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资讯中心 > 最新资讯

两岸共推中华语文工具书
来源:中国台湾网 | 2012-02-13
打印 复制 点击量:4235

《两岸现代汉语常用词典》

 

《中华语文知识库》

 

    由两岸专家共同编撰的中华语文工具书,近日在台北和北京两地同时发表“两岸常用词典”及“中华语文知识库”,未来还将推出科技词典。这是首部华文云端辞库,也是两岸首度携手完成的文化整合工程。虽然两岸目前并非“书同文”,但繁体字和简体字都是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的资产,两岸透过合作不仅增进彼此的了解,同时也能逐渐认同对方的文化形式。

 

  建立“中华大辞典”的构想是出自于马英九在2008年提出的政见,透过“中华文化总会”和大陆中华语文工具书编委会经过多次会商研讨后而编定完成。由于两岸之间的字形不一样,语汇也不一样,可以想像在讨论过程中一定有许多的争执。编撰委员李建行说,碰到问题的时候就平等协商,没办法达成共识的时候,“就先放下来”。

 

  由于两岸使用的文字不同,两岸交流之初,许多人初次到内地,看不懂简体字,内地人赴台,也看不懂繁体字,总觉得同样是中国字,为什么就要搞两套,让大家为难?而且初次对话有些用语完全不同,不解释还真搞不清楚,等到彼此间听惯对方用语之后,也觉得挺有意思的。这就是因为文化差异所产生的文化震惊,经过彼此了解后产生了文化谅解,最后达成文化融合。

 

  文化融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硬要透过一个强制的方式,很可能会扼杀了文化自主发展的契机,许多文化面临绝迹就是因为受到过大的冲击所致。台湾原住民共有14个族,有好几个族的语言已经完全流失了;虽然客家人有350万,但年轻一代不会说客家话的比例占7成;年轻人会说英语的的比例超过母语,由此可知语言因为文化融合的关系流失得特别快。因此在融合的过程如何不伤害到文化的生机,也是必须琢磨的。

 

  中华文化自秦朝一统以来都是书同文、车同轨,当简体字碰到繁体字时,应该怎样融合呢?采取交集还是联集?

 

  内地使用简体字,称为规范字形;台湾也不认为自己使用的是繁体字,而是标准字体,也就是正体字。台湾所使用的是源自于中华文化的正体字,内地发展出来的简体字也有它的文化背景,这要如何标准化呢?比较好的方式就是让文化自行整合,走出一条它自己的路。

 

  “中华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接受采访时说,中华文化本身有深厚的底蕴,它自有一种融合的力量,两岸之间绝对存有文化差异的问题,就像文字一样,透过使用者的共通智慧,最后会进行整合。在网路世界中,两岸合作的“中华语文知识库”终于上线了,在文化浩瀚的领域中,语文只是小小的一步,但这小小的一步涵盖着两岸间彼此的包容和理解,却是两岸分隔60年来文化融合的一大步。

 

 

责任编辑:刘永锋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