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这是国内首次将博士生、硕士生学位答辩会放在公众开放场所、放在孔庙举行。来自四川大学的8位幸运儿,成为了第一拨在文庙顺利通过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学生。不少市民专程赶到现场观摩,一名11岁的小学生特地请假不上课,前来感受浓厚学术氛围。
悠扬的古琴声,古色古香的桌案......在这样一个散发着浓厚儒家文化气息的环境里,谁也不会想到正在进行一场精彩的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清晨8时许,来自四川大学20多位师生,站成数排,向都江堰文庙内的孔子像行四拜礼,随即首场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在文庙东学署内正式开始。
在简单介绍完答辩流程后,整个答辩按照正常的答辩程序进行。来自四川大学中国史专业的钟雅琼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学生,上台前,钟雅琼先向答辩老师行礼,然后向在场听众恭敬地作了一个揖。
随后,钟雅琼用3分钟时间介绍了论文的核心内容,答辩老师对其论文进行提问,钟雅琼从容地阐述自己的看法,整个答辩对答如流。临场表现丝毫未因答辩场内“多出”的市民观众受影响。
“上台前还是紧张,毕竟面对更多的观众,不过因为是自己的专业,都是熟知的内容,所以答辩时候就没什么了。”对于把自己的博士论文答辩放在文庙举行,钟雅琼称倍感荣幸,“我们本来就是学中国传统儒学的,这里也是我们向往的地方,很荣幸”。钟雅琼坦言古色古香的环境和庄严的儒学氛围也让自己更入戏。
答辩现场吸引了不少的市民参观
开眼界、受启发 观众现场点赞
据文庙相关人员介绍,本次是全国首次将博士生、硕士生学位论文答辩会放在公众开放场所进行。答辩现场吸引了近50余名听众,记者看到,最小的是一位年仅11岁、正在上小学的男孩。“6点从成都开车过来的,主要是让孩子感受下这种学术氛围。”孩子的家长许先生告诉记者,为了让孩子感受下氛围,得知有这次难得的机会后,今天特地请假来听课。
“这种形式很亲民,很不错!”另一位听众周女士说,川大的论文答辩会让自己开眼界、受启发。谈及对该种开放式的答辩会形式的看法,周女士接连点赞。周女士认为,这种形式一方面能让大众受到学术熏陶,让普通老百姓了解学术前沿的东西,另一方面,观众的一些见解也能回馈给学术研究者。
答辩会现场
川大教授:
对于答辩会在文庙进行,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历史学院副院长、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舒大刚教授介绍,因为本届学生的论文都是关于儒学的,最佳状态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写儒学到儒学圣地来答辩,更“入味”。其次,这也是一种寻根和感恩体验。大学里学了那么多儒学知识,过来拜一下恩师,是报答,也是汇报。
“把学术答辩开放给普通民众,本来也是一次尝试。”谈及本次论文答辩公开化的形式,舒大刚认为,市民们来文庙参观,不仅仅是怀旧,更多的是来体验下传统文化和学术,而本届学生研究的课题都是对当下社会有很多借鉴意义的课题,因此可向公众进行展示。
“在这里氛围非常的好,很庄严。而实际上,学术的东西本来就不是藏在深山里的。”通化师范学院校长康学伟介绍说。
都江堰文庙:
据都江堰文庙当家、都江堰国学院法人邓世謇介绍,孔庙历来就是传统文化和学术研究的重镇,北京孔庙和国子监至今还保存有元明清三代的进士题名碑。将博士生、硕士生学位论文答辩会放在公众开放场所、放在文庙举行,是学术公众化、社科普及的一次有益尝试。此外,都江堰文庙自唐末五代始建起,就一直承担着学宫的职责,千百年来,人才辈出,将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会放在千年文庙举行,也是对历代圣哲贤儒精神的一种传承。
邓世謇告诉记者,都江堰文庙秉承文庙主持、国务院国学中心顾问、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龚鹏程教授“开放式办孔庙”的理念,推广生活的儒学,本次活动是都江堰文庙与四川大学继国际经学研讨会后,再次联办的学术活动,“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将有更多类似高端学术活动在文庙举办”。
最新动态:
博士论文题目:
《宋代经学文献研究》 钟雅琼 2012级博士在读研究生
《清代经学文献研究》 任利荣 2012级博士在读研究生
《北宋宫廷宴饮研究》 杨倩丽 2011级博士在读研究生
《两晋南北朝经部文献研究》 汪舒旋 2012级博士在读研究生
硕士论文题目:(作者均为2012级硕士在读研究生)
《左传》的当代教化价值 方蒙石
《马一浮礼乐思想新探》 牛磊
《荀子思想的当代教化价值》 赵诗语
《宋代诸葛亮接受研究——以学者型士大夫为例》 薛会新
责任编辑:晨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