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焦点专题 > 祭孔大典的服饰研究

明代祭孔服饰的主要审美特征
来源:中国知网学位论文库 硕士毕业论文 | 2011-11-16
打印 复制 点击量:7075

 

    祭孔服饰作为礼乐庄严之载体,不仅体现了明代冠服材料工艺水平的高超,而且从其外在的形制、色彩、到质料都具有很高的审美特征。在形式上体现了承祖制,求规范;章五色,辨等威;质天然,饰严格等特质。

 


    承祖制,求规范


    明朝冠服制度的调整确定,从洪武元年开始,到洪武二十六年完成,前后用了近三十年的时间,祭孔服饰也在调整变动中逐渐完善,越发规范成熟,但不管如何变动,一些基本的古制精髓始终没变。


    其一,上衣下裳制,典型例子是献官服饰系列里的祭服,上衣一般青罗皂缘,长与朝服同;下裳则赤罗皂缘,制与朝服同,且下裳七幅,前三后四,每幅三襞积。因此,承袭冕服而来的上衣下裳制,在祭服中依然是一种重要的形制。


    其二,上下连裳的深衣制。上下连裳,即分别裁好上衣和下裙,再缝缀在一起,最后衣服连成一体的样式。衣服缝成一体是为了方便,但上下仍然分裁则是为了遵循古制传统。深衣,因其上下相连,“被体深邃”,所以称为“深衣”。深衣的结构为平面化,其规制为:衣部用布四幅,左右相连而成,裳部用十二个半幅相连而成;衣裳之间是拼缝的,以区别上下。其中下裳由六幅各裁为二,合缝为十二幅,这不仅可以使腰部有收缝,也与古代信奉的天之大数相合。所谓“天数”是以稻熟一次为一年,一年中月的亏盈为十二次,即为十二个月,一日又有十二个时辰,因此十二这个数就成了天之大数。


    深衣制在祭孔服饰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是儒士陪祭者的高级礼服,也是参祭官员的次级礼服,譬如绛纱袍,中单等皆深衣之制。


    其三,上下通裁制之“袍”。“袍”之列于礼服之林,乃始于后汉之列为朝服(《后汉书·舆服志》。其后唐太宗诏令非元旦冬至大朝会,皆用常服——盘领衫、袍。(《唐书》)至此,袍的应用更广。从那时直到明代,袍的应用尤广,乃至满清建国彻底废除往古的衣冠制度,另创新制,而以袍为唯一的礼服造型。可见“袍”在中国古代是一种重要的礼服形制,而在祭孔服饰中,袍的应用也很广泛,例如礼生、执事人员的盘领右衽袍,以及乐舞生的红绢大袖袍等等。其形制为右衽大袖,继承宋代样式,背间中缝直通到底。


    明代祭孔服饰以古制平面结构为基础,讲究对前代的承袭与完善,技法更加纯熟,而衣裳在承袭祖制的同时,亦要“求规范”。这里所谓的“规范”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以制度的形式严格规范服饰尺寸;第二,穿戴讲究规范配套,既不能缺履少帽,也不能相互混用。

 

    洪武二十二(1390)年,朱元璋对服饰长短、袖口宽窄做了更详尽的规定:文官衣服从领至裔,离地一寸,袖长过手,复回至肘,武官去地五寸,袖长过手七寸,袖口仅出拳。这主要是对公服常服而言,至于朝服,嘉靖八(1529)年规定:“衣长过腰指七寸,毋掩裳……下裳七幅,前三后四、每幅三璧积,赤罗青缘”。同时要求穿戴时必须成龙配套,例如祭服必梁冠,赤衣赤裳,蔽膝、大带、佩缓、白袜黑履;公服必幢头,盘领袍革带、皂靴;各品官等级都有相应的服饰,绝不可僭越。


    而对冠服制度的严格规定,在礼服方面的体现最为明显。透过资料不难看出,在祭孔大典的参祭人员中,无论是献官、执事、还是乐舞生所着服饰必须规范配套,就服饰的规
范配套而言,《明会典》中关于各坛庙祭祀冠服的记载对此有充分得说明:“嘉靖中制定的各坛庙祭祀冠服如下:先师庙典仪执事六十一人,青绢祭服六十一套。冠、带、全;舞生、文、三十八人、各门烧香三人,红绢袍衬,共四十一套。冠、帶、鞋、袜、全;乐生、四十六人、各门烧香三人、红绢袍衬,共四十九套。冠、帶、鞋、袜、全”
可见,执事人员着青绢祭服,乐生、舞生着红绢袍衬,而最突出的特点是冠、带、鞋、袜全。


    可见,在祭孔服饰中从基本款式,到衣长袖宽;从鞋袜的色彩式样、到冠梁多寡、展角尺寸都有固定的标准,服饰在承袭祖制的同时,处处体现出“规范”二字,强调了服制成规的重要性。

 


    章五色,辨等威


    中国古代服饰非常讲究用色,服色在很大程度上是各阶层成员的社会标志,是礼制文化观念在服装上的集中表现。自隋代始,服色之制频见于史籍。隋文帝始制天子服专尚黄色,《唐书·礼仪志》记载:“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黄有禁自此始。”唐贞观四年颁布服色规定:文武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深绯……九品服浅青,庶人服白。以后各代对服色均有详细规定,以充分发挥服色的社会功能,用服色营造尊卑有序,贵贱有等的社会整体。自此,色彩纳入了礼制服装的范畴。


    而祭孔服饰作为礼服中重要的一种,在形制方面承袭古制,在用色上亦遵循传统,在借鉴前代用色的基础上,形成特征,即:章五色,辨等威,服色充分凸显严辨等威的社会功能。


    中国古代上衣下裳之制有上天下地,上阳下阴之象。因此有衣上而裳下,衣尊而裳卑之说,形制如此,色彩也如此。因为“天玄地黄”,所以帝王之服曾是玄衣黄裳,又因为天尊地卑,所以衣可以用“正色”,裳需用“间色”,并有“玄衣纁(黑中带红的颜色)裳之说。中国溯自服饰有史,即重视用黑,实际是黑中扬赤的“玄”色作为帝王公卿最尊贵的礼服——“冕服”的冠与上衣之色,用于国家大祭或朝会大典,其次,士大夫的次级礼服——“玄端”服,上衣亦用玄。


    其中,所谓的“间色”是指由两种原色混合而成的颜色;而正色,则指代表“五行”、“五方”的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在中国古代服饰中有所谓的“五方色”之说, 即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 地谓之黄。另据史料记载:战国齐人邹衍创阴阳五行说,谓五德(旺气)循环相胜,“五行”说产生后, 很快便与“五方色”、“四时”等思想结合起来, 形成了“五行——五方色”说。即东方为木,为春,其色青;南方为火,为夏,其色赤;西方为金,为秋,其色白;北方为水,为冬,其色黑;中央为土,其色黄。


    汉代董仲舒作《春秋繁露》内载:“五德亦相生:父生子……天之经,地之义也。”于是中国古代服饰制度中多有参考,明代祭孔服饰亦如此。例如,祭服的足衣用“舄”,其余用“履”。舄、履的用色一概与裳同色,盖取其统一调和,乃千古不变的定制,至清始废。至于履的饰物向以履色为母色,参照五行相生的顺位色——东青(木)、南赤(火)、中黄(土)、西白(金)、北黑(水)顺序取用,以子饰母。即上述诸方的顺位起于东,次为南方,次为中央(土——黄色),次为西方,次为北方。如此木(青)生火(赤),火(赤)生土(黄),土(黄)生金(白),金(白)生水(黑)。因此,木是母,火是子;水是母,木是子……于是,绀衣宜用青履,青履应是赤色的缘边条。


    此外,古之祭服、朝服都有“中衣”,限用白色,满清始废。如此所述,明代释奠礼生、乐正、执事人员礼服的衬衣之配合用白色“中单”,自是对前代的继承。


    中国传统服饰区分等级的功能被“竭泽而渔”,尽其极致了,以令尊卑有差、贵贱有等。史书要在“舆服”部分专记其制,不仅是因为相关礼制非常繁密,而且因为它们是政治等级制的重要部分。所以历代政治的变迁步伐,往往在舆服领域留下了足迹,而祭孔服饰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制用色当然要体现等级威严的官场秩序,在严辨等威的同时,凸显一种秩序,强调礼的规范与表达,在肃穆庄严的宏大气场中表达对先师的崇敬之情。

 


    质天然,饰严格


    中国古代的棉、麻、丝等服饰面料发展成熟,距今五千年至一万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蚕,从此开始了养蚕织丝,到明代,我国传统纺织业已经非常繁荣,明朝初年,由于采取一系列稳定政治局面、缓和社会矛盾和恢复生产的措施,使得纺织业得以进一步发展。


    宋元以来,棉花在中原及长江流域普遍种植,江南湖熟平原蚕桑丝织业迅速发展,太湖沿岸,如盛泽、震泽、王江泾、濮院、双林等偏僻的小乡村,迅速发展成人口集中的丝织业大镇,丝绸织绣技艺空前提高,在当时甚至出现了《天工开物》等科技巨著。同时,明政府非常重视服饰的发展,在南京、苏州、杭州设著名的织染局,集中名工巧匠,从事龙衣彩缎等高级礼服衣料,并以“坐派”、“召买”等形式,动用民间机户为其生产,技术的长足进步也保证了祭孔服饰的上乘工艺。


    由于棉花在中原及长江流域的普遍种植,因此棉布已成为当时的主要衣料。此外,由于传统的丝绸加工技艺已达到非常高超水平,因此,当时的丝织品无论在数量、质量、还是花色上,与前代相比,都有很大提高。就祭孔服饰而言,材质仍然以天然质料为主,譬如青绢祭服、素纱中单,质料皆为中国传统的天然材料,盘领右衽袍的材质采用纻丝或纱罗绢,而“锦”的运用,则非常明显的体现了纺织业的进步,“锦”,是一种用彩色经纬丝织出来的有丰富的图案花纹的织物,多数以色取名,如单色地锦,取名为“素锦”,朱色地锦,取名为“朱锦”等。明代的“锦”在艺术设计和生产技术上都有明显改进,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即幅面加宽,色彩艳丽,此外图案装饰造型严谨、用线挺拔。在祭孔服饰中的重要配件——“绶”,其质地就是由各色所织成的锦。


    可以说,“质天然”成为祭孔服饰材质的一大特色。当然,通过上文中对各参祭人员服饰形制的论述,也可以看出,除采用质地天然的材质外,服饰的另一特征是装饰严格,各品官服饰都有与其等级相应的装饰。例如玄端,运用深青色的纻丝纱罗材质,按品官仍然有别。如三品官以上织云纹;四品官以下无纹饰,而是以蓝青色镶边;再比如上文中的“忠静冠”,由铁丝做框,外面蒙乌纱,以金线压出三梁,二品以上用金线缘边,四品以下用浅丝线缘边,装饰是非常严格的按照品官等级制度的标准。


    另外,装饰严格还体现在,官员必须佩带与自身官职相对应的佩挂品作为装饰物,这个配饰也必须严格按照等级制度而来,从一品到九品,几乎每一个官阶之间都有不同的装饰标准。这种标准,严格细致,从尊到卑,依次降低,高贵者华丽多彩,低贱者纹疏彩淡,这不仅是祭孔服饰的特征,也是中国传统服饰的特征。

 

 

    本文作者:李晓萍

 

责任编辑:ZK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