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首页推荐栏目 > 发展思考

专家认为:当前一些公祭活动变味 需要还原祭祀文化
来源:新华网 | 2011-12-02
打印 复制 点击量:4239

    如今公祭文化盛行,今年一场场公祭大典在各地鸣锣开场,从公祭孔子诞辰2562周年大典到公祭鉴真大师典礼等等,各地竞相挖掘名人资源,打造祖宗文化。历史名人、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成了现代人争相祭奠的对象,公祭的规模越来越大,级别越来越高, 公祭活动为什么这么热?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近年来,公祭因其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状而备受争议,缺乏文化内在和价值信仰的公祭生命力,正在仪式的外壳下慢慢消逝。品智传播总裁郝春光认为,探索祭祀文化在当代的呈现方式与可能性,促使公祭本质面貌和终极目的的回归,不仅是一个亟待探寻的公共课题,更是对当代社会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吁求。

 

  祭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目前一些地方的公祭活动却走样了,变成通过声势浩大的公祭活动扩大影响力,大打“文化牌”,从而吸引投资的一种手段。

 

  郝春光表示,公祭的公共性、神圣性和权威性,千百年来承载了人类的生存欲望、政治意识和感情依托,但反观近年来的公祭,既缺少神圣庄重的敬仰氛围,又缺乏文化的构想。公祭的形式和内涵都有意或无意地被模糊,组织者心照不宣地将场面规模放在首要的地位。这些本末倒置的方式,用过度的表演和娱乐化元素压制了传统文化的严肃表达,淡化了公祭本身的神圣感。在变了味的公祭背后,公祭的组织者对文化要义的淡漠、对仪式力量的忽视以及对文化传播责任感的丢弃让人感到焦虑。除了组织者的无意识之外,公众也缺乏参与公祭的自觉意识和敬畏之心,其实反映的是的文化断层危机。

 

  郝春光对今年一次炎帝公祭的活动深有感触,“现场的人们撑伞的撑伞,聊天的聊天,只有明星出场的时候才会难得的集中注意力。我怀疑,这些观众,有多少是自愿参与到公祭活动中来的?”

 

  一边是公祭热闹举办的场面,一边是公众事不关己的态度。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向平曾经特地去访问山东曲阜的孔子后裔们,但孔子后裔们对他说:“曲阜那边祭祀孔子,是政府做的,与我们没有关系;他们做什么活动,我们也不知道。我们祭孔,但不去‘三孔’(孔府、孔庙、孔陵),而是在家庙里祭拜就可以了。我们村里有我们自己的孔庙。”

 

  郝春光觉得,正是这种态度导致了公众在公祭中的集体缺失,缺乏公众参与的当代公祭,变成了一种单方面的传播行为。而古代的祭祀非常重视祭祀者与祭祀对象的沟通与关联。例如“受脤”,即祭祀主要过程后参加者共同分享祭品,它是祭祀过程中赋予人们强烈参与感和自豪感的重要程序。而这个环节,在今天的公祭仪式中几乎难觅踪迹。

 

  尽管如今的公祭文化有些变味了,但公祭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应该得到传承,在这个文化传承薄弱的时代,公祭既是挑战也是契机。郝春光告诉记者,基于祭祀的严肃性和神圣性,公祭的组织者需要主动地担负起这份文化责任,严谨地策划和组织它的表达形式和内容,传达出正确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一方面,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缺乏了公众参与和互动的公祭是浅薄的。另一方面,只有深入民间,才能摒弃目前对于祭祀文化停留在表层的肤浅解读,还原祭祀文化纵向连接古今、横向沟通内外的深刻内涵,体现出各地的“文化个性”。

 

责任编辑:刘永锋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