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焦点专题 > 余英时:中国现代公民精神得力于儒家价值的接引

6月20日,由台湾润泰集团总裁尹衍梁捐资设立的唐奖第一届汉学奖颁发给余英时教授,颁奖词为:在超过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中,余先生深入探究中国历史、思 想、政治与文化,以现代知识人的身份从事中国思想传统的诠释工作,阐发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论述宏阔、见解深刻,学界久尊为海内外治中国思想、文化史之泰 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传统学者治史之宗旨,余先生以其研究撰述与人生实践,对此语做了最佳的现代诠释。唐奖设永续发展、生技医药、汉学、法治 等四项奖项。各奖项奖金五千万元新台币(一千两百五十万元人民币),超越诺贝尔奖为全球目前奖金最高的学术奖项。                                                                    【余英时先生简介点击查看】

守先待后 : 重视传统 学术传承

许多人可能不了解我早年的生活。从抗战、日本人侵略中国的时候,我就回到乡下,那是1937年,我才七岁。潜山官庄乡间九年,对我非常重要。后来在哈佛念书所修的副科是文艺复兴与宗教革命,但是我不可能研究欧洲史,希腊文、拉丁文都不懂。我心里想的是,我必须真正了解一个阶段的欧洲史,作为参照系,再回头整理中国史。我选文艺复兴与宗教革命,是因为这是欧洲从中古到现代的大变动的阶段。    
    当时关心中国现代化的问题,怎么样变成一个现代的问题。在这一领域中,钱先生和胡适便分道扬镳了。钱先生仍可说是“中学为体”,胡则倾向西化,后来改称 “现代化”。我大致处在两极中间。我认为中国传统是既存事实,不可能完全抛弃,只能逐渐改进,而现代中国也不能不接受某些普遍价值,一定程度的西方化也无法避免。     
    中国人重视传统,学术传承,往往以“守先待后”四字加以概括。我在钱先生那里听到这一道理,觉得很合口味。这个态度可以使学者不致过分发展一种“自我中心” 的倾向。学问是公共的,不是一个人的私有物,这就是章学诚所强调的“言公”。所以“守”的不是自己老师一人之“先”,而是整个学术传统。“道”非一人所得 之私,若专以老师一人为主,那便流为“门户”之见了。同样地,“待后”也不是专指自己的弟子或…

 

[详细]
中国思想的特点:天人间的内向超…

在传统时期,中国的“思想”和“学术”是分不开的。最明显的例证是《宋元学案》和《明…

[详细]

道问学:儒学对知识之价值的肯定

现在让我以最简单的方式把这一论点交代出来。有清一代的考证运动在儒学史上发挥了一个重大的功能,即将知识或学问的价值普遍地建立了起来。龚自珍(1792-1841)曾明白指出:儒学有“两大端”:一“端”是“尊德性”,另一“端”则是“道问学”。但进入清代以后,“其运实为道问学”。这是他对 于清学性质所作的整体断定。他是段玉裁的外孙,自幼即得到外祖父的赏识,这几句话是必须受到我们重视的。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宋明理学传统中,“尊德 性”一直被尊为 儒学的终极追求,“道问学”虽然也很重要,然而毕竟是为“尊德性”服务的,岂能平列为儒学的两大“端”?可见龚的提法已落在“道问学”的范畴之中,显示 “知识”的地位已大为提高,足以和“道德”并驾齐驱了。冯友兰谈戴震思想,认为其中有一个预设:“知识即道德。”其实这一预设不限于戴氏一人,而潜存于整 个清代考证学运动的背后。梁启超断定清代考证学体现了“为学问而学问”的精神;他出身考证,他的感受是很真切的。“为学问而学问”即相当于“为知识而知 识”。戴震又常说:“知十而皆非真,不若知一之为真知”,这句话恰可印证梁氏的论断。当然,清代经学家仍然推崇“尊德性”,但其实只是门面上的事。他们的 终极关怀则在“知识”。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段玉裁。他把古韵中“之”、“脂”…

[详细]
历史的研究:第一手文献的重要性

我的历史研究取向大体上是现代一般的方式,即以专题研究monograph为重,目的在于取得…

[详细]

士与知识人:士之学术传统的演变

钱(穆)先生一向注重“士”在中国史上的无比重要性,我很受到启发。“士”成为我的研究重点之一也起于这一渊源。我的研究取向大致可以分三方面:第 一,注意“士”的社会身份在历史上变化,如战国的“术士”一变而为汉的“士大夫”,明中叶以下“商”与“士”的合流等等。第二,“士”虽有社会背景,但又 能超越自身的社会处境。所以“士”的精神向度更为重要,这是因为“士”在本质上是精神价值的守护者和发扬者。孔子“士志于道”一语早就清楚地点明了这一事 实。“道”即现代人所谓的“精神价值”,且并不限于儒家;墨家和道家也无不以“道”自任。自“轴心突破”以后,“道”便成了中国超越精神领域的通称。现代 有些人说“士”和“地主”、“官僚”是“三位一体”,那是对“士”作了最肤浅的解释。第三,为了阐明“士”的中国文化特色,我将“士”和西方的情况加以比 较。前近代的西方有两类人和中国的“士”可相比较:一类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他们凭“理性”认识自然世界和人的世界。另一类是基督教的传教士,持“信 仰”来拯救人。“士”和这两者各有相近似的地方而整体不同。就“道问学”一方面说,“士”近于“哲学家”,但就“尊德性”一方面说,却又近于传教士。倒是 西方现代所谓“公共知识人”,Public Intellectuals,和“士”最为…

[详细]
儒家与现代化: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我研究中国史采用比较史学的观点,注重中、西之间的异同,特别在文化价值方面。我的首…

[详细]
往期回顾 更多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
我要留言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新用户 忘记密码? 以 用户ID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评论

投稿专区

近期投稿录用名单:
1111

联系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凤凰台饭店521室       邮编:100021

电话:010-65177778      

传真:010-82088883

E-mail:chinakongmiao@163.com

投稿方式

1.纸张稿邮局投寄至编辑部联系地址。

2.网上投稿至联络邮箱。

3.投稿后若一周内无回信,可以致电编辑部查询。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