定,状元是由皇帝御笔点批的。从传护官口中得知老佛爷的意思后,光绪皇帝举起御笔,点刘春霖为一甲头名状元。

 

  中状元后,刘春霖被授翰林院修撰。次年,便和同科进士沈钧儒、谭延闿、王揖堂等人一起奉派到日本政法大学留学。归国后,历任资政院议员、记名福建提学使、直隶高等学堂提调和保定北洋女子师范学校监督等职。

 

  1914年至1924年,刘春霖历任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和曹锟等总统府内史(相当于秘书长),并兼任中央农事实验场和直隶高等学堂学监等职。1920年、1921年曾两次代表大总统徐世昌到山东曲阜,主持孔子“大成节”典礼主祭,名噪一时。

 

  刘春霖在总统府任职十年,用他自己的话说这纯粹是“执戟东方,滞白宫”。自比“执戟郎”,充当总统府应景的摆设而已。当他目睹了“府院相争”和“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一幕幕丑剧之后,深知“吾驾难回水势东”,便毅然隐退。

 

  1935年的一天,伪“满洲国”的国务总理大臣郑孝胥派人带着溥仪的诏书来北平邀请刘春霖前往,并许以伪满教育部部长之职。刘春霖不为高官厚禄所动心,严词拒绝。“七七”事变爆发后,大汉奸王揖堂也想借刘春霖状元之名作招牌,邀请他出任北平市市长,同样遭到拒绝。王揖堂原以为他和刘春霖是同科进士,又一同东渡日本留学,以这种故交的关系邀请,一定是十拿九稳。可没想到,刘春霖不仅严词拒绝,还和王揖堂绝了交。王揖堂恼羞成怒,暗中鼓动日本兵,将刘春霖全家人赶出家门。刘春霖愤愤地说:“宁作华丐,不当汉奸!”

 

  1942年1月18日,刘春霖带着状元残破的春梦,带着一生的遗恨,离开了人间。死后,他的名字曾列入广东和香港书谱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书法双词典》一书。并留有他书写的《大唐三藏全教序》、《文昌帝君阴骘文》、《闲邪公家传》、《灵飞经》等字帖数种,这些,都已成了末代状元留在人间的瑰宝。

 

责任编辑:刘永锋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