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所有孔庙 > 通江文庙

通江文庙
来源:本网 | 2011-07-29
打印 复制 点击量:7749

 

红四方面军指挥部旧址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位于四川省通江县县城诺江镇文庙街8号,居东经107°,北纬31°55,海拔342米,北依炮台,前临诺水。该址坐北向南,原系通江文庙,始建于宋嘉祐七年,后毁,明景泰壬申年在旧基重建,清咸丰四年进行过大的修缮,改双重檐歇山式为单檐悬山式,保留了原建筑的基础及大木结构。整个建筑依山就势,呈梯形布局,逐次升高。   

 

    通江文庙现存建筑是位于第二平台上的戟门(指挥部警卫室),东庑(徐总指挥办公室),西庑(指挥部机要室)和第三平台上的大成殿(指挥部作战室)。占地面积1512平方米,建筑面积680平方米,房屋22间。土木石结构,抬梁式木梁架,方块青石地面。屋面施灰色素筒瓦,陶质云龙、花鸟、卷草正垂脊,鱼龙吻,塔状宝顶。整个建筑造型凝重,结构谨严,雕梁画栋,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是川东北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之一。   

 

    分布在通江文庙第一平台的万仞宫墙、鼓楼、畔池、棂星门毁于近代,现建有2万平方米的红军广场,广场上层中有《巴山星火》不锈钢雕塑,下层有“红军入川•建立政权•平分土地•传播马列•群众支前•浴血奋战”青石浮雕墙。   

 

    1932年12月25日,红四方面军解放通江城,总部随即进驻于通江文庙至1935年春。在长达两年半的时间里,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副总指挥王树声、参谋长曾中生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英勇善战的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地方武装、人民群众以通江为依托,粉碎了敌人的“三路围攻”和“六路围剿”,胜利的进行了仪(陇)南(部)、营(山)渠(县)、宣(汉)达(县)三次进攻战役和陕南战役,强渡嘉陵江战役,使根据地扩展到四万二千多平方公里,辖二十二县一市,人口约500万,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大区域,红军也由入川时的四个师一万五千多人发展到五个军,八万多人,为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写下了光辉篇章。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1980年7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辟为川陕革命根据地军史陈列馆,1984年胡耀邦题写了馆名。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经中宣部批准更名为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胡耀邦、江泽民分别题写题写了馆名。1995年和2001年分别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和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被列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现举办有《巴山烽火》陈列,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和“红军城”的标志性建筑。

 

责任编辑:歡歡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1)
匿名 2011-09-25 00:13:43 这还是文庙吗?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