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资讯中心 > 最新资讯

中国文化论坛第七届论坛在北京大学成功举办
来源: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 2011-08-12
打印 复制 点击量:2905

 

    2011年8月6日到7日,由中国文化论坛、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合办,北京大学批评理论中心承办的中国文化论坛第七届(2011年度)论坛在中关新园7号楼305会议室成功举行。此次会议的主题是“理想政体:古今中外的探求”,共有来自历史学、哲学、政治学、文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数十名国内著名学者与会。8月6日上午9时,由中国文化论坛理事长董秀玉女士和本届论坛执行主席、政治学著名学者王绍光教授致开幕辞。他们在发言中扼要地阐明了本届论坛将讨论的问题,即是否有必要对西方传来的“政体”概念体系加以厘清与反思,梳理中国先贤在政治实践和理论发展中的“政体”涵义,并对比其对理想政治秩序的思考与西方思想家的差别,以及探索古今中外的理想政治秩序对当代中国政治有何启示等一系列具有高度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重大问题。

    会议首先由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西方古典学中心主任黄洋教授做主题报告,他的题目是“希腊罗马的城邦政体及其理论”。黄洋在其发言中,着重梳理了 “政体”这一西方古典政治概念的涵义,以及在西方文明源头的希腊罗马的思想家们又如何看待和评价当时的政体实践。黄洋认为,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西方在历史中形成了一个深厚的精英主义传统,而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实践则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和发掘。之后,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主任丁耘教授作题为“德性、阶级与政体”的主题报告,他主要从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学说入手,梳理了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说中的“理想政体”与“现实政体”的区别,进一步提出政治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即是不断从现实中实践,逐步靠近“理想政体”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德性和阶级是政体的基本原则,即一方面不可忽视德性和正义,另一方面则需要坚持阶级分析。在黄洋、丁耘两位教授进行了西方古典政治学传统中“政体”观念的梳理和分析之后,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王绍光教授进行了题为“政体与政道:中西政治分析的异同”的主题报告,他开门见山地指出,西方传统的“政体”概念在中国古代漫长的政治实践中事实上并没有相应的概念对应,或者说西方的“政体”思维在中国实践中并不完全存在,而中国则有另外的一套系统运作。而在西方的论述中,关于中国的叙述,如孟德斯鸠、黑格尔的叙述,都存在着许多出于想象的不确切甚至有些荒谬的叙述。因此,他总结了西方“政体思维”的几个缺陷,主要在于重视形式而轻视实质,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等等。与此相对,他认为中国的先贤考虑得更多的是体制运作的目标和途径,即“政道”的问题,即一种治国理念,理想的政治秩序。他梳理了自先秦诸子以来的政治思想谱系,也指出了自清末以来在中西思维碰撞下的思想交织局面下,在今天看中国的政治以及展望未来,都需要跳出简单化的思维模式。

    在两位研究西方古典传统的教授和王绍光教授的简括的中西对比之后,几位专史领域的专家则就中国古代对理想政体的探索和实践进行了发言。北京大学历史系阎步克教授则从他擅长的制度史领域出发,作了“以‘制度史观’认识中国历史”的报告。他的发言主要围绕之前会议中反复探讨的“专制”一词展开,即用“专制”这样一个词来概括描述古代中国的政体,他认为是并不合适的。他回顾了这个词如何在日文翻译中产生又被中国借鉴吸收,但实际上在英文语境中有多个词可与之相对,而这多个概念内部又有诸多分异。在细致的概念剖析之后,他提出倾向以中央集权、皇权为中心的官僚帝国或士大夫国家这样的概念来描述中国古代的政体。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史专家马小红教授则以“中国古代的‘权力’概念”为题进行了发言,她同样从如何定义古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入手,在中西的对比中,她认为中西对权力理念的不同认识来自于对人性认识的差异,也就是“性善”与“性恶”的分殊。基于这样的观点,她倾向于把古代中国政体看作是一个“混合政体”。随后,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的周振鹤教授以“历史中国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国家”为题进行发言,同样首先指出中国政体在历史上的特殊性,认为在世界史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政体同中国完全相同,而他认为中央集权、皇权专制、中央集权制与小农经济相呼应,是中国古代政体的核心特征,而他也剖析了“革命”和“封建”这样的从日文转用的词在中国历史语境下的不完全确切性。而北京大学历史系的彭小瑜教授则从西方历史学入手,以“西方修道制度与宪政思想起源”为题,从西方历史渊源里比较了中西政治制度的异同。

    在最后一场发言中,北京大学法学院的章永乐老师以“民初宪政历程中的欧美模式与本土政治实践”为题作主题报告,他概括了在民国初年,德国模式、法国模式、英国模式和美国模式四种政治体制模式对民初政治实践的影响,从南北政府合并、大妥协到共和模式,无不留下了西方的投影,而西方的种种模式在中国又存在诸多缺陷。在这样的历史梳理中,他对几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命题进行了学理透视,如袁世凯和张勋的两次复辟问题,所谓的“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问题,等等。在清晰的历史梳理中,他分析了法美英德四国模式在民初政治实践中的失败原因,并指出,我们应当将政体建设作为国家建设的整体一环来考虑,同时在政治实践中考虑到多民族的背景而实行制度多元主义,而在精英政治陷入僵局的情况下,近代中国走上了一条深入政治动员以及引进新的政治力量来冲击旧秩序的道路。章永乐老师的发言得到了与会嘉宾的一致好评。

    会议最后的圆桌讨论环节由北京大学批评理论中心主任张旭东教授主持,清华大学汪晖教授、崔之元教授,北京大学朱苏力教授、强世功教授和人民大学刘小枫教授几位著名学者就“从党-国到国-党”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发言,就国家逻辑和政党逻辑、儒家传统思想观念、现实实践中的问题等等层面进行了热烈讨论。中山大学甘阳教授、北京大学邓小南教授、华东师大童世骏教授、社科院陆建德教授等学者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在闭幕式上,王绍光教授总结说,此次会议给各个不同领域的学者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即政治学相关领域的学者提供理论和理念,历史学领域的教授提供史学观点和史料,彼此在不同领域观点和材料的碰撞下都能迸发出更深刻的见解。讨论的具体问题是什么并不一定非常重要,可能关于政体的讨论的最终结论是政体也许一点都不重要,但是这种交流和碰撞产生的理论思考的空间和待深挖命题的价值则是非常宝贵的财富。8月7日下午7时,本次论坛圆满结束。

    中国文化论坛由三联书店牵头,邀请国内最一流的人文社会学者作为论坛理事,每年召开一次年会,就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重大问题,邀请相关领域的最顶级学者开展学术会议,并将会议报告和发言集结出版。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批评理论中心承办,旨在在高校中进一步扩大影响。

 

责任编辑:ZK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