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首页推荐栏目 > 文化杂谈

俞晓群:西方人究竟如何看待孔子
来源:南方都市报 | 2011-11-06
打印 复制 点击量:4006

 

    近几年,我国的“孔子学院”在世界上迅速铺散开来。以“孔子”的名义号令天下,大概出于两个原因,一是孔子在西方的名气,听说美国都把他列为“十大思想家”之首;二是在我们的“先进文化”中,一时还找不到出其右者,让世界上更多人接受。比如叫老子学院、孙子学院,行么?


    三年前台湾也搞起全球文化推广计划,苦于“孔子”为大陆所占,只好称“台湾书院”。其主旨不在对抗,而在弘扬台湾文化和推广正体字。呵呵,别的不说,称繁体字为“正体字”真高!按照词义理解,难道简体字就成了误体字、反体字或副体字么?


    孔子名扬海外,源于16世纪以降,利玛窦一干人马进入中国。本来是为了传教,但当他们将中国的事情传回欧洲时,刚刚走出中世纪的人们,无意中发现一个“孔子的中国”。出于惊奇,出于爱慕或厌恶,出于欧洲文化启蒙运动的需要,孔子的名声迅速传播开来。此后四百年间,西方对孔子一直关注有加。但他们究竟对孔子印象如何呢?我整理出几段,权作欣赏:


    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道德哲学家、异教徒哲学家、东方智者、拥有5000弟子的派别首领、无冕的皇帝、哲学上的华盛顿,以及像毕达哥拉斯和巴门尼德、霍布斯和莱布尼兹一样的政治家、统治家和立法家等等。甚至有人说,孔子是“18世纪欧洲文化启蒙运动的守护神”。最有影响的说法来自康德,他说孔子是“中国的苏格拉底”。但也有人说,孔子是“没有找到柏拉图的苏格拉底”。谢林说:孔子与苏格拉底根本不同,前者让哲学家听命于国家,后者让哲学家不要参与国事活动。


    《论语》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把它与《福音书》和《辩白》相提并论。托尔斯泰说:“没有他(孔子)和老子,《福音书》都是不完备的。”而最早将《论语》译成拉丁文的利玛窦说,它是“在人类理性的光芒下,对正常的道德活动加以指导。”不过它“只是一系列混乱的格言与推论”。维科说,它像“埃及人的司祭书”,全是凡俗伦理。黑格尔说,它讲的是一种“常识道德”,一点思辨哲学也没有,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所以,“为了保持孔子的名声,假使他的书从来不曾有过翻译,那倒是更好的事。”


    孔子哲学是一种什么样的理论?是一种“道德哲学”。中式道德与西方不同,黑格尔说,西方道德包含在法律之中,中国道德就是法律。孟德斯鸠定义:中国人“把宗教、法律、风俗、礼仪都混淆在一起。所有这些东西都是道德。”这样的“道德”带来的结果是:1.如果道德沦丧,国家就陷于无政府状态,革命就来了。2.国家不会由于被侵略而丧失法律,因为法律含于道德中,道德不变,最终改变的一定是侵略者。3.“道德化的法律”追求与专制主义并行,即使专制者试图自我完善,给自己带上法治的锁链,最终还是用锁链武装自己,变得更加凶残。4.孔子的“礼”不同于礼貌,礼貌是用于粉饰邪恶,礼是用来抑制邪恶。但“礼教”可以演化为枷锁,泯灭男子汉的气概,让人只会像狐狸一样四处张望,不求进取。5.礼教的“平等”还会演化为自由民与奴隶的平等,导致全民奴性化,人们由自贬自抑走向自暴自弃,最终产生“道德放任”意识,像随处扯谎、佛教流行等,而佛教把“上帝认为是虚无,把鄙视个性、弃绝人生当做最完美的成就。”(黑格尔语)


    读到这些,会让人产生两种感觉:一是混乱与陌生,难道这就是我们的孔子么?再一是疑问,时至今日,西方人的认识有变化么?当然有,但思想根源依然存在。东西方文化冲突,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化解。分析近百年的变化,倒是有两点值得提及。


    其一,西方人对待孔子的态度,表面上是一个文化问题,实际上更像是一个经济问题,或曰政治问题。因为它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起伏而忽冷忽热。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6-18世纪,经济上“中强西弱”,孔子被捧上天;18-20世纪,经济上“西强中弱”,孔子被痛批或遗忘;近30年,中国经济日见崛起,西方经济日见衰退,孔子又日见走红。


    其二,有观点说,中国“尊孔”2000多年,“批孔”不足100年。正所谓“中国历史孔子之一人历史而已。”(夏征佑语)而且近百年真正批孔的不是鲁迅等人,因为鲁迅批的不是孔子,而是尊孔的人;真正批孔的无非是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察其言行,他们面上批判孔子思想的弊端,实质上还是出于政治目的,将国家经济落后,归咎于孔子哲学的影响。问题是今日中国“页面”上挂着的人,正是饱受“批孔”教育和影响的几代人,尤其是我们这些“文革”中长大的人,还练过“童子功”。所以一听到有人说孔子的好话,就会从心里感到不舒服。比如上世纪80年代,有报道说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消息传来,竟然引起国人全球范围的“追谣”,一闹就是好多年,至今不见平息。如此对待孔子,外国人都感到惊讶。难怪上世纪70年代,美国作家赛珍珠呼吁“让孔子早日回到他的家乡”;难怪不久前邻国的一位学者说,既然中国人那么讨厌孔子,干脆把他转让给我们,我们拿去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此想到“中国文化复兴”问题。有答案是“融合多元文明,实现先进文化的中国化。”这话听起来有些飘忽。梁漱溟先生答得果断,他100年前就说,也就是“孔子礼乐”的复兴;上世纪80年代,他又强调:“以后世界是要以礼乐换法律的,全符合了孔家宗旨而后已。”这话听起来也不顺耳,怎么办?没办法。连季羡林先生都说,虽然他认为未来“只有东方文化能够拯救人类”,但“未来”那块匾还没挂起来,谁知道上面写着什么?干脆学《三岔口》,每个人耍自己的刀枪,但谁也碰不着谁。

 

 

责任编辑:ZK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