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资讯中心 > 最新资讯

给中国梦以传统文化的内在力量
来源:学习时报 | 2014-12-01
打印 复制 点击量:4728

本报讯去年11月26日,习近平同志在山东曲阜的一个座谈会上关于《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讲话,强调“我这次来曲阜就是要发出一个信息: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引起了海内外极大关注。在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几十位专家学者聚集在国家行政学院,探讨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实现中国梦关系的诸多问题。

 

与会专家关注到,今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习近平作了一次更为正式的讲话,强调了这一信息。而且这次讲话突出了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这一总体范围:不仅关注与政治高度关联的儒家政治思想,同时关注与个人修为和安身立命相关的伦理思想;不仅关注以修成君子 为旨归的儒家学说,也关注道家、佛家等超越现世的信仰文化。综合习近平有关传统文化的系列讲话,实际上是对近两百年来的中西文化之争,从国家的高度上作出 一个回应,重新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并在新时代的视角下提出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大课题,抱持着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自信,来重新迎回传统以开拓未来。与 会者在谈到讲话关于传统文化的阐述时,都有一种精神的振奋。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祁述裕认为,讲话回答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和传统文化关系问题, 具有突破性,意义十分重大。中宣部党委委员薛启亮说:以往历届中央领导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都不如这一届领导高,我们都感受到了党对文化使命的自觉性。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庞井君说: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用了“中国精神”的概念,实际是把中国传统文化放在世界和历史的经纬上来看。中央党校党建部 教授姜跃认为,中华民族的根才是今天中国人的话语权,在宏观层面上我们接受和吸纳了更多的西方现代制度,在微观层面,我们仍是用传统文化处理个人与自己、 与他人的关系,这是摆脱不了的。

 

习近平同志在曲阜讲话中提出应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扬弃,和时代精神相协调,应甄别儒家思想治国理政、教育化成得以实施的土壤与今天有何异同,拭去其被统治 者利用而蒙上的依附于权力的灰尘,释放其超越时空的符合良心的光芒,才能使传统中的精华得以弘扬。对此,与会专家发表了很多看法。庞井君说:对传统文化要 进行创造性转化,这个方面应借鉴整个华人范围内的文化研究成果,还要借鉴海外汉学以及关于中国的研究成果。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首先是文化主体的转化,即从权力核心主体转变为人民主体。北京大学哲学系干春松教授认为,弘扬传统文化和开放并行不悖,文化多元化是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也正是文化复兴的前提。

 

弘扬传统文化,应从学理上对传统文化进行认真梳理研究,在准确把握其知识的基础上提炼出一些核心价值概念。中国文化典籍浩如烟海,本来很难准确把握,而且 越是像儒家这种影响力大的思想,其言说内容越是被后人反复阐释,许多原初意义已被曲解。钟国兴、干春松、卢风等学者就如何理解孔子思想,表达了各自看法。 《学习时报》总编辑钟国兴认为,历史上由于政治的需要和学者的误读,孔子思想遭到了许多曲解,以至于现在许多人理解的孔子并不是真正的孔子,是属于宋明理 学甚至“文革”的“孔子”,因此让人了解、鉴别真正的传统文化很有必要。干春松更是称呼孔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所以对传统文化的弘扬,还需扎扎实实地 去做。清华大学哲学系卢风教授就从中西比较的视角,认为以儒释道三家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其内向超越的思维模式,恰好能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在天地间, 不在自然之下,也不在自然之上,可以克服现代性的弊端。祁述裕认为,海外有学者用儒家“仁爱”“均富”价值观来为人类21世纪提供思想资源,是值得赞同的。

 

孔子说,道不远人。塑造良好人格、激发人心智的文化内涵就是“道”,道应该回到每个人心中。钟国兴说,文化是对人格的塑造,而过去对传统文化的毁坏也是对 人格的毁坏,实现中国梦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在现代社会中重建中国人的人格。没有人格的重建,我们的社会很难和谐。

 

在今天新媒体技术时代,道不远人应有另一层意思,就是借助媒体,优秀的文化可以更贴近大众,如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教授张斌所说,技术优势和强大的宣传功 能可以使文化的传播更为迅速有效,达到传统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国家行政学院音像出版社推出的廉政动漫《古镜今鉴》和廉政文化图书《清官 册》以及廉政典故微电影和微视频,把廉政文化落实到图像和文字,形成树清风正气的文化舆论环境,使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涵养心灵的甘饴。这一创新性的出版形 式得到了与会者的肯定。(曹颖新)

 

责任编辑:张沛云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