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所有孔庙 > 尼山孔庙 > 传奇历史

尼山:隐于乡野的“文化源头”
来源:大众日报 | 2010-06-30
打印 复制 点击量:6261

 

    9月26日—27日,首届尼山论坛将在洙泗之滨、尼山脚下举行。“南有博鳌经济论坛,北有尼山文化论坛”,尼山论坛希望打造成能够与博鳌论坛比肩的世界性文化论坛品牌,之所以有这样的气魄,得益于这里是孔子的诞生地,也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曲阜市南辛镇的尼山,寻找圣人的足迹。

 

    孔子诞生的神话传说

    从曲阜市区往东南方向行驶30公里,我们见到了隐于郁郁万木之中的尼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尼山海拔不高,只有344米,但五峰连峙,风景秀美。由于离市区较远,游客并不多。

    尼山原名尼丘山。《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母颜氏“祷于尼丘得孔子”,因为孔子生于尼丘山,家中兄弟二人,排行第二,所以其父为其取名为孔丘,字仲尼,后人为避讳孔子名中的丘字,简称为尼山。关于孔子诞生的故事,则都与尼山上的“夫子洞”有关。

    尼山文物管理所所长管杰介绍说,据史书记载,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是鲁国的武士,因统领鲁国军队打败齐国而立下战功,被封为鲁国的地方官员,统管尼山一带军政事务。叔梁纥的原配夫人是鲁国贵族施氏,她生下了9个女儿而没有一个男孩。为了延续祖业,叔梁纥又娶了一个妻子,终于生了一男孩,取名孟皮,字伯尼。但孟皮脚部有先天残疾,不能继承他的封位。自叹命运不济的叔梁纥虽已年逾六十,还是来到尼山东侧的颜母庄村向颜家求婚。当时颜家有三个女儿,大女儿、二女儿都摇头拒绝,而年芳只有16岁的三女儿颜征在却欣然同意,嫁给了叔梁纥。

    颜征在与叔梁纥结合迟迟未有身孕。望子心切的叔梁纥与颜征在一起天天去尼丘山前祈祷,企望山神保佑早生贵子。传说有一次,孔子的母亲颜征在祈祷后回家的途中临产,旷野中找不到人家,只好跑到山洞内生下孔子,于是这个山洞就被后人称为“夫子洞”。

    而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是“凤生、虎养、鹰打扇”的美丽传说。据说孔子虽然是个男孩,可是长相奇丑,顶如反盂,中低周高,面有七露:鼻露孔、嘴露齿、双眼露眸、双耳露轮。叔梁纥看到孔子这副模样,连声叹息,直嫌孩子太丑陋,便把孔子扔到了野外。但孩子毕竟是自己的亲骨肉,难以割舍亲情的颜征在到尼山寻找儿子,几经周折终于在一个山洞里找到了孔子。而此时一只母虎正在为孔子喂奶,一只老鹰在洞口张开翅膀,为孔子扇风纳凉。当年母虎喂养孔子的这座山洞,便是“夫子洞”。管杰说,第二种传说并不可信。大概是汉代的谶纬学者们为表现孔子非同常人,异人自有异相,而编撰的一个神话。

    尼山孔庙的历史沿革

    提到祭孔,大部分人都会想到每年秋季逢孔子诞辰在曲阜孔庙举行的祭孔仪式,但其实,祭孔仪式分为春秋两季,春季祭孔则于清明节在孔子诞生地尼山祭祀,尼山孔庙由来已久。

    管杰介绍说,尼山有庙始于北魏,原为奉祀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初名叔梁纥庙。唐《括地志》载:“叔梁纥庙亦名尼丘山祠,在兖州泗水县五十里尼丘山东址。”《曲阜县志》记载:“周显德中,鲁守赵侯以尼山为孔子发祥地,始创庙祀。”但庙的规模,已不可考。

    随着孔子儒家思想的广为传播,影响日益深远,孔子也逐渐得到历代朝廷官吏和文人墨客的敬重。虽然朝廷几经更迭变换,历经无数兵灾战乱,尼山孔庙也曾经有过兴衰起伏,可是历代当权朝廷官吏都始终对尼山孔庙的兴建和保护情有独钟,不断扩建完善。至清道光年间(1846年-1849年),形成殿、堂、门、亭等建筑27座81间,分东、中、西三区。中区为大成殿,是祭祀孔子的场所,室内中置神龛供孔子塑像,东西两侧供奉颜回、曾参、子思、孟子的塑像,外罩神龛。大成殿左右两侧为东西庑,供奉十二哲及七十二贤。大成殿后为寝殿,殿内供奉孔子夫人亓官氏,殿两侧配房分别供奉孔氏二世主伯鱼及三世主子思。东区有讲堂、土地祠,讲堂只供祭祀前习礼和祀后宴饮所用,并不从事讲学活动。西区有供奉叔梁纥的启圣王殿、供奉颜征在的启圣王寝殿和供奉尼山神的毓圣侯祠。庙后为尼山书院。整个建筑占地1.6公顷,古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几经修护后,保存至今。

    千年书院焕生机

    在尼山书院前,记者看到了宣传栏上的授课安排,每周日的专家讲学,让这座前贤读经交友雅集的古建筑重新焕发出生机。

    尼山书院为曲阜四大书院之首。宋代初年,统治者忙于征伐,对兴学设教并不十分投入,于是民间出现了私人讲学的书院。宋景佑二年(1035年),时任苏州知州的范仲淹将州学和孔庙结合在一起,创立了“庙学合一”的体制。受其影响,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愿对尼山孔庙进行扩建。据元人虞集《尼山创建书院之记》中载:“故宋庆历癸未,孔子四十六袭封孙文宣公孔宗愿作新宫庙,有殿,有寝,有讲堂,有学舍,有祭田”,使当时的尼山孔庙基本具备了祭祀和教育的双重功能。

    元初,书院列入了全国官办系统,元至元二年(1336年),中书左丞王懋德奏请在尼山创建书院,并保举彭璠为山长,创建尼山书院。此时的尼山孔庙对外称为尼山书院,完全具备了祭祀和教育两种功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庙学合一”。山长的主要职责是祭祀、教学等行政管理工作。元朝末年,尼山书院败落,至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由五十九代衍圣公孔彦缙发起重修,弘治七年(1494年)六十一代衍圣公孔弘绪、四氏学学录孔公璜又再次修建。如今保存的建筑则为清道光年间所建。

    也许是得了圣人的灵气,书院前的1530株桧柏郁郁葱葱,树干直,树冠不大,形似毛笔,被人们称为“文柏”、“笔柏”。管杰解释说,古柏之所以形如毛笔,是由于尼山石多土少,低矮的树枝过去又被村民砍削当柴烧,故而得名。

    美丽而沧桑的颜母山

    夫子洞对面的一座小山叫颜母山,颜母山下有一口不同寻常的井叫“扳倒井”。传说颜征在找到遗弃的孔子后喜出望外,抱着孩子急勿勿往颜母庄赶,抱着孩子的她又累又渴,在山坡下,遇见一口水井,便走上前去,伸手取水喝够不着,身边又没有提水的井绳和水罐,她想,要是能把井扳倒就好了。于是伸手扳了一下井口,没想到水井竟应声斜倒,清澈的井水汩汩流出了井口。从此,这口水井就这样倾斜着,源源不断地流涌出清泠的井水。

    管杰介绍说,此井早有记载:东汉建宁二年(169年),《史晨碑》就有“念孔渎、颜母井去市道远,百姓酤买不能得美酒香肉,于昌平亭下立会市”的记载,鲁相史晨还设置了颜母井舍的守吏。明清时期,每逢春秋,衍圣公就派族人祭井。

    沿山路逶迤前行,记者来到了邹城市田黄乡宋家山头村,一块刻有篆书“扳倒井”三字的石碑立在这个偏僻小村庄的一个小山坡下,石碑下有一口井,井台用石头砌成,与一般的水井并无两样。管杰介绍说,“扳倒井”早期原为自然石缝渗出的水汇聚而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村民为得到更多的水而下挖,致使水位下降,因此形成了现在的井。石碑则为当代书法家苏士澍所刻。

    听说始建于北魏时期的颜母祠也在这个村,记者打听着寻找过去,在一排排民居中找到了一座青瓦灰墙、飞檐斗拱的古建筑,一把锈迹斑斑的铁锁把住了朽败不堪的大门。由于东面围墙上有一个大洞,记者钻进小院,发现这里杂草丛生,砖石横陈,空空荡荡的正屋,墙壁已裸露砖石,四扇正门也只剩下残缺不全的两扇,看来已经失修多年。在院子东侧,有一座石碑横卧在地上,碑额镌刻“大明”二字,碑身正中上部刻有“阙里孔氏报本之碑”,下部刻有“周故夫子外府颜府君祠” 等字,右侧刻“宣圣六十一代孙袭封衍圣公孔弘泰、孔颜孟三氏子孙教授司学录孔公璜同建”,时间为“弘治六年岁在癸丑春二月有六日”,即公元1493年。

    正在村头晒太阳聊天的村民告诉记者,颜母祠是在“文革”期间破坏的,之前有个老头儿在此看守,但自从老人过世后,便没人管理,墙上的大洞是小偷凿开的。历经数百年的古屋只能独守沧桑。

    返程途中,记者路过颜母庄,询问村民得知这是一个杂姓村子,早已没有了颜姓村民。问及颜母庄的由来,村民们也只知道这是孔子的姥姥家,看来颜母庄只剩下了一个斑驳的记忆。

    由颜母庄西行北折,绕过颜母山,在山体西部山沟有一亩左右的山坡,山石表面有斑斑红点,每到秋季连草也会变成红色。民间相传,孔子母亲在娘家时将要临产,急忙往婆家赶,走至此处已经见红,山石和野草经血染后就变成了红色。这样美丽的传说在颜母山还有很多,这些传说让风光秀丽的颜母山更加令人神往。

 

责任编辑:ZK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