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保护利用 > 发展与思考

《泉州府文庙保护规划》获准实施
来源:东南早报(泉州) | 2013-11-26
打印 复制 点击量:9532

泉州府文庙将分为多个功能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泉州府文庙保护规划》(以下简称《保护规划》)正式获准实施。《保护规划》明确了泉州府文庙的文物保护范围和保护区划,将分为近、中、远三期进行规划保护,拟搬迁保护范围内占用古建筑的现有单位以及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多、高层建筑。

  
  明确保护区划


  分近中远三期保护


  《保护规划》明确规定了泉州府文庙的文物保护范围,即东至明伦堂、育英门围墙,西至兰桥巷,南至泮宫内东西走向通道及育英门前红围墙,北至红墙。建设控制地带为:东至百源路,西至中山中路,南东段至八卦沟,西段至涂门街。


  在此基础上,根据文庙及其相关历史环境的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保护规划》明确文庙的保护区划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两级,其中建设控制地带分为一类建设控制地带和二类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总范围与规划范围相同。保护区划总面积13.54公顷。


  建设控制地带内


  建筑层数三层以下


  参考《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纲要说明(主城区)》:民居保护有三大片,为旧馆驿片、后城巷片、青龙巷片。这几片民居在调整使用功能的同时,保存原有的建筑形式,街巷的空间和尺度还应保持原来的风貌。为保护重点文物古迹,建设控制地带内建筑层数应控制在三层以下。


  针对现状,未来拟搬迁保护范围内占用古建筑的现有单位以及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多、高层建筑。


  恢复文庙府学


  设公共绿化广场


  《保护规划》称,将以现有文庙范围内的文物建筑及周边相关环节作为整体进行格局保护。


  大成殿以北至打锡街以南的空间,将调整为公共绿化广场,规划以绿化为主,结合小品与休憩设施的市民休闲广场,丰富文庙周边的景观环境;


  明伦堂以东的华侨大厦所在的空间将调整为府学广场,作为恢复文庙府学的地点;


  各种商业广告标识、标牌应按统一形式、尺寸、位置安装,不得遮盖建筑主要外观;


  对现有21棵古树名木进行编号登记,以古树名木树干为圆心,直径5米的范围内禁止一切破坏性活动;


  对于碑石、木匾等与文庙直接相关的附属文物,维持现有的保护方式。


  【分期任务】


  近期(2013-2015年)


  完善“四有档案”,建立信息的收集管理机制;文物保护征地,主要是府文庙前的广场用地改为文物古迹用地;进行保护范围内府文庙建筑的修缮工程设计,阶段性地实施工程项目;进行建设控制地带内后城古民居的修缮工程设计;拆除府文庙西侧兰桥巷、府文庙北侧以及东侧的民居、建立消防通道;搬迁办公用房至文庙广场西侧新建仿古大厝内;搬迁府文庙内的古玩市场,增加绿地。


  中期(2016-2020年)


  继续进行建设控制地带后城古民居的修缮工程设计;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协调建筑的搬迁、拆除、改造;建设控制地带内电线迁埋,景观整治等,完善基础设施;形成完善的展示系统,包括入口区、服务区、展示区,形成展示路线,配置相应的设施。


  远期(2021-2025年)


  搬迁府文庙东侧的华侨大厦,恢复与文庙相结合的府学空间;全面实现府文庙保护、管理、监测与研究的现代化,建立国内领先的儒家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管理与研究结构。


  【背后】


  数易其稿八年定方案


  2005年,泉州府文庙文物保护管理处与陕西省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设计研究院签订合同,委托该院编制《泉州府文庙保护规划》。2010年4月初步完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泉州府文庙保护规划》成果文本。


  2010年,福建省文物局邀请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在泉州召开《泉州府文庙保护规划》评审会。专家们就保护规划成果进行审查,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2010年9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泉州府文庙保护规划》成果文本终于出炉。


  2013年1月,国家文物局原则同意该规划,并提出修改意见。在进一步修改后,形成正式成果文本。2013年9月6日,《泉州府文庙保护规划》正式获准实施,为泉州府文庙的有效保护管理与合理有序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法律保障。


  【链接】


  泉州府文庙始建于唐开元末年,北宋太平兴国初移建今址,整体建筑由孔庙和府学两大建筑构成,并附以乡贤名宦诸祠。其规模宏大,气势宏伟,布局严整,是“海滨邹鲁”泉州的标志。2001年6月,泉州府文庙成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刘永锋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