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首页推荐栏目 > 发展思考

傅佩荣说仁:要真诚 要主动
来源:辽沈晚报 | 2011-12-01
打印 复制 点击量:4233

    “仁”的两个要求,一是真诚,二是主动。当这种真诚而主动的力量出现之后,就是孔子所谓的“立志行仁”,走上了人生的正路。


  通常讲的人要“立志”,教育要帮人“立志”。“志”从字形上看是“士心为志”,士是念书人,念书人心之所向就是“志”。《论语》里孔子三次提到立志,第一次是立志于求学;第二次是立志于行仁,第三次是立志于行道或求道。所以谈到志向,三个字跟它有关,第一是学,第二是仁,第三是道。


  从《论语》开篇念起,第三章就有一段很短的话:“巧言令色,鲜矣仁。”说话美妙动听,表情讨好热络;这种人是很少有真诚心意的。但今天假如你去求职,你说我不能巧言令色,我要刚毅木讷,那谁会让你工作呢?找工作时你一定要把话说得好听,表情非常热络,才有机会。难道这样就“鲜矣仁”吗?不要误会,这里的“仁”是指“真诚”。


  学习儒家首先要知道“真诚”的重要性。西方人所说的“人格”源于拉丁文,是“面具”的意思,也即做一个人是要戴面具的。面具代表你有各种能力,扮演不同的角色。譬如碰到父母,你就是子女;在学校当老师,老师是你的面具;在家中为人妻,妻子也是你的面具;每个人碰到不同的对象,他本身的角色和身份也要跟着调整。儒家也一样。一个人怕就怕一辈子都不真诚,一直在演戏,那就没意思了。


  所以,“仁”从“真诚”开始,不虚伪,不掩饰,犹如赤子之心。《中庸》说:“诚之者人之道。”真诚是人生的正路。真诚牵涉两个问题:一、我要普遍地对每一个人都真诚;二、我的真诚也要看对象,什么样的对象要求我做什么事,我都用真诚的方式把事做好。所以,你可以“巧言令色”,但不要忘记真诚。


  “仁”的第二要求是主动。人活在世界上,从小时候开始,大部分的行为都是被动的。父母叫我们做这个,做那个;老师教我们这样是对的,那样是错的;我们被要求守规矩,按原则,一切都纳入规范。如果有一天没有人管我们,没有人督促我们了,我们还会主动去做好事吗?很难讲,说不定只要没人注意,我们就胡作非为了。所以,一个人是否做到主动行“仁”,关系到他的生命是不是属于自己的。如果是被动的,什么事都要别人看着、管着,那你是在应付别人,万一出了事,也会找各种理由、借口。每一个人在生活中,只要跟别人来往,一定有很多机会可以“行仁”,但是必须从被动变主动,成为自己愿意做的好事,才具有道德价值。如果是别人叫我做的,那我只是别人的意志工具而已。


  行仁与为善是一回事儿吗


  “为善”可能还会考虑到将来的利益或自己的私心,“行仁”则只会考虑到自己该不该去做,不管外面条件怎么改变,你只要认为自己该做,就可以坚持。


  儒家关于人性的看法,基本上有两种立场,一是本善,一是向善。“向善”是我这些年以来研究儒家的心得。孔子有没有说过人性是什么呢?没有明确说过,但他接受的信念是“人性向善”。譬如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相近”是指性格是具有可塑性的,在每个人身上只是相近而已。再譬如孔子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当领导者体现出善行时,老百姓自然闻风景从,说明人性有向善的共同趋向。因此,“仁”这个字,虽然离不开“善”的含义,但不仅仅如此,孔子的“仁”与其说是名词,不如说是动名词,指涉动态的人性向善。所以,一个人立志行仁,是积极主动地要求自己去为善,这样的善行是由内而发的,不是为了任何外在的目的,只是为了我该不该这么做。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只要立志行仁,就不会做坏事了。因为“仁”既真诚又主动,一个人真诚而主动地为善,代表他行仁的开始。一家小小的店面,贴着“童叟无欺”四个字。第一种考虑是为了我将来生意更好,不管老少,我一样价钱,绝不会欺骗你们,讲信用;第二种是我不考虑将来生意好不好,只为了我应该“童叟无欺”,我就要做到“童叟无欺”。行仁与为善的差别就在于此,儒家的行仁指的是第二种,是一种自我要求,一种道德价值,我不考虑外在的利害,只考虑我该不该做。接着孔子讲到另外一段话:“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什么意思呢?通常我们一般人是喜欢朋友,讨厌敌人。但我们的敌人不见得就是坏人,他跟你为敌恐怕是因为利益或观念上的某些冲突。真正的仁者怎么做呢?客观判断,没有任何偏私之心或其他顾虑。不能因为这个人是我的朋友,他做了坏事我也包庇纵容;这个人是我的敌人,他做了好事,我也不去加以肯定。这样一来,就变成不问是非了。如果对方也按照这种方式来对待你,恐怕你就要受委屈了。所以,仁者对于坏人好人,都有一种客观的评价,绝不因为你是我的朋友,或是敌人,就丧失了公正的原则。


  这就是善者与仁者的差距,“为善”可能还会考虑到将来的利益或自己的私心,“行仁”则只会考虑到自己该不该去做,不管外面条件怎么改变,也许要冒各种风险,也许会遭受批评,但是你只要认为自己该做,就可以坚持。所以,孔子对于“善人”总是不太放心,总觉得一个人做好事做好人,可能只是做到外在各种善的要求,不见得他内心真的觉悟了人性向善的力量,自我要求去做该做的事。


  史上最仁的六个人


  儒家讲“仁”是人生的目的,人活在世界上,从真诚开始,主动走上正路,做自己该做的事情,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孔子在《论语》里只称赞六个人合乎“行仁”的要求,并且这六人当中的五位,下场都不算美妙。商朝末年有三位行仁的人: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微子离开了纣王,箕子沦为他的奴隶,比干劝谏他而被杀死。


  换句话说,这三人能够入选,都跟一位有名的坏人商纣王有关。第一位仁者微子启是商纣王的庶兄。商纣王后来变坏了,微子屡次劝谏,纣王不听。微子便跑到“微”这个地方。后来武王伐纣,微子“肉袒面缚乞降”,袒露上身,双手捆缚于背后,跪地膝进,左边有人牵羊,右边有人秉茅,向武王请罪。武王将他释放,宣布恢复他原有爵位,以示宽厚为怀。第二位仁者箕子是商纣王的叔父。看到商纣王变坏,只好装疯卖傻被当作奴隶,后来被关进牢里。武王灭商后,把他释放,亲自向他请教治国之道。第三位仁者比干也是商纣王的叔父,被誉为“亘古第一忠臣”。兢兢业业干了四十多年,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富国强兵。却在六十三岁上,因为谏言纣王被剖心而死。


  除了这三人,另外两位仁者的下场也令人同情。一个叫伯夷,一个叫叔齐。伯夷为了让叔齐继承王位,离开国都,谁知叔齐知道后,也跟随而去。两人都不想继承王位,跑到西边周武王的地盘。劝周武王不要闹革命。结果周武王革命成功。伯夷叔齐两兄弟就说,不行,我不要吃你周朝的食物。其实食物哪里分什么周朝商朝的。但这两人非常清高,逃到首阳山上活活饿死了。司马迁写《史记》时,特别给他们写了列传,替他们打抱不平,为什么这么好的人有这么可怕的命运呢?等于善没善报,恶没恶报。可孔子说,伯夷叔齐这两个人是“求仁得仁又何怨”?他们所追求的是行仁,也达到行仁的结果,因此不会抱怨。那么行仁是不是都会下场很惨,甚至杀身成仁呢?孔子并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者不会为了追求活命而伤害仁义,他可以杀身成仁。但这是一种极端情况,一般情况没必要如此。


  这五位之外,《论语》里提到的第六位仁者是管仲。管仲的命运就完全不一样了,他是齐桓公的宰相,一辈子只有年轻时比较辛苦,后来都是荣华富贵。孔子为什么称赞他呢?因为他做了一件事,通过外交手段避免了春秋初期的战争,使百姓不必经历生灵涂炭。所以孔子说他合乎行仁的要求。


  由此可见,儒家思想不是一种泛道德主义,不是说你只要做好人就行,事业、功劳与德行要配合起来。你要能够替众人积极地做一点好事,让大家和睦相处,让社会更为和谐,譬如你当县长,能够把整个县治理得很好,孔子也会称赞你做到了行仁的要求。


  孔子本人,虽然自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但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最后以自己的德行和学问开创了儒家学派,使后世每一个人学过儒家都能了解人生的目的在于“行仁”,由这个目的出发,人的生命才能不断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也是一位仁者。

 

责任编辑:刘永锋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