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孔乐章及乐名,是随着朝代更迭和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
史料证明,祭孔乐章的真正形成,是从隋代开始的。隋开皇九年(589年),文帝平定南朝陈国,获得了南朝宋及齐国所保存的汉族传统古乐。当时的太常卿牛弘等奏请整修所获宋、齐雅乐的遗存,得到了皇帝的支持,便展开了宫廷雅乐内容的研究、创作、扩展与实施。
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由太常卿牛弘、太常少卿许善心、内史舍人虞世基、礼部侍郎蔡征等组成的研究机构,创制了一个庞大的雅乐系列,其中包括:祠圜丘之乐、五郊祭祀之乐、感帝乐章、雩祭乐章、朝日和夕月乐章、方丘之乐、神州乐章、社稷之乐、先农之乐、太庙之乐、食举之乐,还有上寿、宴飨群臣、文舞、武舞、大射、祝凯旋,以及皇后内乐等近二十种场合的五十六首歌诗。
该宫廷雅乐也包括了祭祀先圣先师孔子的乐章。从此,祭祀孔子有了专用的乐章,也成了宫廷雅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隋代祭孔乐章取《诚夏》为乐名,全称为《诚夏登歌》。这标志着祭孔乐章是隋朝宫廷雅乐大系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隋朝孔庙雅乐以“夏”为名,如迎神奏(唱)《昭夏》、皇帝升坛奏《皇夏》、初献奏《诚夏》、饮福酒奏《需夏》、送神奏《昭夏》等。以“夏”为乐名,其用意在于继承华夏之声,但可惜的是乐章已无法见其曲谱了。
隋代孔庙雅乐的文学部分,是继承了我国周代以来的传统雅颂歌诗的表现形式,每乐章由五对四言诗句组成。虽然今天已经无法见其曲谱,但是,根据歌诗的内容和格律,以及古代祭祀音乐的诸多描述,仍可想象出它的典雅风格。
唐朝建立后,于武德二年(619年),唐高祖李渊诏国子监,立周公庙和孔子庙。自武德七年(624年)后,依时举行释奠。到了武德九年(626年),高祖诏太常少卿祖孝孙、协律郎窦琎等确立宫廷雅乐制度,撰写乐章,开始了唐代雅乐的制作和实施。唐太宗继位之后,仍然按照高祖所诏议的宫廷雅乐计划,由祖孝孙和窦琎等人继续履行其职责。
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经祖孝孙、窦琎等人历两年时间,考以古音、乐制、乐章、乐器、乐队编制、舞蹈服饰等,全面设计创制了十二《和》,取“大乐与天地同和之义,并法天之成数十二”的大唐宫廷雅乐系列。以此视之,唐代应有完整的宫廷音乐体制,但流传至今的祀孔乐章已不完整了。
唐贞观中,协律郎张文收,以十二《和》之制未备,乃考正律吕。用于释奠者有降神奏《诚和》,文舞三成,送神一成;奠币登歌奏《肃和》;入俎及彻豆奏《雍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奏《舒和》。唯独未载“酌献”乐,据清孔继汾《阙里文献考》考,可能当时凡祭祀酌献皆奏《寿和》。
从十二《和》雅乐系列,看得出隋、唐两代的雅乐制作,有着明显的不同。从唐代的雅乐系列中,可知礼仪的规划状况比前代有所繁华。也正是这种标志太平盛世的庞大礼制的确立,才产生了洋洋壮观的十二《和》。
在五代中,仅有后汉和后周两代祭孔乐章的记载。后汉立国虽然短暂,但对尊孔活动却很积极。其措施是,改唐代祭孔乐章和乐名以为己用。比如沿用唐代乐章及歌诗之全部,只改其原来“十二《和》”乐名为十二《成之乐》;比如改唐代《宣和之乐》为《师雅之乐》。
后周时期的宫廷雅乐是改后汉的“十二《成之乐》”谓“十二《顺之乐》”,即将后汉的《师雅之乐》改为《礼顺之乐》。
释奠乐章至宋代显得成熟和繁荣。
《宋史》记载:“宋太祖建隆元年,兼太常窦俨上言,三五之兴,礼乐不相沿袭,洪唯圣宋,肇建皇极,一代之乐,宜乎立名。”窦俨建议:“改前朝祭孔雅乐‘十二顺之乐’谓‘十二安之乐’,尽取治世之音安以乐之义。”就这样,宋朝建国初期,经过太常寺翰林学士窦俨等宫廷礼乐官的整理,为大宋王朝确立了一代雅乐。于是,改后周宫廷雅乐《十二顺》,立为宋朝《十二安》之乐,施用于当朝各种祭祀场合。
宋崇宁四年(1105年),徽宗下令设立专管宫廷音乐的机构“大晟乐府”。由该乐府于大观三年(1109年)及四年(1110年),分别制作了两套不同的祭孔乐章,乐章由原来的六首,增加到十四首。其特色是:每个乐章曲名,都以“安”为最后一个字;而且乐章均承袭过去“四言、八句”的格式。
宋代雅乐与前代相比,其应用范围有所扩大。大约有:祈谷、雩祀、祀五方帝、祀感生帝、朝日、夕月、祀九宫贵神、封禅、祭九鼎、祀岳镇海渎、祀大火、祭风雨灵师、祭先农先蠺、腊祭、祭文宣王庙等祭祀活动。
金初取汴,得北宋之乐而用之。
《宋史•乐志》:“靖康二年,金人取汴,凡大乐轩架、乐舞图、舜文二琴、教坊乐器、乐书、乐章、明堂布政闰月体式、景阳钟并虡,九鼎皆亡矣。”到了世宗大定十二年(1172年),开始议定本朝雅乐。
世宗大定十四年((1174年),取大乐与天地同和之义,名曰《太和之乐》,而定乐曲以“宁”名。释奠乐章有:来宁、静宁、肃宁、和宁、安宁、辑宁、泰宁、咸宁等乐章。礼行三献,以祭酒、司业、博士允,学生以儒服陪位。
章宗明昌六年(1195年),朝廷开始向各直省颁布孔庙祭祀乐章。与此同时,也向曲阜衍圣公府颁布了一套有九个乐章组成的祭孔音乐,表演形式袭用了宋代“登歌”的编制。
元代早期也同宋、金一样,袭用前代孔庙的《太和之乐》,那就是演奏金代雅乐之遗作。到了元世祖忽必烈称帝时期,才开始治理当朝雅乐。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七月,昭告中外崇奉孔子,为元代制订祭孔乐章奠定了思想基础。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推出了元代的祭孔乐章。按《元史》记载的元代雅乐共分五类,其中有“郊祀乐章”、“宗庙乐章”、“社稷乐章”、“先农乐章”和“宣圣乐章”等。元代雅乐的前四类乐名均为“宁”字,惟有宣圣乐章取“箫韶九成”之义,定名《大成乐》,每个乐章的曲名为“安”。
元末,曾拟写过祭孔乐章,以“明”定曲名,如文明、昭明、景明、诚明、灵明及庆明等乐章。这套乐章与采用宋代大晟乐府撰写的那套相比,结构精炼,演奏勿须换用多种宫调,歌诗有新意、有特点,反映了元代在尊孔崇儒方面的热情,但未及使用。
明初,在祭祀孔子的典礼中,采用宋之大晟登歌旧乐。
明洪武六年(1373年)冬十一月,颁先师孔子乐章,取宋代大晟乐府撰写的十四个乐章中的六章,改以“和“为曲名。化繁为简,采六章六奏的型式,为大成释奠乐谱。所取宋乐章之内容为:将其中迎神所用乐章取其首章,更名为《咸和之曲》;取其“奠帛”乐章更名为《宁和之曲》;取“文宣王酌献”之乐章用于“初献”更名为《安和之曲》;取其亚、终献用乐章更名为《景和之曲》;将其彻馔用乐更名为《咸和之曲》;而送神更名亦为《咸和之曲》。
明代初期制定的这套全国通用的孔庙乐章,定名为《大成乐章》,一直为后人采用。而近二百四十年后,万历年间李之藻《頖宫礼乐疏》一书中,所做合理序性的改进,亦影响了清代的祀孔礼乐的发展。清历次的乐章均保留此“迎神、奠帛初献、亚献、终献、彻馔、送神”等仪序及六章六奏的基本音乐架构格式。
清代初年使用祀孔乐章沿袭明制。
世祖顺治元年(1644年),也就是清廷迁入北京后,皇宫开始遣官在国学孔庙致祭先师孔子。所演奏的乐章是斟酌了宋、明两代孔庙歌诗,在继承前代歌诗遗产的基础上,糅进新词句。
顺治十三年(1656年),第一次颁定国学释奠乐章,采用新乐章诗词,乐章名将明朝所用乐章中的“和”字改为“平”。新订六乐章为迎神用“咸平”、初献用“宁平”、亚献用“安平”、终献用“景平”、彻馔用“咸平”、送神用“咸平”。仍沿明制采“六章六奏”方式,舞用六佾,三献均用文德之舞。
康熙六年(1667年),皇帝亲自考究声律,治理一代雅乐。康熙帝在斟酌上下五千年的雅乐沿革基础上,终于制定了以《中和韶乐》而命名的清朝孔庙雅乐。《圣门乐志》曰:“依宋乐志考其宫调,则是以太簇起调,而仲吕为宫,然黄钟非合字,太簇非四字,仲吕非上字,则其声字宫调皆未可以为据。自我圣祖仁皇帝考其之声,我皇上钦定乐章。”
乾隆七年(1742年),又将顺治元年乐章之辞进行了修改。本次修订,乐章名保留了顺治年间所用“咸平、宁平、安平、景平、咸平、咸平”六乐中的“平”字,改名为“昭平、宣平、秩平、叙平、懿平、德平”。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后,中央级的孔庙、阙里孔庙升格为大祀,改为八佾之舞,行帝王所用之礼节;地方级的孔庙也跟着升级为中祀。
民国初期的临时政府承袭了前代已有的“国学”和各直省孔庙祀典乐章及其礼制和乐制。
民国三年八月,袁世凯大总统准颁《民国礼制》七种,包括《祀孔典礼》一卷,由政事堂礼制馆遵照通行。该卷订以夏历春秋两丁为祀孔日,仍从大祀,礼节、服制、祭品与祭天一致,并规定京师文庙由大总统主祭。各地方文庙由该长官主祭,孔子生日则听各习惯,自由致祭。并分别对“京师文庙”、“各地方文庙”修订乐章名一样,但歌词不一样的乐章。
京师文庙所用乐章,依清顺治年间创制、康熙年间部分修正的国学祀孔乐章歌词,再予修正部分文字,并将乐章名全部改以“和”为字尾的“昭和、雍和、熙和、渊和、昌和、德和”。地方文庙祀孔子仪之乐章,与京师文庙乐章相同,歌诗则沿清乾隆乐诗,仅作部分文字修定。
责任编辑:Z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