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焦点专题 > “国学立户”:中国文化自觉?国学教育虚火旺?

国学百年争论的实质
来源:光明日报 | 2010-01-11
打印 复制 点击量:4013

 

    最近看到不少媒体报道,国内一些大学或者是研究机构成立了国学院、国学课堂、企业家国学培训班。这几年,社会上很流行儿童读经,其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释、道。一些媒体称出现了又一轮国学热。我认为,不能说现在才出现这样的国学热,其实一百年间国学就没有中断过,虽然时高时低,时凉时热。为什么会这样?从这个现象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这确实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国学的概念从诞生起就争论不断

    什么是国学?虽说百年来不断在讨论,但是并没有大家都认同的说法。近百年来,西方文化东渐,产生了西方文化和中国本土传统文化之间的差异。最初用新学和旧学、中学和西学这样不同的名字来区别。后来又提出国学的名词,其实也就是中学,也可以说是一种旧学,因为它是国产的。

    国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国学包括了文、史、哲,政、经、法等许多内容,是个综合的学科。因此按照现代的学科分类,国学很难作为单独的学科确立它的“名分”。

    国学这个概念刚出来的时候,可以称之为国学大师的就是章太炎(即章炳麟—编者注)。他以传统的小学作为国学的基础。小学是中国古代的文字、音韵、训诂的学问,也就是阅读古籍基本的方法。从这里入手,再学经、史、子、集四部,章太炎认为这就是国学。这是比较传统的说法。梁启超的思想就更开放一些,他认为国学应该是中国历代学术的思想史。后来钱穆传承了梁启超的说法。他讲的国学讲义录和章太炎先生讲的不一样:钱穆先生主要讲国学思想的转变。到了胡适先生那里,国学的范围就更扩大了,他心目中的国学就是国故学,也就是说一切属于中国传统的学问都叫国学。

    我觉得给国学定义很难。比如有人认为国学就是西方的汉学(以汉文字为载体的就是汉学),但中国自己也有研究所谓“汉学”的。所以我的理解是:国学就是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

    文化在整个历史中是非常重要的载体,而历史又是我们认同这个国家的最核心的东西。鸦片战争前,著名思想家龚自珍,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很有研究。他研究这段历史得出一个重要的教训:“欲灭人之国,必先灭其史。”也就是说,后人不知道他自己的历史,不知道历史就不认同这个民族、不了解这个国家。

    认同历史就要认同文化

    首先我们看看近代百年,我们是怎样开始怀疑否定自己的文化的。

    鸦片战争前后,以魏源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接触西方文化的时候,看到西方列强船坚炮利,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这以后形成了所谓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重要人物张之洞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他的意思是说,我们主要是要学习西方船坚炮利的器物文化,而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不能动,即中体西用。

    洋务运动搞了30年,代表是建立了北洋水师,可是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水师却战败了。1895年严复发表了文章,认为只学西方的器物是不行的,还要学习人家的政治制度,所以要改革,并批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这个说法在当时看来非常有道理,可是现在看来这话不一定全面。而且,如果参照我们的邻国来看,当我们提出中体西用这样口号的时候,日本也提出了一个口号叫 “和魂洋才”,以他们本土文化为载体,来吸收西方的文化。日本后来没有改变这样的口号,一直延续下来。他们坚持本民族的传统,吸收了西方的文化,其中也包括了精神文化的方面。但是中国从这之后开始全盘否定自己的传统,去吸收西方的文化。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后来又发生了旨在“改变政治制度文化”的戊戌变法。但戊戌变法同样失败了,这时人们考虑到不仅仅是器物文化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政治制度文化的问题,而是在器物文化、政治制度文化的背后更深层次的精神层面的东西,所以才有后来开始的新文化运动。

    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试图在整个的精神层面上进行改革,大量引进西方的东西,彻底地批判中国的传统。

    到了“五四”的时候,欧洲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整个的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冲击。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中国有很多人去那里考察,发现欧洲的文化也不是十全十美的,特别是它那种以物质文明为主体的文化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梁启超去了欧洲考察以后,在1920年初就发表了一篇很大的文章,后来成了一个小册子,叫做《欧游心影录》。他反思了当年他们这一批人要完全否定自己传统的想法是否正确,觉得中国传统文化中间也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自己来反思的东西。到了1921年,梁漱溟先生发表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也讲到了东西的文化其实是各有优缺点,而且是不同类型的文化。这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时期里其实有很多人都在反思: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行不行?

    现代化不是全盘西化,中国传统文化也不能“一统天下” 

    到了上世纪30年代的中期,中西文化的争论就更激烈了。有一批学者公开举起了“全盘西化”的旗,影响很大。

    这一口号提出的时候是1933年,中山大学的一位教授陈序经认为,在当时的形势下,中国文化唯有彻底西化才有出路。那时他的思想和很多人有共鸣。

    公开西化的文化主张出来之后,1935年,有10位著名的教授发表了《中国本位文化的建设宣言》,可以说是针锋相对。所谓本位文化,也就是国学的问题。这个宣言里面开头的第一句话非常惊人。“从文化的领域去展望现代世界里面固然已经没有了中国,就是在中国的领土里面,也几乎没有了中国人。”这和全盘的西化一样,也有些绝对。宣言中说道:“中国要有自我的意识,要有世界的眼光,既不要闭关自守,也不要盲目的模仿。”

    这个争论从上世纪30年代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建立。在上世纪60年代初,港台的几位学者(主要有四位:牟宗三、张君劢、唐君毅、徐复观),他们当时发表了一个宣言,感叹中国文化“花果飘零”,呼吁要来复兴中国的传统文化。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当代新儒家的思潮。  

    我觉得,当代新儒家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他们的思想观念里面还保留着一种儒家一统天下的观念。新儒家思想有不少支持者,看起来红红火火,但是意义恐怕并不深远,因为让所有的思想都统一到儒家里面是不可能的。

    从历史上看,中国在近代化、现代化的进程中落后了,于是大家就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作怪,把责任推到传统文化上面去。很多人就认为中国现在还需要继续批判传统、继续否定传统,要不然中国就没有走向现代化的可能和希望。但是另外一个事实却是:我们反复进行着彻底的否定传统的运动。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已经损失了许多。不过传统文化也很怪,你一定要把他搬到现在来运用是不可能的,但是要完完全全地把它彻底斩断也同样不可能。

    中国文化的核心特点是“和而不同”

    时间到了上世纪末,又出现了一次文化热潮。

    首先是上世纪80年代,出现了新一轮的西方文化热,主要对象是尼采、萨特等人的思想。当然,在这样的情势下必然会涉及国学和西学的讨论。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黄土文化、封闭的文化,没有自我更新的机制。西方的文化是海洋的文化、蓝色的文化、开放的文化、不断进取的文化。

    这时候也有许多反对意见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如此,从中国的历史就可以看出来,中国传统文化有包容性、开放性。我们现在传统文化里面很多内容都是吸收了外国文化而融入本土形成的,这样中国传统文化才会不断发展。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佛教。佛教从印度传进来,开始和传统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冲突,而且冲突还很尖锐 ——你出家就不能顾家,不顾家就不能尽孝道,不孝则不会忠君。从礼仪到观念上,印度的佛教和中国的都有不同,但是我们就把它化进来了。有的我们接受它的,有的他们接受我们的,这样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分都分不出来。

    因此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有核心特点——和而不同,所以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说法。先秦的诸子百家到战国中期就开始互相的融通,到后来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的儒、释、道三教也是这样,但是又都保持了各自的特性,你是你,他是他,我是我。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才在不断发展、不断前进。

    后来到了上世纪90年代,大家都在思考:新世纪我们的文化应该怎么走向?怎么发展?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亚洲一些国家的经济崛起,引起了世界的瞩目,他们的成功经验,也引起了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高度关注。于是就有所谓“儒家资本主义”的提法。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引起了东西方政界、经济界、学术界的关注和讨论。与此同时,随着全球范围内环保等问题受到关注,我们中国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儒家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西方也引起了重视。这个时候大家都觉得中国的文化可能是有一个复兴的过程。但也有人认为那是西方文化已经进入了“后现代”时期,所以在东方寻找他们想要的东西;而东方,特别是中国,还没有进入到现代化,所以我们还是要抛弃那些传统文化的东西,以后进入“后现代”阶段再找回来也不迟。

   
国学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

    上个世纪末世界经济开始了全球化的趋势,随之文化也面临着全球化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西方的文化成为一种强势,并且借着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传播异乎寻常地迅速和强大。这就引起了人们的思考:经济上的全球化尚且有很多人不认同,文化如果再全球化了,那多样的文化就会渐渐成为单一的强势文化。所以在文化领域出现了一种反思和寻根的意识,民族文化的保存问题成了很尖锐的问题。

    世界文化遗产,物质形态文化的保护早就设立了,但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才开始酝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一直到1998年时才开始实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际上就是对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对人类作出贡献的、有价值的文化的保护。另外非物质遗产的消失比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要快,而且一旦消失就很难找回来。到2001年开始遴选第一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名录。现在每隔一年做一次,已经做了三次了。中国已经有三项半进入了非物质遗产的名录了。2001年入选的是中国的昆曲;2003年入选的是古琴;2005年是新疆的姆卡木,以及中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一起申请的蒙古长调。

    像我们讲的国学,可以说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是非物质遗产,是思想的东西。虽然有一种物质的载体流传下来的,但是看不懂,或者是拿现代的观点、方法去理解它,就会有错误。

    国学百年争论的启示:在现代化交流中间保持自己文化主体意识

    国学的问题近代百年一直在讨论。我认为,所有的国学讨论,归根到底都是东西文化的交流,是现代化的进程当中来思考如何正确对待本国已有的文化传统,如何继承和发扬本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如何建设具有本国、本民族特色的现代化国家?我觉得主要是围绕着这些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在现代化交流中怎么样保持自己文化主体意识的问题。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怎么样保持、树立自己文化主体意识。

    所谓文化的主体意识就是对本国文化的认同,包括对它的尊重、保护、继承、鉴别和发展等。在这个过程中,既不要盲目自尊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有坚持自己的主体性,才能有效地、有针对性地吸收外国文化的养料,来滋润本国的文化、发展本国的文化。

    这里必须澄清一个观念,即现代化不等于西化。近百年来的近代史,尤其是近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现象,已经催促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是有联系、也有区别的。传统文化是指文化的内容和样式,如文学、艺术、医学、哲学这些就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文化传统则是指凝聚这些文化里面形成我们民族的一种价值观念、思想方法、生活样式等等。文化传统凝聚着一种精神,也可以说文化传统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所以,我们应该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及其在现代的意义。我们常常讲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换句话说,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中国。这个特色在什么地方?离开了我们的文化传统,我想这个特色就表现不出来、体现不出来。所以只有在认同我们的文化传统,把我们的文化传统继承下来、发展起来,才可能有我们的特色。

    我常常讲,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希望取得领先的那就是中国的医学。因为中国的医学有那么丰富的传统、丰富的理论。而近百年来,我们又积极地学习西方的医学,如果我们能够在中医的主体下面去学习西方的医学文化,我想我们现在的医学一定是世界上最棒的。但是,现在可以说让人最失望的就是医学。我们有很大的误区,认为中医就是中国的医学,西医就是西方的医学。但是中医核心的内容不是说中国的医,是讲的道理。一讲中医就麻烦了,有人说像巫术一样,梁启超、鲁迅都这样说,认为中医要消亡,但是现在中医依旧存在,我们还要发展它!

    如果不按国别来分析,那么中医的内涵是什么呢?首先,中医是中道之医。什么是中道?就是探讨阴阳平衡的问题,阴阳平衡了身体就健壮了,失衡了就有病了。所以要平衡,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阳盛了会上火,阴盛了也会上火。这主要是一种中道之语,和西方不同,西方攻其一不计其余;第二,中国有句流传的话,说:“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中医是治人的,不是治病的;病是局部的,人是整体的,有关联的。中医和西医是两种类型的医学,如果我们能真正意识到这一点,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我想我们的医学肯定会在世界上领先。

    中医和整个的中国文化联系在一起,应该说它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抛弃了中医,我们的医学还会有什么特点呢?与中医类似,在学术领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中国的哲学现在同样被用西方的理论去诠释它。这个情况到现在还没有改变,用这种方法来讲中国哲学,就使我们对原来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不能理解了。

    举个例子。我们讲阳明学,是主观的唯心主义,是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有一个典型的例子:王阳明有一天带着学生去郊游,到南镇这个地方,百花齐放。学生开始问:老师,这个花开得那么好,是在你的心里面还是心外面啊?王阳明回答得非常好,他说:当我们看到这个花的时候,此花与你的心一起开起来;当我们没有看这个花的时候,我的心和此花同归于寂。他讨论的是事物之间的关系和价值的问题,而不是说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谁产生谁、谁决定谁的问题。也就是说事物之间只有发生联系的时候才有意义,不发生联系的时候就没有意义。

    所以中国哲学讨论的问题是心物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不是说心第一还是物第一的问题。对于这种基本的理念、基本的思维方式我们现在许多人已经不能理解了。我们的理解就是心第一性还是物第一性的问题。这就是思维的方式已经改变了。我们应当明白意识到,我们的思维曾经是那样的,和西方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它也取代不了我,我也取代不了它,可以互相并存、可以互相理解。我们也可以用它们的想法分析具体的问题,可以把它变得更加的清晰,清晰之中有模糊,模糊当中有清晰,这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如果我们丧失了这种思维方式,我们的主体性没有了,我想就会有问题。

    一个对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没有了解的人,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没有自信心和尊重的人,是很难让他生起爱国心的。我想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当中要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提倡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

 

 

    本文作者:楼宇烈

 

责任编辑:ZK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