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焦点专题 > 中国古代科技与儒学的同步发展

沈括,上战场的科学家
来源:环球人物 2013年29期 | 2014-10-30
打印 复制 点击量:5781

 

    在宋朝士大夫中,沈括是最博学、最富于创造激情、人生经历最丰富者之一。在学术上,他对文学、史学、天文、地理、历法、数学、医药……几乎无不涉猎,无所不通;在经历上,他科举出身,任过地方小吏、州郡长官,在京做过皇帝秘书,在外任过守边将帅,入能辅助贤主,出能纵横疆场;在政治上,他参与了王安石变法,有自己的改革思想,提出过改革主张,并在一定范围得到实施,功不可没。可以说,沈括不但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还是一位贯通人文和自然领域的科学家,更是一位忧国忧民、勇于改革、才兼文武的政治家。他多彩的人生,为我们解读那个时代提供了最佳视角。

 

    以文学闻名士林

 

    宋代词人柳永说:“钱塘自古繁华。”而钱塘除了繁华之外,还有人文荟萃的一面,北宋大诗人周邦彦、林逋都出自这块灵秀之地。沈括也是众多名人之一。

 

    沈括的父亲沈周,任过润州(今江苏镇江)、泉州(今福建泉州)等地知州,官至太常寺少卿(负责祭祀的官员)。母亲许氏,是苏州吴县的大家闺秀。良好的家教,浓厚的人文氛围,加上天资聪颖,让沈括从小品学兼优。

 

    1051年,父亲沈周去世。3年后,沈括被朝廷以父荫授予海州(今江苏连云港)沭阳县主簿一职,从此步入仕途。好学上进的沈括,却不甘坐享其成,而是发奋读书,要以优秀的学业来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由于埋头苦读,用眼过度,沈括不到20岁便患了眼疾,长期疼痛,困扰着他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但这依然没有影响他求学上进的信心和决心,他甚至辞去了主簿职务,来到哥哥沈披家中,全身心投入到了科举准备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1062年,沈括以苏州府试第一的好成绩,获得进京赶考的“入场券”,于第二年顺利通过省试、殿试,考上进士,授扬州司理参军,迎来人生新的起点。此后,他历任要职,显赫一时。

 

    在今人的眼里,沈括是位科学家。如今还流传着他发现石油的故事:沈括在延州(今陕西延安附近)任职时,发现沙石和泉水相杂的地方,常常冒出一股股黑漆一样的液体,当地老百姓把这种液体称为“脂水”,采集到罐子里,用来照明。沈括生性敏感,断言:“此物必大行于后世”,并把它命名为“石油”,记录在《梦溪笔谈》中,还挥笔写下一首《延州诗》:“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

 

    在宋朝人眼里,沈括却以文名享誉士林,是位不折不扣的文学家。《宋史》评价他“博学善文”;散文家曾巩在为沈括母亲撰写的墓志铭中,赞扬沈括“有文学”。而沈括也的确才思敏捷,著作颇丰——有诗文集《长兴集》、散文随笔集《梦溪笔谈》等。当代历史学家杨渭生在谈到沈括的散文、诗歌时说:“这些诗文内容充实,意义超卓,文笔简练。或状物写景,叙事抒情,寄语怀人,写得栩栩如生;或针对时弊,分析入微,雄辩说理,明快清晰,均具较强的感染力……”对沈括的文学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

 

    从沈括的作品来看,其诗歌精工,散文活泼,融科学性、趣味性与文学性于一体,呈现出简洁、生动、亮丽的风格,在北宋文坛上独树一帜。

 

    坚定的变法参与者

 

    北宋开朝至宋神宗时期,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虽然有过一度繁荣,但由于朝廷机构臃肿,人满为患,外部北方辽国、西北夏国不断侵扰,军费开支陡增,加上花钱买和平,每年要向辽、夏支付高额的“岁币”,导致国家财政空虚,人民生活困苦,许多走投无路的百姓甚至揭竿而起。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之下,年轻的宋神宗为了摆脱困局,起用王安石,推行了“熙宁变法”。

 

    这一时期,沈括的仕途恰呈上升之势。他与范仲淹、王安石这些优秀的士大夫一样,熟悉基层情况,了解民间疾苦,对北宋“积贫积弱”现象洞若观火,很早就树立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他的仕宦生涯中业绩不凡,在沐阳主簿任上,他主持了沐河的疏浚,使沐河两岸新增良田7000顷。他任馆阁校勘时,向宋神宗上了《南郊式》一书,建议改革“郊祭”仪式,施行后,每年为朝廷节省开支数以万计。

 

    沈括当年参加礼部省试时,王安石是考官,两人有师生之谊。加上沈括在任上表现出卓越的才干,作为宰相的王安石,当然是熟知而欣赏的。所以,1071年,当沈括为母亲守丧期满后,王安石立即推荐他出任检正中书刑房公事,这是为配合改革而新设置的重要官职。后来,宋神宗还安排沈括出任三司使(即财政大臣),负责全国钱谷出纳、平衡财政收支。这时,沈括成为了“熙宁变法”的决策参与者,地位举足轻重。其间,沈括牵头疏浚汴渠,改制天文仪器,编制新历,察访两浙,兴修水利,推行免役法、义勇保甲法,整顿盐政,在改革中做了许多实事好事。

 

    舍生忘死的外交官

 

    北宋那时已不是很太平。虽与辽国在多年前签订“澶渊之盟”,达成了和平协定,双方总体上互不侵犯,保持着表面的平静。不过,大冲突没有,小摩擦却不断,尤其是边界线划分问题,经常引发争端。1073年冬,辽国派使者来宋,说宋军在辽国蔚州、应州、朔州等地建设军事设施,侵犯了他们的领土,要求与宋重新划定两国在这三州的边界线。因为辽国气势汹汹,宋朝在武力上还不足以与之抗衡,宋神宗只得同意重新谈判。

 

    经过多轮磋商,事情没有明显结果。问题的关键是,辽国认为宋军设施建设在河东黄嵬(音同“围”)山以北,而这些地方都应该属于辽国。宋方则一直以来都坚持以长城为宋辽边境线,虽然暂时找不到铁证,但坚决不同意以黄嵬山为界,双方僵持不下。

 

    1075年3月,辽国再次派来使者,并带来辽国皇帝的国书,指责宋朝谈判不诚,拖而不决,是想不了了之。这次,辽国进一步明确要求以黄嵬山为界,辽使萧禧甚至甩出狠话,谈不成,誓不归国。

 

    在宋方谈判代表束手无策之际,宋神宗一面让人反复做辽使的感化工作,一面起用沈括,让他以侍读学士身份出使辽国,以表诚意。为了弄清多年边界问题的来龙去脉,沈括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件,发现历来双方的文件上,有以长城为界的明确表述,双方争执的黄嵬山,却在长城以南30里处,若满足辽国要求,势必把国界南移30里。掌握了这些情况和相关证据后,沈括心里有底了。

 

    不过,沈括此行极度危险,为何?一是辽使萧禧工作依然没做通,他不回去,辽国不准宋使入境;二是辽国对这30里地志在必得,谈判成功率几乎为零;三是谈判不成,有辱使命,一味争取,辽方震怒之下,沈括恐有性命之忧。宋神宗深知沈括此行凶多吉少,临行前,关切地问他,如果遇到危险怎么办?沈括毫不犹豫地回答,哪怕牺牲生命,也要完成使命!

 

    同年4月,做通萧禧的工作后,沈括率队赴辽。他把搜集到的大量文件资料默记于胸,又让随行人员背熟。5月底抵辽后,辽国安排枢密副使杨益戒作为谈判代表,接洽沈括一行。在谈判中,沈括首先表达了谈判诚意,代表宋朝回谢辽国。然后,他历数了自“澶渊之盟”以来两国的相关文件和铁证,对辽国以黄嵬山为界的要求进行驳斥。当杨益戒说以数里之地、绝两国之好,不利于和平时,沈括以“国之道义、民之根本”为理由,申明寸土都是祖宗的基业,让对方哑口无言。后来,当对方有所松动,提出退一步以天池中心为界时,沈括大义凛然地说,我受命以长城为界,不知其它。

 

    双方前后进行了6场会谈,辽方旁听者一次比一次多,最多达到千余人,双方唇枪舌剑,谈判险象环生,沈括始终不退缩、不畏惧,舌战群儒。在沈括一行有礼有节、有根有据的力争下,辽方最后同意以长城为界。宋朝终于取得了外交胜利,这在宋辽外交史上是十分少见的。

 

    骏马奔驰保边疆

 

    出使回来之后,沈括更受器重,在三司使和翰林学士任上前后近两年,但就在他达到权力巅峰之时,却因为王安石变法失败而遭到排挤和打击,被贬宣州(今安徽宣城)。

 

    沈括内心是委屈的,他在宣州写下《十松亭》一诗:“欢然相对默终日,意得那须言强多。我身未得从子老,嗟尔系此成蹉跎。”抒发了心中的郁闷和伤感。不过,他郁闷而不灰心,伤感而不绝望,他甚至在向宋神宗的上书中说:“许国之心,灰朽未忘!”表达了报国的信心和决心。

 

    宋神宗是最了解沈括才干的人,不但知道他是一位理财专家、行政好手,而且通过沈括平时一些关于军械制造、边关防务的建议,知道他是一位军事家。1080年,宋神宗力排众议,不但重新起用沈括,还把他派上了前线。这一次,沈括的对手是西夏。

 

    宋神宗上台以来,按照王安石的建议,对辽以和为主,对西夏以攻为主。沈括在陕西前线与副帅种谔一起,整顿防务,训练士卒,研究进攻策略,措置粮草保障,常常忙到深夜。在此期间,宋神宗乘西夏内乱之机,组织30万大军,发动了进攻西夏的“五路会战”。作为整个会战中的一员,沈括亲自指挥了几场战役,战无不胜。

 

    1081年,西夏数万军队进攻顺宁寨(今陕西志丹县北),沈括一面安排大将景思谊率领3000兵马主动进攻,又命令李达率领千人,携带足供10万军士所需粮草出击,谎称延州主帅沈括前往顺宁督战,离散敌人军心,结果西夏军队不知虚实,不战先乱,被迅速击败,宋军以少胜多。不久,他又利用宋朝西征军东归的声势,用计智取好几处西夏军事要地。

 

    1082年,沈括率军攻占了西夏金汤等要塞后,便向朝廷请示在横山建城,确保新占领区的安全。但朝廷派来商议建城一事的大臣徐禧,却要求把营建在离西夏更近、离宋朝后方更远的永乐城。种谔坚决不同意,沈括迫于朝廷方面的压力,同意建永乐城。然而,修建永乐城,等于把自己暴露在敌人的枪口下,加上增援、补给线长,永乐城无形中成为了前线的“孤城”。所以,完工后,西夏便以30万军队进攻永乐城。徐禧贪功,安排沈括留守米脂,自己率军督战,结果永乐城被攻破,宋军3万多人全军覆没。

 

    同时,“五路会战”其它战线虽然前期取得局部胜利,但后来终因轻敌冒进和增援不及而全面溃退。至永乐城失陷,宋神宗组织的“五路会战”彻底失败,王安石通过“熙宁变法”积累起来的物质和军事优势在“五路会战”中丧失殆尽,从此再也没有进攻西夏的勇气和实力。朝廷秋后算账,因为徐禧战死,沈括成了替罪羊,“责授均州团练副使、员外郎,随州(今湖北随县)安置”,相当于撤职查办,监视居住,从此结束了仕宦生涯。

 

    1085年,宋神宗去世,宋哲宗登基,大赦天下,沈括得以内迁至秀州(今浙江嘉兴),不过行动仍然遭到限制。1088年,沈括因向哲宗进献《天下州县图》获得关注,解除了对他人身自由的限制。于是,一家搬至润州,定居于“梦溪园”。他一边享受着悠闲自在的农居生活,一边埋头写作《梦溪笔谈》,于1095年在这里去世。

 

    沈括这一生,识见超前,才干卓越,贡献巨大。他的能力和水平,在北宋一朝能与他堪称伯仲的,只有范仲淹和王安石。而他超前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成就,在当时则无人能出其右。

 

作者:晏建怀

 

责任编辑:Luffy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