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灵水村
一个小小的山村,几百年的时间里竟出过22名举人、2名进士和10多名国子监的监生。民国时期,这里又走出过6名燕京大学的学子。这在除山东之外的中国北方绝对是了不起的。因此,这样的山村理应得到人们的尊重。于是,近年来前去探访的人越来越多。
这个山村就是北京门头沟区的灵水村,由于上述原因又被称为举人村。
其实,如今灵水村吸引游客更是由于其淳朴的民风和优美自然的生态环境。2005年,灵水村已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沿109国道西行,车子一过军庄镇便钻进了连绵的太行山里,长长的永定河如同美女的长发甩都甩不掉。在这样一个今天看来都交通不便的深山里,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里涌现出那么多的读书人呢?
在深山峡谷中盘旋了近1个小时后,靠着路标的指引,车子驶离国道上了小路,不一会儿工夫,一个巨大的写着“京西灵水举人村”的影壁墙出现在我们眼前,灵水村到了。
村口的一位老人说灵水村的村名取自村西莲花山下一汪潺潺涌出的清泉,可另一位老人却说灵水村以前共有72眼井,井井有水,水量充沛,村名因此而得。当热情的老人把我们带到村西南侧的南海火龙王庙外,让我们仔细察看镶嵌在墙上的青石质地的“三禁碑”时,我们不得不相信后一种说法。那是一块立于清康熙辛未年(公元1691年)、距今已有321年历史的石碑,上面刻有详细的村规民约,其中明文规定保护村内主要水源“古龙池”:“池内三禁:凶泼投跳,愚顽搅混,儿童汗溺。池台三禁:宰杀腥膻,饮畜作践,浆衣洗菜。”应该说一到灵水村,这里的村民就在保护环境、保护水源上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同时也更让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爱护自然,就一定会得到回报。
庙多是这个山村的特色,村民们说过去村里共有寺庙17座,仅村西就有灵泉禅寺、天仙圣母庙、观音堂、二郎庙。这些庙宇紧紧相邻,有佛教的也有道教和儒教的,儒、道、佛和各种民间信仰共处一地的现象在中国乡村并不罕见,但是难得的是一个村子建有如此多的寺庙,可见灵水村人对宗教信仰的虔诚和对各种文化的包容。
在国内各旅游景点见惯了修葺一新的庙宇,因此,当见到这些古朴沧桑的寺庙时,我们都被震撼了。在残砖碎瓦、孤柱余墙间我们寻找着岁月的痕迹,果然在南海火龙王庙内的残壁上我们发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冀热察边区的政府布告。布告残缺不整,有火烧过的痕迹。这里曾经是平西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区域,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就驻扎在离这里不远的马栏村,这里当然是烽火的中心。这些残砖断瓦正是当年日军“扫荡”时烧杀抢掠的见证。恍然间,我仿佛看到了那些读书人正在收拾书本、告别家人、弃文从戎、拿起刀枪,义无返顾地走向抗日的战场。
在这些庙宇的庭院里,古柏树、古槐树、古银杏树、古松树散布其中,“灵水八景”中的三景“柏抱桑榆”、“北山翠柏”和“灵泉银杏”也都与树有关。南海火龙王庙院中有两株直径达两三米的千年古柏,一株金代古柏躯干的树洞中间寄生了直径20厘米的桑树,桑柏两树,枝繁叶茂,姿态奇绝;另一株金代古柏粗干下部的枝杈中,寄生出的榆树直径达70厘米,榆柏两树,苍黛交映,情趣盎然。这两棵树人们分别称之为“柏抱桑”和“柏抱榆”,据说还是北京的“古柏奇观”中的两大奇观。
灵水村最吸引人的要算是举人们住过的宅院了,老人说如今灵水村里建于明代的宅院还有6套、22间房;建于清代的宅院民居大约120套、1000余间房。于是,沿着蜿蜒的小巷,踏着青石板路,我们去寻找那曾经传出过咏读四书五经和唐诗宋词的宅院。高大宽厚的院墙,小巧精致的门楼,古巷幽静深远,七拐八弯后终于走到头。就在寻寻觅觅间,居然发现有几个年轻人正在小巷口写生,而他们也就被我们取进了相机的镜头里。
老人说,灵水村自古以来就崇尚文化、读书风气浓厚。早在明永乐八年(公元1375年),这里就办起社学,私塾更是众多。清光绪三十二年,在家守孝的灵水村举人、山西吉州候补知府刘增广倡导建立新式学堂。灵水村人不仅在村里办学,而且还到外村办学。“灵水先生遍京西,灵水教师桃李满斋堂”,灵水村教书先生享有之盛誉,京西恐怕也仅此一处。
老人和我们边走边聊,竟真的来到了这位刘知府的宅院。仰望这座斑驳老宅,无论是屋檐斗梁,还是精美的砖雕、石雕、木雕,即便稍有残破缺损,却依旧固守着昔日的精致与风采。宅院建造精良、古朴典雅,向我们展现着大气的“仕者风范”和“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可以说以灵水村为代表的这种北方山地四合院的幽邃气质美到了极致。据说正是为了纪念清末这位刘知府赈灾赊粮之义举,灵水村每年立秋都会举办“秋粥节”,而传至今日国富民强之时,“秋粥节”也已变成了“金榜节”。立秋时节,闻迅赶来的准备高考的学子们到这里吃“举人粥”,感悟先人的“中举之道”。
走在村中幽静的小巷里,凝视着历经沧桑的老宅,精美的石雕、砖雕、木雕,伴随着慢慢升起的袅袅炊烟,我真切感受着中国文化的力量。这种力量遍布灵水村的任何一个角落;这种力量不在乎去摧毁某种精神或者物质,而在乎去与不同的精神与物质和谐共处,就像村内那儒、道、佛三教寺院世代和平相伴;这种力量犹如一粒优良的种子,它生生不息、吐纳百代;就像那些古柏、古槐、古银杏树,历经千年也依旧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这种力量还鼓舞着各个时期的读书人,为救济苍生、为国家兴亡而读书,就像那些被抗日烽火燃烧过的残砖断瓦所表现出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精神。我想这也正是灵水村能在几百年间涌现出众多读书人的原因,这就是举人村的风骨。
责任编辑:刘永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